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疫复工工作简报【处室动态】产业处(金贸处):优化涉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一是调整涉企专项资金分配办法,应对疫情防控。主动对接各涉企资金主管部门,优化现有涉企资金分配办法。鉴于当下疫情影响导致工业企业普遍呈现用工紧张现状,大力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将“互联网+”与现有生产装备相结合,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革新、设备改进,将制造向智造转化。市财政给予企业采购智能机器人设备20%补助,着力助推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重点推进规模以上船舶龙头企业,快速实现“机器换人”。目前,太平洋海工、南洋之星船业等船舶修造企业已开始应用机器人高压水除锈工艺,较以往人工除锈效率提升
2、可达5-10倍,单船减少人工超30%,有效提升企业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涉企专项资金拨付进度,助力复工复产。灵活采用“预下达、后清算”、线上审核等方式,简化涉企资金拨付流程,提前加快下达市级工业、科技等涉企专项资金约6000万元,其中特设重点防疫专项,重点保障支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实施“短平快”技术改造,通过适当增补设备、填平补齐,迅速实现扩产扩能;支持企业通过对现有生产线改造提升,迅速转为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一次性手术衣、防护目镜等紧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三是保障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行,优化企业服务。落实首批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行经费补助60万元,推动该平台企业复工复产“总客服”作用有
3、效发挥。该平台自2月3日开通企业服务专员专席以来,截至目前已受理企业来电和网上咨询4338个,办结率达100;同时,该平台积极联系疫情防控部门,动态梳理各类疫期政策文件,多次主动向数据库内7500余家企业推送相关政策信息多达24521家次,让企业早知晓、早受益,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产业处(金贸处):支持企业转型口罩生产,实现我市口罩生产“零”的突破。针对我市无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严峻形势,市级层面迅速成立口罩工作专班和口罩生产专项组,排摸确定一批条件合适的企业转型口罩生产,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注册审批、检验检测、技术培训、需求订单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市财政先期下达口罩生产设备补助资
4、金150万元,保障口罩企业抓紧启动口罩生产以及迅速扩产扩能,后续将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设备购买和技改投入,落实好省、市两级给予全额补助的支持政策。目前,我市已有7家企业转型口罩生产,共投入14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达到150万只,口罩需求得到有限缓解。监督局(绩效处):及时调整实地检查任务对抗疫情。疫情发生以来,监督局及时调整各项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通过电话、钉钉等不见面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如原本安排年后马上启动的市级住房公积金决算和管理费用决算审计工作,暂时取消现场审计,先确保前期资料的准备等沟通衔接,并联系第三方中介机构,力争疫情结束后以更多的人手和精力投入工作。近日,严格落实每月学习
5、计划,利用钉钉办公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召开2月处室业务学习会,处室14名同志全体参与了视频线上学习,通过利用钉钉办公平台进行视频领学和学习交流,提升了学习效果,达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学习两不误。会上,同志们认真学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谈论修订了财政国资监督局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试行),通过讨论学习让每位同志对当前工作重点及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财金公司:科创基金多举措驰援被投企业。为积极贯彻落实舟山市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意见文件精神,践行科创基金扶持初创期企业的宗旨,结合被投企业实际需求,科
6、创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决定以延长投资款回购时间、减免应收投资回报等方式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科创基金目前正常在投16家项目(企业),疫情期间公司按投资协议约定的回购期统一展期3个月,并相应减免3个月的应收投资回报,减免金额预计达139万元,此举将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坚定企业信心,共克时艰。【基层之窗】普陀财政:普陀区8条减负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添人力。近日,普陀区出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意见,围绕企业用工压力,实施返岗员工补助、劳务中介招工补助、线上培训补助等8条举措,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一是劳务扩招减成本。疫情解除当月,参加社保人数按每新增1人补助500元,最高补助30万
7、元。接受职业院校在校生顶岗实习超3个月的企业,奖励每人最高1000元。人力资源机构输送员工并就业超3个月的,按输送30人、50人、80人,给予每人300元、500元、800元补助,每家机构最高补助50万元。二是接送安置减费用。对2月19日0时至29日24时内包车接员工(25人以上每辆)回普的企业,补助50%包车费。对该时段内入普的市外务工者,当天内完成备案的,给予符合条件人员500元/人补助。在政府指定酒店宾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给予每人每天50%住宿补助。三是线上培训减风险。鼓励企业对开展员工线上培训,企业发生的实际培训费用由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予以补助,比例不超过95%,每人实际培
8、训费补助不超过800元。平台企业(电商企业)、新业态企业可参照执行。岱山财政:岱山县局“三处方”畅通融资助力复工。近期,岱山县局深入贯彻落实“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要求,不断创新财政金融扶持方式,加大资金政策纾困力度,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坚定不移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稳妥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财政力量。一是急事急办,一针“抗疫强心剂”保生产。第一时间研究跟进最新财政金融政策,联合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开展县内疫情防控链条上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排摸,建立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申报、审批、放款、授权“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优先给予信贷资金保障。引导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纾困力度,出
9、台全市独有转贷资金使用收费减免办法,免收企业担保费,着力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保障信贷有效供给。目前,已有11家企业5200万元转贷资金享受政策优惠。二是特事特办,一颗“贷款定心丸”稳生产。全面排摸2、3月份县内银行机构企业贷款到期情况,共有贷款近140笔,涉及金额2.81亿元。引导县内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各银行结合自身特色,对因疫情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展期、续贷或分期还款支持。鼓励各金融机构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及防疫物资生产的相关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降10%以上。目前,该县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获得无还本续贷3笔涉及金额964万元,贷款展期、延期4笔涉及金额530万元,共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166万元。三是好事好办,一碗“复工顺心汤”促生产。主动服务,高效作战,精准对接困难企业,倾听企业诉求。公布惠企扶持政策咨询服务热线,建立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企业“两张清单”。针对渔民融资需求问题,协调县金融机构普遍增加渔船评估值,提高抵押率,共发放船舶抵押贷款4089万元。同时,利用抗疫贷、E抵快贷等疫情期间低利率金融产品,有效扩大信贷覆盖面,满足各行业、各领域资金需求,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该县共发放帮扶类中长期贷款50笔5544万元,发放帮扶类信用贷款94笔15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