1、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第一单元: 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课文翻译: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
2、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
3、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课文分析:1. 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中心?读书勤奋,奏荐人才。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 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刻苦,学以致用,刚毅坚定,坚持真理,等等。3. 从课文中所写赵普的事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参考思路:(1)正面:读书要刻苦;珍惜时间,刻苦攻读;读书要精; 学以致用;要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坚持真理,等等。(2)反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说话办事要讲策略,等等。(3)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物。4.文中“阖户启箧取书”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特征?表明闭门
4、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决心之大。5.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跪而拾之”写赵普沉着镇定。 “补缀旧纸”写赵普的决心和耐心。这些反映了赵普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意志。6.“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等可看出赵普的什么精神?什么句子体现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和学以致用的精神?勤奋学习的精神。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7.“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赵普一再冒死举荐人才不是徇私情,而是为了国家。由此可见,太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第三单元:阅读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
5、:“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重要问题:1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2写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给课文分为三层,写出层意。第一层:“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交待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第二屋:“图经云”到“迹存述异之志。 ”黄鹤楼命名的由来。第三层:“观其耸构巍峨, ”到“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写黄鹤楼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耸构巍峨,高标巃蓯; 为什么说“仙”字贯穿全文?(1)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 名楼。 ”命名扣住 “仙” ;(2)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引资料证明命名扣住“仙” ;(3) “上倚河汉” “俯拍云烟”创造“仙”境,扣住
7、“仙” 。5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文中对黄鹤楼的命名,作者旁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证明费祎登仙并以之命名事实不虚,增强命名由来的说服力;增强黄鹤楼的神话色彩;突出楼的不同寻常;扣住“仙”字,为主旨服务,为下文打伏笔。6文中有五个对偶句,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它们是:(1)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分析见上题)(2)耸构巍峨,高标巃蓯:刻画楼的巍峨的整体形象。(3)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夸张写楼顶端极高,写楼底,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在江边。(4)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生动形象描写登楼观赏景物的感触。7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
8、写什么?“” “坐” “俯拍”有什么表达作用?运用对偶,生动形象描写登楼观赏景物的感触:因为黄鹤黄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 “坐”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园景物尽收眼底;“俯拍”构思别致,有形象感觉, “云烟”能“俯拍” ,其身在高处可知。(二)阅读文言文于园 ,完成 69 题(共 14 分)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
9、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富人于五所园也(建筑园子 ) 主人处处款之 (殷勤招待 )缘坡植牡丹、芍药 (顺着、沿着) 颓然碧窈(柔顺的样子,文中是指舒坦的意思。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 10 个字) 。 (2 分)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8本文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4 分)本文作者是从“实奇” 、 “空奇” 、 “幽阴深遂奇”这几方面说
10、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中 9课文内容疏理。1 于园节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张岱,字 宗子、石公 ,号陶庵 ,明末清初 (朝代)文学家,著有 陶庵梦忆 、 西湖梦寻 。2清王士禛瓜洲于园二首诗:“ 于家园子俯江滨 , 巧石回廊结构新 。 ”课文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来写,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前堂后厅卧房槛外再后;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3给选文第二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1)第一层:“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到“以幽阴深邃奇”写于园奇在磊石。 (2)第二层:从“再后一
11、水阁”到“颓然碧窈”写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3)第三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4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 ,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从侧面告诉我们建园耗资巨大,强调园子不寻常,说明这次游园机会难得。5作者依次介绍了于园的哪些景观?磊石、大池、壑、水阁、假山6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为什么说前堂的石坡“以实奇”?答:石坡“果子松数棵”沿坡“植牡丹、芍药” ,不留空隙,因此“以实奇” 。7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
12、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为什么说后厅“以空奇”?答:后厅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莲花,由下往上看,蓝天、碧水、红荷、奇峰,组合一种空灵的意境。8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 ”身在于园为什么能让人在置身山林的感觉?答:于园里有状如小船的水阁、小河、灌木丛、啼鸣的禽鸟等景物,显得动静结合,有限的空间,却有着十分幽远的意境,给人一种在置身山林的感觉。9体会“四围灌木蒙丛”一句“蒙丛”一词: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10体会“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一句的生动性:运用通俗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磊石而成
13、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11于园的“磊石”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奇” ,从“实” “空” “幽阴深邃”三个方面说明。12课文运用了两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其一:“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阁的形状。13本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 说明、描写、抒情、议论。描写如: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说明如: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议论抒情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14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15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
14、山显”一句的用意是什么?衬托于园,突出其建造得自然、真实、奇特。16扬州还有哪些有名的园林?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它的特点。如个园以竹子和太湖石取胜。第五单元: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 15 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蔽林间窥之 (偷看 ) (2)稍出近之 ( 渐
15、渐 )(3)以为且噬己也( 咬 ) (4)益习其声 (逐渐或更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 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3 分)(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4 分)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 分)驴虽为庞然大
16、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虎大骇 (受到惊吓 ) (2)觉无异能者(本领 )(3)驴不胜怒(禁得住 ) (4)计之曰 (盘算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 (2 分)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 分)一鸣,一蹄。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 分)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 “蔽” “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 “驴一鸣” ,虎“骇” “遁”
17、 ,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 (3) “近之” 、 “视之” 、 “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 ,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 (4) “跳踉大闭” 、 “断其喉” 、 “尽其肉” 、“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 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4 分)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
18、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 分,每处 2 分。 )专题:阅读短文,回答 15 题。 (15 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
19、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可爱者甚蕃 (2)花之君子者也 (3)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 2.翻译句子。 (6 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 分)(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20、 分)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2 分)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4. “莲,花之君子者也。 ”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 分)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 分)(1)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庄重)
21、 (2)香远益清 (更 )(3)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 (4)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6. 理解背诵: 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
22、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 分)起衬托作用。菊虽高洁,却有躲避现实的缺点,牡丹虽华贵,却是势利小人追逐的, “予独爱莲” ,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8. 回答问题: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2、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3、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
23、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意思对即可)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 、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 、 “菊” 、 “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
24、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 “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9.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0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
25、么作用?(3 分).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1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 “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1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3、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
26、,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第六单元:(一)阅读白居易观刈麦 ,回答下列问题。观刈表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_,唐代大诗人。请再写出两句白居易的诗
27、:_,_。2.解释加点词语。小麦覆陇黄_ 妇姑荷箪食_右手秉遗穗_ 左臂悬敝筐_吏禄三百石_ 岁晏有余粮_3.翻译下列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4.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不需翻译)答:_5.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答:_6.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答:_参考答案: 1.香山居士 略 2.同“垄” ,指麦地 担 用手握着 破旧 古代容量单位 十斗为一石 晚 3.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拷。4.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刈麦者十分矛盾的心理。农民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挺着、忍着,可见处境十分艰难。5.一幅画是一家农民麦收的辛勤劳
28、碌的情景,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另一幅画描写了一位贫妇抱着孩子拾麦充饥的情景,提示了赋税的繁重。6.揭示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 13 题。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陆游读陆游咏梅词, 驿外断桥边,反其意而用之。 寂寞开无主。风雨送春归, 已是黄昏独自愁,飞雪迎春到。 更著风和雨。已是悬崖百丈冰, 无意苦争春,犹有花枝俏。 一任群芳妒。俏也不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把春来报。 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7.两首词都题为“咏梅”,可词中并未见“梅”,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 8.两首词写作的背景不同
29、,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表达了什么感情?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又表达了什么感情?9.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咏梅的作品,回忆你读过的作品,至少写两句咏梅的诗句。参考答案:7.第一首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一句,联系生活常识,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季节,而“犹有花枝俏”的非梅莫属;且“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四句,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第二首“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把梅花“严冬开放,春天绽绿”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8.毛泽东的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
30、心和信心。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的词抒发了词人独标高格,坚贞自守的傲骨。9.示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三)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0.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11.“风骚”中的“风”原指 ,“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 ,与它同义的还有“ ”一词。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A.承接上文,进一
31、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1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A.古今中外的英雄。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C.词中的风流人物。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14.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 ”与“ ”对比,歌颂了 ,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15.“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16.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
32、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参考答案: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国风 离骚文学才华 文采 12.D13.D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往 今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 15.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16.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四)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3、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
34、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阅读木兰诗 ,完成练习。一、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原文填空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
35、心情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6、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将军
37、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问答题1 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一、(13) 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程。 二、( 4 ) 概述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 三、(56) 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 四、( 7 ) 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2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 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38、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 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旦辞”、“暮至” 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
39、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 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同意。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
40、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 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吟唱者以双兔为喻,
41、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木兰代父从军 英雄扬名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