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方法范文.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93789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方法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方法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方法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方法范文 35年改革实践,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断探索改革路径,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创造了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方法论。 方法正确,改革事半功倍、破浪前行。 今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这是对改革经验的宝贵总结,对改革方法的科学概括。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握改革规律,为改革再次谋篇布局。 上与下的呼应 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 今年10月底,一项新举措牵动人心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进。 此前,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总体改革思路,北京中

2、关村、上海浦东、广东等地先后试水企业登记制度创新,宽进严管引发企业注册热潮。 它是顶层设计与摸石过河相结合的成果之一。从发轫于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到萌芽于深圳小渔村的特区开放,35年来许多重大改革都源自地方创新,再由国家指导支持,最后在全国推广普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折射中国智慧。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 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 趟深水,过险滩,导航仪不可或缺。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才有合理的改革路径;有明晰的系统谋划,才有扎实的改革措施。 我们面对着这样的现实:表层麻烦解决

3、了,深层问题凸显了;显性症结化解了,隐性风险浮现了;发展水平高了,诉求也更庞杂了。新旧矛盾纠结,利益藩篱交错。缺乏顶层设计,改革难以凝心聚力,有的改革不仅要顶层设计,还要顶层推动,全面改革拒绝碎片化。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涵盖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之间、中央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啃掉这些硬骨头,非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能够单打独挑,必须从顶层谋篇布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今年9月,3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直接受国务院领导,超越条块利益的顶层设计有了更具体的依托。 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

4、众观。 不久前,一份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在上海出台,给不少人带来观念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奖励改革创新者,更强调对未牟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免责,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亿万人民是改革主体。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就要集思广益,鼓励先行先试,让群众探索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为推动改革的滚滚热潮。越是牵涉面广、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往往难度越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每一份改革方案集民智、顺民意,才会破解千难万难。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点与面的协调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 9月29日,

5、中国境内首个自贸区在浦东揭牌。这块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要做的文章并不止于自由贸易,还涉及外资、财税、物流、政府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探索。 不是栽盆景,而是种苗圃。在自贸区的框架设计中,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清晰可见。 改革从一开始就非简单的修修补补。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更需把握好点与面的辩证法。 全面,意味着不能单兵突进。 改革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户籍屏障不拆除、公共服务不均等、福利沟壑不填平,农民如何变市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存贷利

6、差缩小、竞争加剧,金融风险如何防控?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困难如何应对?完善社保制度,必然加大财政收支压力,财税体制如何与此相适应? 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须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全面,并不代表遍撒胡椒面。 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改革大局尤为关键。 矛盾有主次。抓准主要矛盾,小切口能解决大问题。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这一马前卒疾步快跑,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推动政府自我革命;营改增渐次铺开,对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形成倒逼牵住牛鼻子,可以一子落而满盘活。 诉求有缓急。更好的

7、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公平的社会、更清新的空气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改革要触及的穴位。在这些紧要处发力,改到痛处,改得彻底,既是改革的题中之义,也能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改革信心。 没有整体推进,改革会顾此失彼;不搞重点突破,改革会节奏迷乱。 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展示了我们党从容驾驶改革航船的智慧、技巧与能力。 变与稳的平衡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结合 改革既要谋变,也要求稳。 35年的改革没有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不搞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渐进办法,避免社会震动过大,较好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

8、关系。 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胆子大,才能啃动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面临多元多变的新环境,改革不再是先前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需要用更大的政治勇气闯关夺隘,不失时机地大胆开拓。改革越前进,发展就越有底气,抗风险能力越强,越能获得积极的社会稳定。如果因为局部利益和短期风险而顾盼犹疑,就可能前功尽弃。 步子稳,才能掌好方向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无论在利益增量上做文

9、章,还是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都应科学权衡。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要稳妥谨慎,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推行,必须统筹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消解隐患,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循序推进。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今年,改革新政密集出台,项项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营改增为企业减轻上千亿元税负,20多个省份出台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用于专项治污,涉农资金整合拉开序幕,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加快打破 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红利不能反映在老百姓身上,发展成果无法惠及最广大群众,改革会失去动力,发展将没有意义,稳定的环境就难以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就离开了民意根基。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 从利益格局的调整,到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各方诉求的平衡,到发展方式的转型挑战前所未有,改革稳中求进。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有体现人民意志的改革布局,有凝聚各方智慧的改革方法,中国式的改革道路越走越宽广。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