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例题引起的思考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樊川小学 李名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以及它的运算顺序。也是他们第一次认识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主要采取了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出示主题图后,我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主题图:生 1:12-111(理由:数出图上共有 12 只马,有一只马空着,还剩 11 个。)这是班级一个后进生的答案,他非常积极地高举他的小手,于是我便第一个叫他了。这个算式,让我有点惊讶,我让他讲出想法,原来他是用数数的,让他仔细观察图意,通过自己的思考列出算式,全班都把掌声送
2、给他!生 2:34111(理由:每个旋转木马坐 3 人,有 4 个旋转木马,就是 4 个 3,用34 得 12,第四个旋转木马少 1 人,剩下 11 个。)生 3:3+3+3+211(理由:前面 3 个都坐了 3 个人,第四棵是 2 个,结果等于 11 个。)生 4:33+211(理由:前面是 3 个 3,就 33 得 9,后面是 2 个,合起来就是 11个。)回答得好的同学都得到我的鼓励与赞扬,这时有些同学开始嘀咕起来,第 2 和第 4 个学生的说的都是书上有的。哦,我故作惊讶,便说,其实通过预习能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也是很厉害!当然你如果还有不同的算法,那就更了不起了!这时一些不甘
3、示弱的学生举起了小手。生 5:3+3+3+3111(理由:有 4 个旋转木马,每个都坐 3 个人,一共有 12 个,最后一个少一人,剩下 11 个。)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从而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最后我把今天的乘加乘减试题 33+211,34111,单独罗列出来,引导孩子观察算式的特点,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齐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声音这么齐,学生真的都掌握了?为了检验下我心中的疑虑,我顺手出了两道题(1)2+35= (2)34+4=让学生立刻做在数学本上,巡视发现,第一题正确率 80%不到,错误都是先 2+3=5再 55=25,第二题正确率 95%以上
4、,看得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先算乘法,他们心中的运算顺序还是停留在以前的从左到右依次运算。重点跟他们讲了第一道题之后,有个爱问的学生突然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差点被问住了,我运用乘法的意义跟学生作了解释:35 表示 5 个 3 的和,3+3+3+3+3=15,15+2=17,假如先算加法结果是 25,答案是错误的,所以要先算乘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虽然这样的论证不严谨,不过给孩子解释的话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节课需要继续努力:1、有些学生还是习惯用加法解决问题,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强化。2、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欠缺,在今后要大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继续思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树立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呢?(加进了实例,阐述更具力度,教学反思进步哟!只是,教学反思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剖析,如此,反思才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从这个层面来考量,此篇反思还有瑕疵教师的剖析未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撷录;其实,题目“一个例题引起的思考”,已经完全具备反思之味了,只是,撰文时偏离了轨道,这,稍事调整即可尤其是思维上的。凭尔这俩月高调入门的劲儿,吾相信,不久的将来,尔一定会于反思之旅上尽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