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学校发展教育,以教育复兴祖 国”李登辉在复旦大学的实用主义 教育思想与实践 冯典 黄雪梅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 李登辉校长是近代复旦大学的重要奠基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关注不够。本 论文的研究认为,李登辉秉持“以学校发展教育,以教育复兴祖国”的理念,在执 掌复旦的二十多年里,坚持走实用主义办学道路,大力开设应用性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塑造“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 带领复旦大学度过步履维艰的初创时期,为复旦大学日后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研 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确认识和评价李登辉校长的历史贡献,可为我国 当代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的发展
2、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李登辉; 复旦大学; 实用主义; 作者简介:冯典,1978年生,女,河南汝州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 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历史; 作者简介:黄雪梅,1989 年生,女,河南信阳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 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 基金: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一般招标项目 (ZJJYX201203) LI Deng-huis Pragmatic Thoughts and Practice in Fudan University: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by Sch
3、ool and to Revive the Country by Education FENG Dian HUANG Xue-m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LI Deng-hui in the academy for a long time. The thesis suggests that LI Deng-hui was one of the key founders in the history of Fu
4、dan University. During the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f his presidency in Fudan University, LI Deng-hui insisted on the pragmatic way on the belief that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by school and to revive the country by education. Li established practical courses to develop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
5、nd practical work skills. Moreover, he shaped the Fudan Spirit of “Unity, Service and Sacrifice”. Li led Fudan to endure the hard times of the earliest period of the University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dan to become a famous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An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ical
6、 contributions of LI Deng-hui may shed some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private ones. Keyword: LI Deng-hui; Fudan University; Pragmatism;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学者,同样需要一流的校长。尤其是转型时期 的大学校长,是保证大学这艘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向前的舵手和灵魂人物,其 教育理念和治校实践对大学的发展弥为重要。在近代教育史上,复旦大学从一所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私立大学
7、成长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堪称组织转型的奇 迹。 在复旦大学的成功蜕变过程中,李登辉校长厥功甚伟,其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治 校理念对初创时期的复旦大学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值得高教研究者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李登辉校长的关注不够。导致学界对李登辉校长的研究 偏少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他的宗教信仰与我国主流的无神论思想有抵牾之处;另 一方面,因他生前坚持不立传,记述其思想言论的档案资料较少。 本文深入挖掘现 有的档案资料,系统梳理了李登辉校长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以及复旦人才培养 的论述,分析他对复旦精神形成的重要影响,重点研究了他在复旦大学的实用主 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
8、李登辉的历史贡献,从而为当前中 国大学的发展,尤其是私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论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 李登辉(1872-1947),印尼华侨,祖籍福建同安,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教育家。 李登辉一生与复旦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早在 1905年,李登辉就开始参与复旦公学 的筹建,1906 年初,为英文部主任,后任教务长。从 1913年开始,李登辉担任复旦 校长,直到 1936年。抗战期间,复旦部分西迁,李登辉任复旦在沪校长。1942年, 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大学,李登辉改任私立复旦中学和私立复旦实验中学校 长、校董会主席。李登辉为复旦勤奋工作四十年,被称为“复旦的保姆”,是复旦 大学早
9、期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李登辉长期在美国接受教育,切身感受到祖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他深 知必须通过教育来增强国家实力,彻底改变我国贫穷不堪的现实。他主张结合国 家实际来兴办教育,提出“以学校发展教育,以教育复兴祖国”。他认为,大学应 是“研究学问和造就社会急需人才并重的机关”1 。 (一)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李登辉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坚持不立传,所以后人很少能拜读其论著。 他对教育本 质和教育目的的论述散见于他仅有的几篇文章中。 在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中,李登辉指出:“教育在英文里是Education,即从 拉丁语的Ex和Duco 产生。 Ex的意思是从出,Duc指引导;合起来就是说 引导出
10、来。”2 简而言之,教育就是将人内在的智力、道德等潜能开发出 来,促进每个人尽可能自由地发展。李登辉认为,教育是挽救国家的有效途径,通 过挖掘人的潜力进而使人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并为社会的改善、国家的发展贡 献力量。“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个人中最有价值而 应启发的心能,亦就是在社会上高贵的德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把个人潜 伏的心能,尽量引导使之发展,以替社会谋福利。”2 在李登辉看来,通过教育 将学生内在的独立、忠实、协作等高贵德行开发出来,当学生进入社会后积极奉 献国家和社会,这样就能推动国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1946年,李登辉在国光英语上发表了教育之真谛一文,系
11、统阐述了他的 教育目的观。文章指出:“教育之目的在乎教人应付人生之现实问题。”3 他 所说的“人生之现实问题”,是指个人生存与国家兴衰的问题。在谈到教育的作 用时,李登辉指出,教育是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堡垒和联络所,通过国人的通力合作 办好教育,来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教育还可以改观社会风气,提高国 民素质,进而使国民同仇敌忾、共御敌伪。 从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和教育之真谛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登辉是从人与 社会相协调的角度来分析教育的目的的。在李登辉看来,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的 潜能,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促进个人潜能的发展来提高公民素质,帮助人们解决人 生的实际问题个人生存与国家复兴,进而实现民
12、族独立和国家兴旺。从教 育价值观来看,李登辉对教育的认识是一种“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相协调 的观点,期望通过教育赋予人们一些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唤醒国人的民族自觉 性,以实现民族自救和国家复兴。 显然,李登辉的教育本质论和教育目的观是基于 他对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产生的思考。他目睹国家内忧外患、国民落后愚昧的现 状,从改善社会、挽救国家的角度谈教育的作用。同时,他也看到,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必须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发挥教育对 人的发展的作用,来实现服务社会和挽救国家的理想。 这一点,是他思考一切教育 问题的思想基础。 (二)论复旦的人才培养 从1920 年修订的
13、 复旦大学章程 中,我们可以看到复旦大学对培养目标的定位, 从中也可窥见一些李登辉教育思想的影响。复旦大学章程指出:“本校以研 究学术,造就专科人才为宗旨。”4 也就是说,以培养面向社会生活实践的、以 新时代的民主独立意识为前提的、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5 李登辉主张,办好 学校,为国家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的人才,是教育救国 的必然之路。“而在当今各种思潮盛行的时刻,应引导青年走向真正爱国、积极 努力的道路,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4 从这种观念出发,李登辉强调,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应该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 求,为国家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因此,他积极创设机
14、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 发展,并坚持把“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等写入复旦校歌。李登 辉认为,只有思想独立、 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思想独立、 明辨是非的学生。 在聘任教师上,他不问党派,极力延聘名师,各种政治派别和政治倾向的教师均可 在复旦传授自己的思想。一时间,复旦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者, 各种思潮竞相迸放,这直接促使复旦成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策源地。在教学上, 李登辉主张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举一反三,自主解决 一般问题。为此,复旦较早实施了学分制,校园内的各种学术团体也很活跃,学生 可自由选择参与。 除此之外,李登辉还积极创造条件,
15、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接触 社会,通过公演话剧、自办银行和义务小学等形式,走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6 二、培育“复旦精神”:团结、服务、牺牲 (一)李登辉与复旦校训、校歌、校徽 大学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的精神。 7 大 学的校训、 校歌和校徽作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而且对学校内部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追求和内在气质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 响。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 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 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 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
16、基因,是它构成了 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 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8 正是由于深谙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对大学成员,尤其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主持复旦校务期间,李登辉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结合复旦特点的基础上 对社会文化进行选择、萃取,主持设计了复旦的校训、校歌和校徽。1915年,李登辉发动全校师生制定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设计了圆形 校徽,在复旦建校 20 周年之际确定了校歌。 (二)李登辉与“复旦精神” 耶鲁大学是植根于美国文化土壤产生的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著名学府,它把培养 学生的爱国精神和
17、对国家尽责的“责任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求学 生必须具备美国的“国民精神”,时时处处为美利坚的强大而自豪和尽责。9 李登辉曾求学于耶鲁大学,深受耶鲁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影响。在担任复 旦校长以后,他把耶鲁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引入到自己的办学实践中。1904年 回国后,李登辉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投身教育,希望凭借教育唤醒民众、 挽救 国家。为此,他主张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内在精神气质。在执掌校务以后, 李登辉不仅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大力美化校园,而且重视培育和养成大学 精神。他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危亡之际,只有人民具有牺牲和团结的精神,服务才 有意义。在吸取耶鲁大学“服务”
18、精神的基础上,李登辉结合国家现实,将“牺 牲、团结”和“服务”共同作为复旦的精神理念,以培养学生为国服务和奉献的 精神,达到团结同胞抗击外敌、实现国家和平和民族复兴之目的。 在1943 年复旦毕业纪念刊的序言中,李登辉再次提出复旦精神的核心是“牺牲 和服务”。李登辉说:“国家需要人才,无如今日之殷切者。诸生于如此苦难情形 下,终获完成其学业,为他日服务国家之准备,此其忻幸,应较在平时之毕业为 大诸生今后,如各能发挥牺牲与服务精神,以爱护其国家,则教育才不负于诸 生,亦不负于社会诸生当切记复旦之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出校以后务须发挥 复旦之此种精神,以爱护其国家。”10 李登辉告诫学生:切记完成学业
19、后为国 服务,将平时所学运用于社会;如若自私地仅凭借教育达到自我享乐的目的,忽视 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教育就是失败的。他常说:“必肯牺牲乃有为,必乐服务乃有 用,必能团结乃有力,而以不自私为纲。”11 他要求所有的复旦人齐心合力, 以天下为己任,将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社会的需求,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12 1946年,国内解放战争硝烟正起。由于不愿看到国家再次遭受破坏,百姓生灵涂 炭,李登辉认为国家亟待休养生息,主张国共双方停止军事活动。为此,他试图联 合其他各界人士共同发表求和平、 反内战的主张,后因个人力量有限而不了了之。 眼看此次为国呐喊声音微弱,战事已开,75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李登辉在
20、生命的 最后关头依旧为国担忧,犹念复旦精神。在 1947年7月5号的毕业典礼上,他还 不忘谆谆告诫年轻学生:“你们现在穿的是 Cap and Gown,中国名字叫做学士制 服。 你们穿了以后,应当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当从此对国家有所贡献特别是 在中国,我们还需要团结,全体人民的团结,中国才有希望。服务、牺牲、团结, 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13 “团结、服务、牺牲”是复旦的精神理念,也是李登辉一生的精神写照。终其一 生,李登辉不仅是复旦精神的倡导者,更是一个切身践行者。他一生奉献复旦,献 身国家教育事业。自 1904年回国后,除了两次短暂离开复旦外,42年间,李登辉 始终与复旦荣辱与共
21、,全心全意服务复旦,诠释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内涵。 他自己曾说:“我归国以后,一生只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当复 旦的校长。”正是由于胸怀服务国家、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李登辉一生为复旦、 为教育奔走呼号而不知疲倦。他俨然已成为复旦精神的一部分,也成为所有复旦 校友的精神依托。陈望道说李登辉“是复旦传统的象征”,“先生曾以服务牺牲 解释复旦精神,先生自己就是服务的、牺牲的,同时也是民主的、和平的,专为青 年的发展、中国的进步办教育的”。14 三、李登辉的实用主义办学实践 为了实现“以学校复兴祖国”的梦想,李登辉十分看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他强 调要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工作能力的、经
22、世致用的爱国者,养成学生“团结、服 务、牺牲”的精神。因此,在办学上,他坚持实用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开设实用科 系和应急科目,以培养多种实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务实的办学理念使复旦在短时 间内“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商科、经济、新闻、教育、土木等应用型人才闻名的、 有特色的私立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办学体系”15 。 (一)设置实用科系 复旦大学之所以形成实用主义办学风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复旦地处近 代中国工商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上海,对社会各种变化反应敏锐,这深刻地 影响了复旦的办学方向。其次,在李登辉之前,复旦的校长虽更换多次,但他们也 多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 再次,李登辉曾留学美
23、国,这里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的大本营,李登辉深受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的影响。 在李登辉抱着“力拟唤醒国人,注重教育,以期自救”的热忱投身于祖国的教育 事业后,4 他就抱定宗旨,要为国家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经世致用的人才。 因此,在1913年3月1号,李登辉第一次在复旦公学的就职演讲中,就旗帜鲜明地 提出未来的办学方针:“一、为培养民治的能力,注重学生自治,反对封建专制; 二、为复兴祖国民族,重视世界趋势,提倡体育军训;三、为培植科教技术人才,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展学术研究;四、为改革社会,须从个人做起,必须提倡 德育,即人格教育。”16 这是李登辉对复旦办学定位最初的思考,从中不
24、难发 现民国政府提倡的实利主义教育政策的影子。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国内外工商业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李登辉主张建 立一些实用学科和院系,培养社会急缺人才。1917年,复旦公学升格为复旦大学。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李登辉建议增设商科,使复旦在原有文、 理两科的基础之上逐 渐发展成为具有文、 理、 商三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商科聘请了李权时博士, 他拥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财政学博士学位。17 复旦 商科的开设,适应了 20年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而迅速发展成为校内专业人 数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后来,在商科发展的基础上,复旦又陆续设立银行 学系、会计系等系科,学科
25、门类不断增加。 除了商科之外,李登辉还积极邀请王宠惠、张志让、孙寒冰等法政专家到校任教, 使复旦的法政科得以快速发展。1923年,为满足国家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的需求,复旦新增土木工程系,系内分设营造工程、 市政工程和道路工程 3个专业,后来还 开设了新闻教育等其他实用性学科。 18 这些新兴应用型学科门类的不断增加, 扩大了复旦的办学规模,也使复旦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开设应急科目 除了应用性科系外,复旦大学还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及时设立一些社会急 需科系,如统计学系、市政学系、农业化学系等。30年代以后,教学中新增或加 大了国情、军事等课程,如“中国近百年史”“欧洲近世史”“日本
26、研究”“满 蒙研究”等新课。1 李登辉主张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他参照国内外形势,借用 英国谚语“摇动摇篮之手可治天下”,建议给女生开设家庭经济课、 家事学,设立 家政系,以发挥女子在照料家庭、培养健全国民等方面的作用。抗战胜利后,李登 辉校长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为实际的需要,将来要建设渔业专修科,和北碚的茶 叶专修科一样。”19 总之,20 世纪20-30 年代,李登辉坚持的实用主义办学导向对复旦大学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复旦形成的实用主义办学风格,从理论上看,具有两方面的意 义。 一方面,以复旦为代表的新式教育,迅速填补了科举废除以后我国传统教育无 力应对的、 社会和时代新需求所形成的空白
27、地带,使大学赢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这是商科、法政等科目在 20年代突然热门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初创时期的复 旦大学是私立大学,资金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它需要依靠自身的办 学实力和社会声誉来赢得生存空间。复旦大量开设应用科系和应急学科,并经常 创造各种条件供学生实习、 参加社会调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实践能力 强,毕业生“供不应求”,这种务实的办学风格为复旦大学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 誉,有利于学校积累办学实力。此外,商科、法政等科因为对教学场地、仪器等教 学硬件设施要求低、学制较短、办学成本低等特点,更符合私立大学的办学实际。 20 四、评价与总结 李登辉是复旦大学发展史上的
28、一位奠基性人物。自 1913年临危受命担任复旦校 长起,他立志将复旦建设成为与欧美高校齐头并进的大学。 在他 40年的潜心付出 下,复旦逐渐由一所小规模的、 生存型的私立大学,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 综合性大学,无论是校园环境、 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质量,都走在国内大学的前列。 可以说,李登辉是复旦实现组织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纵观李登辉的整个复旦生涯和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可以发现如下几条 基本经验: (一)宏观教育政策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 李登辉在复旦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实践,除了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外, 还深受民国时期教育政策的影响。实利主义教育是民国时期基本的教育政策导 向。
29、“实利主义教育”是指:“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宗旨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于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工中。”21 民国 成立之初,政府即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 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22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虽教育方针几经变化, 但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始终有很大的影响力。 无论是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张的“五 育并举”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方针,还是南京政府时期的教育方针,均强调“实利 教育”,注重发挥教育在增进国计民生和民族复兴方面的重要作用。 李登辉在复旦大学的办学思想也深受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和政策的影响。 在专业和 学科设置上,李登辉主张,复
30、旦大学要紧扣国家实际和社会需要,树立为国家服务 的办学理念,培养实用的专业人才。这种务实的思想不仅使大学自身得以生存和 发展,也满足了国家的需要,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二)从服务国家的现实需要中寻求生存之道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根本问题是一个穷字,它们不可能像物质条件优越的 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那样,埋首钻研高深的学理,走为学术而学术的道路,生存的 需要决定了它们必须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市场,决定了其立足于社会现实需要 的办学理念。”23 潘懋元也提出:“为了在与国立、省立大学的竞争中求得生 存和发展,私立大学只得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重点办好某些系科,并在课程设 置上适应社会需要。 ”24 与
31、其他私立大学一样,创立之初的复旦大学也经常面 临资金匮乏、生源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办学经费常常严重不足。为 了在公立大学与教会大学的夹缝中,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获得长久发展,复 旦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坚持实用主义办学导向,从服务国家和 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寻求大学的生存之道。 对此,李登辉和学校其他管理者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纯科学的研究,为知识而 求知识的研究,在大学中诚然也占有一个位置。 然而,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国家社会 的迫切需要。我们以后当致力于解决现代社会实际的问题,而不专崇尚经院式的 理论研究。”25 为了保证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吸引大量的学生,私立学校必须 着眼
32、于一点,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要创出学校的知名度,必须依靠过硬的教学质 量、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风。对高等学校来讲,还必须具备一个与社会发 展实际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结构。26 因此,复旦充分利用自身相对自由的办学条件和位于上海的地理优势,瞄准社会 需求,大量开设社会急需的实用性学科,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提高学校在社 会上的知名度,以此吸引学生和教师,进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资助,在困境中求得 生存与发展。 这是复旦成功办学的经验,也是民国时期许多私立大学的求生之道。 (三)兴学振邦是近代私立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部强压之下开始的,其中充满着耻辱与苦难。以办学兴教来 实现救亡
33、图存和民族振兴,是近代中国许多热心教育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夙愿。南 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言:“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 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 时。”“办学目的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27 创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也说:“吾国今日处此危急存亡之秋,凡属财产家,宜捐其一部分 振兴教育,以尽救国责任,国家存在,而后国民之幸福乃有可言。 ”28 复旦也不 例外。 复旦公学募捐公启中明确指出:“以中国处今日时势,有所谓生死问题 者,其唯兴学乎。问吾种之何由强立?曰唯兴学问。民生之何以发抒?曰唯兴学 (问)。 欲地力之
34、任乎?非学其术末由。 欲治法之善乎?非学其校莫致。 他若进民行、 卫民生、言除旧、言布新,皆非不学无术者所可幸成。故中国维新以来,他议或有 异同,乃至兴学,无贤不屑智愚,万噱一声,皆以为不可更缓。”29 李登辉秉持“以学校发展教育,以教育复兴祖国”的理念,希望通过开办学校、 培 养人才来服务国家需要、挽救民族危亡。因此,兴学振邦是李登辉为复旦辛勤工 作的内在动力。为此,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复旦著名校友何葆仁评价道:“李登 辉先生,自长复旦以来,殚精竭虑,以谋学校之发展,复旦之得有今日,厥功独伟。 当吾校之初成立也,几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李先生独能牺牲全部之光阴、精 神、毅力,与复旦共甘苦。卒
35、奠吾校于磐石之安。此色彼藉校长位置以争权夺利 之辈,所可同日语哉?况李先生人格之高尚,在今日教育界中,尤属于不可多见,复 旦得之,其进步之速,亦意中事耳!”4 (四)矢志兴学、无私奉献的大学校长是近代大学的精神脊梁 一所优秀的大学,必然有一位卓越的大学校长,复旦亦然。 为将复旦建设成为与欧 美大学并驾齐驱的高校,李登辉苦心孤诣,一生服务复旦、奉献教育,为初创时期 的复旦大学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为复旦大学的精神脊梁。 1937年,眼看苦心经营的复旦江湾校区的校舍遭到日军的破坏,李登辉发表了 复旦被炸一文,控诉日军罪行,并申明了继续办学的决心:“然暴敌能所催坏 者,形体也;其所不能动摇于毫末者,吾
36、坚强之精神也。 精神之振奋,正有赖刺激之 频加,值此国难方殷之际,学校员生,不妨任其遭遇挫折,庶足以磨炼其意志。 反之, 若习于逸安,反易养成因循苟且之风气。 揆诸革命教育之真谛,惟能饱经忧患而不 屈不挠者,方为可贵正与吾国同样,每经一次艰险,即促成一次新进步。 ”30 为解决复旦的资金困难,李登辉数次下南洋筹措经费。 在个人生活上,他省吃俭用, 在学校困难时期,他甚至变卖自己的汽车来充当办学经费;为便于学生开展实验 研究,他向交大校长写信借用土木工程系的实验仪器;为维护学生的爱国运动,他 一度被迫离职。甚至在自己的虔诚办学遭到一些学生的误解甚至敌意后,李登辉 也依旧不改初衷。李登辉去世后,时
37、人评价他:“先生毕生办学,得力在一专 字。视复旦教育,为终身事业,一心一德,决不旁骛。每与晤谈,口不离复旦之事, 四十年如一日。”31 其实,不独复旦大学如此,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说:“苓于教育事业,极感兴趣, 深具信心,故自誓终身为教育而努力。”“因志在教育不在政治,均力辞不就,仍 一心办理南开。 因是个人事业赖此得以保全,而南开校务,亦因此而得发展。 ”32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心教育、矢志办学的大学校长,我国近代大学才得以在复 杂而贫弱的背景下踟蹰前行,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复兴积累火种、传递薪火。 纵观李登辉在复旦工作的几十年,他始终胸怀“以学校发展教育,以教育复兴祖 国”的坚定信念,着力塑
38、造“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坚持实用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开设应用性课程,带领复旦大学度过举步维艰的初创时期,为复旦大学 日后发展成为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私立时期的复旦大学是民国 时期高等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所积累的办学经验对当下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 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少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伟强,于启咏,等.民国著名大学校长 1912-1949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7. 2李登辉.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J.复旦周刊,1929(24):1-2. 3李登辉.教育之真谛J.国光英语,1946,1(2):1-7. 4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百年志(上卷)M.上
39、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 5黄书光.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2004:101.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解放前上海的学 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9. 7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关于大学文化学理性问题的再思考J.清华大学教 育研究,2015(6):4. 8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 学,2002(10):4. 9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民国时期知名大学校训研究D.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 10李登辉.为毕业纪念刊所作序言G/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第
40、 1 卷1905-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268. 11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M.福州:福建教 育出版社,1994:71. 12储朝晖.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44. 13何德鹤.一代师表李登辉J.现实,1947(12):16. 14陈望道.悼李老校长登辉先生C/陈望道先生纪念集.2006:1. 15复旦大学官网.复旦校史 EB/OL.(2016-05-06).http:/ /view/71/. 16朱仲华,陈于德.复旦校长李登辉事迹概要G/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49. 17张斌
41、梅.李登辉校长“集群芳”之术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2):17. 18陈桃兰.复旦的“保姆”李登辉的办学思想和实践J.高教探 索,2012(2):93. 19许有成,柳浪.复旦经纬百年掌故及其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126. 20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206. 2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4. 2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26. 23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办学成功的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 究,2003(5):102. 24
4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8. 25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复旦大学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85:392-393. 26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2002:430. 27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G/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243. 28胡适.中国公学校史G/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 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443. 29孙应祥,等.严复集(补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9. 30钱益民.李登辉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5. 31郭云观.敬悼李师登辉G/李老校长纪念工作委员会编.李登辉先生哀思录. 上海:复旦大学档案馆李老校长纪念工作委员会,1948:13a-13b. 3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