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渲染氛围,导入新课。1、看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后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二、网络学习,认识春节。1、同学们,大家最喜欢的春节到了,让我们一起走入欢快的春节吧!2、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讲一讲春节的
2、传说;演一演春节的活动;画一画春节的景象;谈一谈春节的经历; 3、春节是如此多姿多彩,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 ,请学生自由竞猜。4、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读网上“心情故事”中的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 ,谈谈感受。5、请学生再进行“猜猜看”活动,师动情总结:合家团聚仍是人们过年的首选。三、了解其它传统节日。1、教师提供以下网址,请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一个传统节日自由浏览:http:/ 2、动情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3、中华民族有哪四个传
3、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最隆重的是什么节日?它们各有什么传统活动?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 56 个民族,有着 13 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着我们的祖国。4、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据老师所知,我班还有回族、蒙古族的同学。请他们说说他们民族的风俗习惯。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那你知道少数民族的节日吗?5、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风风俗。(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
4、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傣族泼水节,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 ,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交流、汇报。(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再看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画面。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教师出示一位
5、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哥哥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属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保持、延续下去,这是一笔富裕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出示网址:国家文化网:中国民族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