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感(二).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87647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感(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感(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感(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感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教案 执教教师:俞龙兴 执教年级:高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3、感受我国青铜文化,激发学生对青铜器学习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特征,掌握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青铜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二、认识了解欣赏感悟 1、播放视频。青铜器概

2、述,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欣赏一组青铜器。 2、教师设问。同学们。这些青铜器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探究1。运用前面所学鉴赏知识探讨当你面对一件古代青铜器的时候,你该如何鉴赏呢。 (1)四人一组以教材为依托互相讨论,分工协作。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并确定发言代表。 (2)教师选择部分小组代表发言,同时根据所选小组发言总结出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 2、探究2。运用鉴赏青铜器的基本方法鉴赏“司母戊大方鼎”。 (1)继续四人一组以幻灯片为依托互相讨论,分工协作。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并确定发言代表。 (2)学生鉴赏,教师通过故事激趣。 四、教师出示“司母戊大方鼎”的鉴赏资料,

3、学生对照评价 课件出示“司母戊大方鼎”鉴赏资料:年代:商朝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形态: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宽:78厘米,口长:110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 质地。红铜和锡的合金,异常坚硬但相对脆弱较易折断。 纹饰:(1)铭文此青铜器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就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金文”,亦称大篆。课件出示“司母戊”之外的代表性金文的图片(如毛公鼎等)。(2)图案司母戊大方鼎除了气势宏大,它身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图案。(课件出示:鼎身上的“饕餮”纹特写。)介绍“饕餮”纹: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能吞噬恶魔的怪兽,商朝人们常把它装饰在青铜器上,以祈求饕餮能把恶魔与

4、灾难带走。 用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五、教师总结:根据学生自评选出最出色小组 六、拓展活动:画一画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进一步回味青铜国宝的魅力。教学反思:在进入小组探究前有一个设问:同学们。这些青铜器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这个设问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但内容大而空,与本课接下来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接不恰当,事实上已经诱导学生把主题扯远了,还要再拉回来,浪费了一点点教学时间。应改为:同学们。你们对这些古代的器物感兴趣吗。为什么呢。或者不改问题主要内容,只是作为教师进入下个环节的过度语句也可:同学们。这些青铜器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大家如果想要知道谜底的话,先请你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