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我国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与每日翻倍增长的审计基础信息相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日趋重要。 一、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信息化工作历程 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审计工作由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审计的职能早已超越了查账的范畴,涉及到对各项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查核,这就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审计信息化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而应拓展到对各类业务数据的审核、收集
2、、处理。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审计数据信息只能依赖审计人员人工进行收集、统计、分类与计算。审计机关的决策与管理也往往依赖于这种经过加工的材料,而无法直获取最直接、第一手的数据,这无疑影响了审计活动的效益性与透明度,也增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然而伴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第三方数据得以传入云数据库,再由审计单位从数据库中提取,这大大加强了审计资料的真实有效性,更使审计机关的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践,国家审计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金审工程”一、二期顺利实施,三期工程正在规划构建过程中,审计信息化框架基本确立,计算机审计和信息化管理人才体系初步形成,审
3、计监督的效能实现大幅提升,近年来,在一些审计项目中,比如社保审计、财政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银行审计等等已经初尝了大数据的滋味,但是这种大数据并非大数据时代的概念,我们所启及的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而仅仅是这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数据量,已经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我们的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与之前较大的变化,原先审计依附的账本已经成为审计数据中最小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是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网络信息及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手段也从原先的excle当道的office时代逐渐转变成oracle等大型数据库软件当道的data时代,并必将向更尖端的方向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审
4、计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20212021年)是审计信息化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目标是完成“金审”二期工程,创新多级联动联网审计、总体分析和分散核查、全国性审计项目统一组织管理、数字化审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信息化模式,启动实施电子审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金审”三期工程。近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坚持以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为主线,积极主动履职尽责,仅2021年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00多亿元,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100多项,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600多件。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数量庞大且细节严密的数据运算及分析工作。审计机关之所以能够高效清晰的
5、完成这些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审计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和对大数据时代特征的精确把握。 二、“十三五”规划纲领下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国发【2021】48号)第19条明确提出:审计部门要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这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将大数据审计列入审计信息化工作重点,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方向。中共两办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中办发【2021】58
6、号)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机关要探索建立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施联网审计,这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这样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大数据时代,创新意识要想体现在审计工作中,则必须让审计的技术方法充分接受新鲜血液,符合信息化世界的要求。而创新的手段,则是充分利用云计算、云数据等日益壮大的数据处理模式。“大数据”之所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大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云计算”。对海量的、多样化的“大数据”现象进行“云计算”,可以快速获得各自所需的有价值信息。在这个意义上,拥有“大数据”是一种“资料前提
7、”,更是一种“资源前提”。显然,“云治理”概念成立的前提,是网络化资源、服务的不断增加。其中,“计算机化”则是促使“云治理”走向社会、走近民间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应用和操作概念。“计算机化”、“数字化”是审计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前提与基本保证。 三、如何利用数据挖掘及分析技术进行审计方法创新 要对审计技术方法进行创新,首先要使审计数据的处理方式跟上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的处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采集,导入及预处理,统计及分析,挖掘。与之相应的,审计工作可分阶段的进行信息化改造:一是建立健全的审计信息收集系统,通过多种方式高效而有针对性的采集有效数据。审计机关可在原有网站、信箱、问卷的
8、基础上,开放新的咨询、访问网络、电话入口,专门采集来自于民众渠道的审计数据,使审计工作更为透明化。二是在建设“国家审计云”的主题下,各地方建立自己的审计数据库,并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互通的网络通道,使数据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利用。三是加大对审计部门信息化装备的投资。大数据时代的关键不在数据是否得到存储与备份,而在已接受的数据是否得到了及时的分析与处理。设备不仅仅包括硬件计算机,还包括其中的数据处理函数算法与程序。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审计工作用更为先进的计算方法来处理数据,得出更为详细科学的审计结果。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为基本点,科学全面地考核业绩。四是审计部门要加强各地方的队伍建设。人才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培育出能够熟练掌握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审计工作人员,是各地方审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五是创建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及环境。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日渐成熟。数据概化、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是其衍生的四大方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可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完善的审计内网外网等云部门,使一切数据及运算都规范化、科学化。不仅处理数据,更能预测数据,从而及时合理的做出决策。 第 5 页 共 5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