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未来的计算机 1.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501863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未来的计算机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未来的计算机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 课 未来的计算机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标志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 18000 多只电子管,1500 多个继电器,重量达 30 多吨,占地 180 平方米,耗电 150 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 5000 次。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

2、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二、计算机的发展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 1946 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 1958 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 1964 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 1971 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三、未来的电脑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四、课外要求: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五、课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