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回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08846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回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1958年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 这年初,主席做了批示,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一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为此,张家口市成立了由市长刘谦任总指挥的“除四害、讲卫生”指挥部,刘市长在大会上说,张家口市要1年消灭老鼠,两年消灭麻雀,4年消灭蚊子,5年消灭苍蝇,用5年时间建成一个“四无”(无鼠、无雀、无蚊、无蝇)、“五净”(室内、房院、厕所、街道干净、猪羊牛马圈净)的城市。 张家口市区动作最快。桥东区要求每户出一个人,每个居委会成立一个突击队,每队设3至5个突击小组

2、,专业“除四害”。全区进行灭鼠训练,以居委会突击队为核心,组织各突击小组,按片包干,要求在3天内全区居民家里普遍完成支箱垫柜、暴露鼠洞、细致调查统计鼠洞的工作。然后采取家家动员,人人动手,突击队专业灭,群众分散打,以药物毒杀为主,配合器械捕打,实现万物搬家,彻底消灭老鼠。区领导提出“苦战十昼夜,实现无鼠街”的口号。桥西区、七里茶坊区提出的口号是“领导亲自动手,全民总动员,白天比人马,晚上比红灯(挑灯夜战),大战五天五夜,坚决让四害绝迹”。 在“除四害”中,学生成为主力军。那时我正在上小学,学校每天都给学生分配需消灭“四害”的具体指标。我们经常是中午顾不上休息,跑到厕所去打苍蝇,然后装在瓶子里。

3、晚上在家里支起打鼠夹打老鼠,打住后剪下老鼠尾巴,统一上交学校。对完成任务多的同学,学校都要公开表扬。所以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表扬,就把老鼠一条尾巴剪成3截,谎称打了3只老鼠。后来,为了展示“除四害”的成绩,全市进行了大游行。有的学校就用篓子装满苍蝇,用筐装上老鼠尾巴,用竹竿绑满麻雀,抬着在街上走,以显示“除四害”的战果。 到这年6月中旬,市“除四害”指挥部宣布,仅用5个月时间,全市共消灭老鼠377,500只,消灭麻雀214,700只,挖蛹1万斤,灭蝇2200斤,全民“除四害”运动取得辉煌成果。 “除四害”运动中,打麻雀一事最值得记载。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但是在1958年“除四害”中却榜上有名,

4、遭到厄运。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承先在全省“除四害”动员大会上说,据从已消灭麻雀的村庄来统计,每人约合4只麻雀。每只麻雀每年吃粮8斤,全省一年就被麻雀吃掉12亿斤粮食。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可供300万人食用一年。由此可以说明,“除四害”不仅可以改善卫生环境,还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章,对麻雀的害虫定性作了罕见的宣传,一致声讨麻雀不仅盗吃粮食,糟蹋禾田谷穗更是吃的几倍,麻雀每年繁殖l040只小麻雀,按50年代中国每人每年吃粮250斤计算,多一窝麻雀,就少了一个人口粮。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作咒麻雀诗,大骂麻雀:“你真是混蛋鸟,五脏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

5、总清算。”张北县社员在“除四害”的赛诗会上也编写顺口溜说:“老鼠好比大地主,麻雀好比二棒手(土匪)。虱子好比乡疙丁(伪乡丁),一口血来一口肉。地主、棒手已消灭,四害定要根除掉。”那时,小小麻雀可以说是臭名远扬,人人痛恨。 “四害”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老鼠躲在暗处不好找,苍蝇太多打不完,蚊子夏季才有,只有麻雀在天上飞,目标最为明显。因此,从运动一开始,麻雀就成为打击的重点。全市“除四害”会议要求以农村、粮食仓房、粮食加工厂及市区边缘地带为重点,采取掏、堵、打的方法,消灭麻雀。在运动期间,要消灭麻雀10万只以上,并将这些地方的麻雀窝堵光。在消灭麻雀运动中,群众还根据麻雀的习性,创造了许多有效的灭雀

6、“战术”,据说有20多种。消灭的方法主要有:打(射击)、捕(下网)、扣(支筛)、毒(用药)、粘(胶粘)、轰(驱赶)、掏(夜里掏窝)、堵(用泥堵窝),套(马尾套)、夹(铁丝夹)、捉(笼子捉)、诱(下诱饵)。人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把麻雀消灭。在轰麻雀的战斗中,只要有麻雀露面,人人喊打喊杀,连八九十岁的老人,三四岁的小童,也会在家门口,敲击脸盆助战。麻雀被驱赶得晕头转向,惊恐万状,有的飞着飞着就从天上掉下来,生生是给累死的、吓死的。男女老少齐动员,使麻雀陷入了“人民战争”的大海,面临灭顶之灾。 桥东区采取“事先侦察、划分战区、埋伏作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战果累累。他们组织突击队经过几天侦察

7、,摸清了当地麻雀的活动规律,然后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从北面的工人疗养院到南面的油厂一线划分了19个重点地区,每个地方都安排了潜伏的枪支,麻雀飞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绝不使其漏网。用这种战术,第一次就消灭麻雀562只,受到市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下花园镇一个月就打麻雀2367只。磁炮窑小学一位教师发动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野外捕扣麻雀,一个月就扣了100只。下花园村打麻雀的两位积极分子,他们不管天气怎样寒冷,每天坚持打麻雀,10天就打了300只,并保证一个月要打麻雀1000只。 七里茶坊区王家寨农业社总动员,向麻雀展开围剿战。全社买了6只火枪,用火枪打、筛子扣等办法,一个月就消灭麻雀1132只。打了130

8、只以上的有3个青年,其中有一个人一枪就打死6只麻雀。中榆林村一团员利用雪后麻雀集中寻找食物的时机,埋伏起来,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战果甚佳。他一天就打了50多只麻雀,其中有一枪就打死30只,被评为打麻雀能手。 春节前,桥西区提出“突击一个月,实现四无,不让四害过年,干干净净过春节”的口号。西沙河突击队一个月打麻雀970只。 在打麻雀战斗中,不仅有地方突击队,还有部队参加。驻军某部就组织战士神枪手参与打麻雀,10天就打了1000多只。 学生也参与到打麻雀队伍中,这是他们最愿意干的事情。每个学生都有消灭麻雀的任务,一个假期每人要完成打10只麻雀的任务,而且作为新学期报到的必交东西。学校当然不要麻雀的

9、尸体,以麻雀腿计算,报到时交20只麻雀腿就行。当时有首儿歌生动描写了学生打麻雀的心情:“妹妹夸她花花袄,弟弟说他帽子好。我不要裤子不要袄,做个弹弓多灵巧,柳树下面打家巧儿。” 1958年2月6日,张家口市“除四害”指挥部宣布,全市消灭麻雀10万只,6月10日又宣布消灭麻雀21万只。张家口市的居民看到,市内麻雀已经基本绝迹,侥幸漏网的也远避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藏身。过去,在麻雀集中的地方已经看不见雀影,听不到雀声,全民消灭麻雀的运动取得“伟大成绩”。 全国性的消灭麻雀运动过后,不少农村传来“遍地虫害”的消息,令中央大为震惊。中国科学院的鸟类专家从科学的角度为麻雀申诉,大胆上书主席,认为麻雀虽在收获季节吃些谷物,但在生殖育雏期间更吃害虫,是相当有益的。近期国内出现大量的虫害灾情,有部分与消灭麻雀有关,建议不要把麻雀列入“四害”。科学家们的意见,引起的重视。在起草的卫生工作报告送阅时,批示:“麻雀不打了,代之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历时两年的全国性“麻雀大战”终于降下帷幕,侥幸的麻雀才九死一生地活了下来,没有遭到被赶尽杀绝的命运。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