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2.诚信是金.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48704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2.诚信是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2.诚信是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2.诚信是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反思-诚信是金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体现生动性有人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就是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热爱这门科学的途径。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即这个道理。那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趣促学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学科特点,课堂上,我经常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略图、插图、板图、景观图)配合教学。在讲解中尽量穿插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故事,民俗风情,地理奇闻等内容。例如:用台湾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西双版纳的傣族风俗,青海湖的特点等来增

2、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对于难记的社会知识,编成顺口溜或歌诀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地球歌 (地球是个大球体,最大周长四万千米,球上有水和土地,人们生存不能离。 )同时,我又组织学生对有关的社会知识进行抢答比赛,如祖国三十二个政区的名称、省会、主要名山大河等。由于教法上的灵活运用,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深感社会课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巧用品德与社会地图,训练技能,培养兴趣品德与社会课三、四两册课本中有许多地理知识,如“大洲大洋” 、 “祖国政区” 、 “交通” 、 “主要高山大河”等。学地理知识就离不开地图。特别是课堂板图,示范性很强,学生很喜欢模仿,学生通过看图、析图、填图

3、等训练活动既有效地提高了记忆效果,又能提高其运用地图的技能。所以,我课上尽量用图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训练,学生能讲出图上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地理特征,使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社会常识。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习热情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为了将来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引导他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我为人人”的人生观,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课上,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搞好环境卫生,做环保小卫士,做家庭小主人,做文明的小顾客,当小气象员,当交通小民

4、警,学做小导游等。挖掘教材,提高认识,加强德育渗透性所谓“渗透”是指一个事物逐渐进入到另一个事物之中,使之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思想教育内容,但如果教师在备课中挖掘的不够,课上便不能很好的渗透,更达不到育人的目的。通过直观教具渗透思想教育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运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很多,如:实物、模型、挂图、投影片、录音、录像、电影等。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形、声、色直观教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记忆和思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讲祖国的壮丽山河时,采用旅游的形式观看录像片,并配以生动富有韵味和激情的解说,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节

5、课下来,学生不仅知道了许多旅游胜地,又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无意中接受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通过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教材中历史知识很多,历史本身就蕴含了无数的育人因素。如:讲不能忘记的屈辱课,应做如下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但是由于近代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地被列强侵略、瓜分、国土大片沦丧,人民灾难深重。分析这些要让学生体会并感受,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强大,是怎样进行了英勇反抗,是怎样谱写了中华儿女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时代赞歌。更重要的是,要

6、让学生懂得,国家的完整,民族的尊严,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明确他(她)们自己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并帮助他们树立起使国家强盛,国民荣耀的责任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感到创新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能力。那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质疑,多方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有的学生问“黄河下游能不能重新开凿人工典河?黄土高坡能否人工削平?”这些问题尽管天真、幼稚,但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发挥创造性的表现。以上是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生动性、渗透性与创造性的点滴体会。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固然产生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不完善、不成熟之处仍在所难免。今后,我将以教学的新思维,新视野,新维度去统领本学科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增进本学科的教学的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