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的发展郭朝全 丰润区七树庄中学摘要:通过在中小学中广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空前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了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本文简述了教师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途径,同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围绕教师专业的各方面的促进作用。为今后持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引言信息技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的技术。宽泛定义为:信息技术不但包括传统的信息技术部分( 如计算机设备、外围设备、操作环境、应用软件等),而且也包
2、括计算设备、通讯设备以及蕴涵在技术中的科学。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率。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纳入到课堂。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中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给教师应有的信息技术能力下一个确切定义可能很难,但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应用途径及对教师专业不同方面的促进出发。探讨它在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问题。1.我国教师信息
3、技术培训的发展历程1.1 第一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九五”期间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目标是在我国大中小学教师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扫机盲”即“扫除计算机盲”是一大特点。 “计算机盲”在当时被认为是信息时代的“新文盲” 。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早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计算机辅助教育 CBE、课件制作等,后期是多媒体 CAI、网络和互联网等。1.2 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十五”期间(20012005 年)我国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经历了从课件制作到资源库建
4、设、专题学习网站再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目标是培养会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在培训理念上倡导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改革三结合。第二阶段的初期,培训者基本上都把精力集中在技术层面主要是针对课件制作技术的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训没有与中小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即与教师具体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相脱离。当培训结束后,教师除了掌握技术层面的操作外,难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和日常工作。1.3 第三阶段: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的深化和发展该阶段的教育技术培训是前两个阶段的深化和发展,其目标是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
5、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2。2.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我国,目前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培训班式” ;另一类是“专家讲座式” 。这两种专业发展模式虽被普遍采用,但收效不尽人意,其原因在于“忽视了教师的协作学习及个性发展,使教师的主体性和自我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使教师能更好地达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有必要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多种途径。2.1
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通过校外专家和校内有经验的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校本研修与其他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不同的是:第一,将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第二,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第三,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各种具体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由上可见,校本研修的特征是以校为本,其研究内容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研究的目标也都是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校本研修过程中,专家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2 建立共享资源库,教学
7、便捷高效,思路开阔教学软件的建设引进与建设并重,学校在资金上对软件的开发给予支持,逐年加大对教学软件的投入,购买了示范性、实用性强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不断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共享资源库。另有大量各科教学资源存放在成熟的社区网络。同时学校还鼓励老师自主开发网络课程,切身体会到网络学习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 4。2.3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探究的一种学习型组织。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环境,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全力实现共同的目标。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教师的地位都是平等
8、的,大家都能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议论、分享对方的观点,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现途径有很多,可以建立专门的教育论坛,也可以通过应用聊天室、QQ 聊天等实时聊天工具得以实现 5。2.4 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搭建思想交流平台。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不断地思考、反省和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反思除了需要教师的主体悟性之外,还需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在反思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交流平台,充分满足了教师自主发展和群体交
9、流的需要。对日常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并在与同伴的交流和讨论中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2.5 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教师网联”是教育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先行实施的重大项目,宗旨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构建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素质提升提供支持和服务。近年来,尽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教师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构建“教师网联”能够加强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三网融通,实现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行业联合,共建优质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教师网联”计划解决了以往教
10、师培训所面临的地域广大、居住分散、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等诸多困难,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6。3.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的促进作用3.1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3.1.1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管理知识、教研教改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等等,是特别需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类人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个人知识管理,提高个人知识力。3.1.2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
11、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促进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促进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3.1
12、.3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教师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大量琐碎的重复性劳动等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职业的无趣、无成就,教育也就变得死板、僵化,缺乏开拓创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火人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验,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职业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专业境界 7。3.2 信息技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划分为不同的阶段。3.2.1 准备阶段:师范生通过信息技术
13、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教育技术竞赛、社团活动、学生业余科研、导师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家教、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支教等实践环节培育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可以利用成长电子档案袋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得到有效发展。3.2.2 求生阶段:指任职头一、两年内,教师获得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基本技能及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能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家教、顶岗实习支教使师范生提前进入求生阶段,职后求生阶段也就相应地缩短了。3.2.3 巩固阶段:指任职第三、四年,教师获得相对熟练的教育教学策略,具备处理和解决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新手教师借助 DVD 光盘、网络
14、远程视频会议、教学案例库等获得各种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的间接经验,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熟练教师。3.2.4 更新阶段:指任职第四、五年,教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调整、更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3.2.5 成熟阶段:指任职四、五年后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开始形成程序自动化能力和实现教学行为的自由控制,具备深度反省能力,并拥有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在“更新一成熟一再更新一再成熟”循环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情意不断升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更新一成熟”循环的周期,迅速补强专业发展的短板、突破瓶颈 8。3.3
15、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3.3.1 教师制度建设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等。信息化管理使得教师业务考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或任用更加合理规范、公平公正和高效,促进教师不断进取,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信息技术介入教师制度建设,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催生了信息平台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制度。3.3.2 教师教育方面有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3.3.3 自我更新方面教师专业化经历了由“教师群体专业化一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一教师
16、个人主动专业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其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在转变的过程中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第一,易用、好用、高效的反思工具帮助教师保持自我反思的常态化、可视化和系统化。第二,博客日记、电子作品集、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忠实地记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帮助教师保持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对话,明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目标和路径 9。3.4 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绩效教师平时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效能工具来高效率地完成。其实,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工具都具有一定的效能作用,都可以在该工具擅长的方面提高教师的效率。而教师绩效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或把工作做
17、得更好,同时意味着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问用于专业发展 10。3.5 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是一种信息型实践。因此,信息技术更有可能引发教育变革。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几次大的教育变革均缘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发生了大转变。正在发生的第四次教育变革使广大教师增强了信息化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了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4.结束语通过校本培训、建立共享资源库、校外研修、网络教研、竞赛激励等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培训渠道,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18、,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参考文献:1 陈慧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素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715-716.2 杨满福.基于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技术 ,2009,(9):53-55.3 赵莉霞.以校本研修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时空 2009:29.4 王晓芳,张 美,张 卫.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2):24-26.5 齐丽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2):42-44.6 李豫颖,王德红.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94-96.7 郑小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从应然走向实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58-61.8 杨明丽,王爱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85-86.9 林万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0,(3):101-104.10 李业霞.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课程适应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15-1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