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非洲朋友共舞第一课时:来到撒哈拉总第 31 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沙漠的特点,了解贝鲁因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撒哈拉沙漠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三毛笔下的撒哈拉1、简单介绍三毛与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2、出示片断全班阅读,引出“我”的旅行日记(五) 。二、无边无际的撒哈拉1、教师出示地图,引出撒哈拉沙漠。2、 (出示沙漠图片)你对它有些什么了解呢?3、小结: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三、炎热的撒哈拉1、教师通过文字或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撒哈拉沙漠炎热的气候。2、学生针对撒哈拉沙漠炎热的气候质疑。3、教师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来为学生释疑。四
2、、神秘的撒哈拉1、探讨:“乞力马扎罗山也在赤道附近,为什么它的上面终年都白雪皑皑呢?”2、学生讨论。3、教师揭示疑团,进行小结。五、庞大的游牧民族1、什么是游牧民族呢?2、了解贝鲁因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3、你知道我过有游牧民族吗?4、谈谈我国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六、我们的问题卡1、提问:关于撒哈拉沙漠,你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在小组内创建一个关于撒哈拉的问题库。3、商议后,选择需要保留下来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卡上。七、我们一起探究竟1、教师:针对本组问题卡上的问题,想想如何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怎样才能更深、更好地了解撒哈拉沙漠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探讨问题卡上的问题。八、沙
3、漠知多少1、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查找、记录世界地图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沙漠。2、教师帮学生设计表格。沙漠知多少名称 地理位置 面积 特点卡拉哈利沙漠 纳米布沙漠 3、想办法了解沙漠的形成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九、沙漠变绿洲1、了解世界各地防沙治沙的情况。2、讨论如何让沙漠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变成绿洲呢?第二课时:走进童话般的小人国总第 32 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自然景观。2、通过观察不同的房屋的特点开始,了解人们不同的风俗习惯。3、了解地球上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尊重和欣赏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非洲茅草屋和泥墙、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教学过程
4、:一、走进植物王国1、出示非洲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2、学生描述。3、教师联系气候介绍非洲的植物特点。二、奇特的非洲民宅1、出示非洲茅草屋和泥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2、学生总结归纳求知方法:除通过了解各国的节日和历史故事来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外,我们可以从观察不同地方房屋的特点开始,了解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3、阅读“我”的旅行日记(六) ,体会非洲人们怡然自得的生活。三、从民宅晓风俗1、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宅?你能谈谈这些地方的风俗习惯吗?2、学生自由谈。例如:湖南湘西的吊角楼等。四、童话般的小人国1、学生阅读俾格米族的资料。2、教师提问:你们从书上的图片,文字资
5、料中了解到了这个袖珍民族的哪些信息?3、生答。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1、理解什么叫文化?2、生答。3、学生说说袖珍民族有哪些文化?4、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呢?六、颇具文化的民族1、出示要求:通过小品的形式将本组知晓的民族特有的文化表演出来,并告诉大家该如何尊重这种民族文化?2、小组排练小品。3、小组上台汇报表演。七、亲密接触小人国以书信或邮件的形式与小人国的朋友交流,可以谈谈小人国的风光,文化等,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他们民族的疑问,并邀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第三课时:在东非看动物总第 33 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动物的种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6、,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东非大裂谷的图片、非洲动物园的录像。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 “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1、教师:地球有伤疤?出示东非大裂谷的图片,让学生观看。2、老师介绍东非大裂谷。3、教师:你还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大裂谷、大峡谷吗?4、学生交流。二、壮观的角马大迁徙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质疑:怎么不见狂野周末中万马奔腾的场面?2、借助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师对干湿季的角马往返大迁徙作简单的介绍。3、有条件的可播放声像资料动物大迁徙 。三、大开眼界的动物乐园1、学生阅读“我”的旅行日记(八) ,说说我在非洲最大的天然动物园看到了什么?2、
7、假如你来到了这儿,你会说什么?心情会怎样?3、有条件的话,教师播放非洲动物园的录像。四、考考你的眼力1、出示野生动物聚集的图片。2、学生在组内认一认动物。3、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比赛。4、评比:在相同的时间内,认出的动物最多的组为优胜组。五、介绍我的动物朋友1、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喜欢或最关注的动物朋友。2、说说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六、我的朋友在哪里1、学生对着地图找找:世界上有哪些地方的珍奇动物比较多。2、小组交流后,填在教材 P97 的卡片上。3、教师小结:出示几中动物的生存环境图片骆驼生活正在沙漠,企鹅生活正在南极等等。七、我帮朋友搬搬家1、思考:如果让骆驼生活在南极
8、,袋鼠生活在沙漠那会怎样?2、教师与学生一道找出动物分布的原因(可以在课外进一步研究) 。八、让动物感受爱1、发动学生采用写倡议书,写宣传标语等形式为动物朋友尽一份力。2、阅读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书籍。第四课时:尽情舞人月圆节总第 34 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非洲浓郁的民俗风情、服饰、目前的生活状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非洲茅草屋和泥墙、高大的猴面包树、非洲热带雨林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尽情舞的月圆节1、出示非洲人民过月圆节的欢乐场面的图片,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人们在海滩上尽情舞蹈,对月欢呼的情景。2、教师介绍有关月圆节的传说。二、绚丽服饰大转盘1、说明游戏规则:指名上台点击课件中的大转盘,台下
9、的学生迅速说出转盘指针所指的服饰属于哪个国家民族的。男、女同学开展竞赛,并评出认识服饰最多的组为优胜组。2、开始游戏。3、评选优秀组。三、设计师秀衣坊1、各小组为本组成员共同喜欢的民族设计服饰。2、导学生思考: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一样?联系前面有关“文化”的知识来想。3、建议学生在课外编一本世界服饰集锦 。四、让阳光普照大地1、出示“我”的旅行日记(九) 。问问学生:从这篇日记想到了什么?2、教师出示非洲难民的图片,动情地描述人们窘迫的生活,告诉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里。3、 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如何使这些人们摆脱饥饿。五、难忘的非洲之行1、学生回顾我们知道了有关非洲的哪些知识?2、想想如果有机会去非洲,自己最想了解什么?3、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有关非洲的图片、文字资料。六、快乐涂鸦1、提问:你知道各个国家的哪些节日呢?2、学生简单地用画笔画出一些国家的节日。3、指名展示自己画,让同学们猜猜画上的内容。4、建议学生编世界节日缤纷录 。七、令人期待的下一站1、说说自己下一站想去哪儿?想看什么呢?2、教师简单地介绍欧洲,激发学生对欧洲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