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卯尊(子黄尊),简单介绍,乙卯尊,陈贤芳称为“子尊”,是侈口长颐的圆尊,其圈足相对较低,腹靠下而微凸。形态相似的,可举出般城西区出土的一对亚共尊,出自第四期墓,属于商末。 周初的尊也有不显腹的,如河南洛阳所出保 尊,但其腹在中部,与此有异。,乙卯尊的特点是腹上楼共纹极特殊,其 口横贯,不能在弃间将图案分成相对盆形, 同时两侧又附加顾首魏纹。尊通体为深绿色锈,甚为美观,是珍贵的文物。 铭文铸于圈足内璧,计八行。,铭文释读的三种版本,李学勤,王慎行,刘桓,王慎行观点,“乙卯,子见才大室”:“子”,当是与商王有血缘关系的世袭贵族之尊称。“见”,当假为“献”。“献”系指臣下对君上的致物贡纳之意。“大
2、室”:天子祖庙的中室。亦作“太室”。王肃注:“太室,清庙中央之室,清庙,神之所在”,孔疏云:“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日太室”。 “白口一、耴(yi)琅九、百牢”:此句承上接文,系铭中称“子”者,在太室祭祀先公先王时,所贡纳之祭品。“白”当如字读,卜辞用白,多言牲色,而尊铭“白”下一字适缺,“白口一”,似应为白色的某种物品一件,究为何物,不得而知。 耴琅九:系指耳垂珠玉,即用珠玉作成的耳环,今俗称“耳坠子”,属耳饰之类。 “百牢”:“”字甲骨文恒见,但在彝铭中从未出现过,仅此一例。“”在卜辞中与有无之“有”同义,而又可假借为又、佑、侑。 “牢”为祭牲之名,释者均无异辞,但它的具
3、体内容是什么,自汉儒迄今,诸家不一其说。,王商子:黄瓒一、贝百朋:“王”,指商王,本铭“商”字按彝铭通例,均应读为“赏”。 “瓒 ”,其用多与圭、璋连文,它的价值当超过百朋,故此必为典籍中恒见之“圭瓒”无疑。 “子光商姒丁贝”:铭第六行起首一字,上半部未能拓全,审验原器,实应作鬯形。 “光”在此句当读为“贶”,贶与赏均有赐义,故本铭用“光赏”为同义连文,以加重语气。 铭第六行第三字,右半部从女,左旁稍有残,但谛审原器, 故为“姒”之残字。以下顺次为“丁”、“贝”二字; “姒丁”,疑为本铭称“子”者的夫人,抑或是“子”的女姓亲属。“姒丁”受赏而作器,其必为器主之名无疑。铭第七行“己”下一字残缺.
4、 铭第七行最后一字,应是器名。此字下从皿,上半部右边从凡,左边稍有泐痕,实为“盘”字的异构。,解释,乙卯这一天,子(祀享先王),在天子祖庙的中室进献了(以下)祭品:白色的某种物品一件、珠玉耳环九副(和)特殊饲养的享牛一百头。王(因此而)赐赏给子镶有玉柄的抱色铜勺一件、贝一百串。子又分赏给姒丁贝,(姒 丁)以此作了自己的用器盘。以氏名盤落款。,李学勤的观点,乙卯:干支纪日。青铜器铭文以干支开首,主要见于商代,西周则仅见天亡簋、保尊、保卣等少数几件,均周初器。 子:爵称。 见:意为朝见。“太室”,在王庙。作器者追述,乙卯这一天,子在太室朝见商王。“子”是作器者的君长,所以只称其爵而不称其名。 “白
5、口一” 以下,与朝王时礼仪有关。 铭文第三行第一字从“耳”,右侧用放大镜细看,作葫芦形,是填实的“糸(mi)”,故为“(er)”字。这个字见于卜辞,于省吾先生曾详加论析。“”,读为“珥”。郭沫若在萃编释文里释此字为“瑱”,意义是一致的,说文:“饵,瑱也。”“珥”与似珠的琅玕正相呼应。“珥九”或“珥琅九”,就是九件玉珥。,尊铭的“(zhi)”,据卜辞相当“又”字。而萃编1000“戈一、珥九”下面恰亦有“又”字。两文相应,恐非偶合,而是殷礼定制的体现。 尊铭“百牢”,即“侑百牢”。古礼朝见时,王要率诸侯享祀于太庙,所以铭文有这一句。祭祀丰盛到百牢之多,在卜辞中不算希见。这和朝见用戈、珥一样,为殷礼
6、特有,与周礼有别。 商王赏子一件黄瓒。瓒是祼(guan)的用器,其形以玉为柄,黄金为勺,用以古代君主对朝见的诸侯酌酒相敬。其以圭为柄的为圭珊,以璋为柄的为璋瓒。尊铭“黄瓒”,是因为瓒是黄金勺,故以色称。 “贝百朋”也是一项隆重的赏赐。 诗经。菁菁者我有“锡我百朋”。百朋之赐,迄今在青铜器铭文中只出现四次。 尊铭第六行第三字左半磨损,只存右侧的“女”。第七行第四字磨灭,第五字上左似从“鬯(chang)”,意思是古代祭祀用的酒。下半从“皿”,其余业已漫漶。这几字都不能辨识。,王慎行补充,乙卯尊铭虽仅三十七字,但其史料价值却弥足珍贵,它为研究古文字和进一步考察商末的父权家族形态提供了新的金文资料。
7、殷墟卜辞称“贡纳”为“见”者,屡见不鲜,正可作为本铭“见”读为“献”之佳证。 姚孝遂先生得出“牢是享牛,即经过特殊饲养而用于祭祀之牛”的结论,并谓“这种经过特殊饲养的牛羊,其大者谓之大牢、大宰,其小者谓之小牢、小宰”,“作为牲,用牢要比用牛隆重” “百牢”表明了“子”在太室祭祀之隆重和祭品之丰盛。瓒是祼(guan)的用器,其形以玉为柄,黄金为勺,用以古代君主对朝见的诸侯酌酒相敬。其以圭为柄的为圭珊,以璋为柄的为璋瓒。尊铭“黄瓒”,是因为瓒是黄金勺,故以色称。,笔者当初认为“己口”应是作器者的祖辈或父辈的庙号,说亦可通。后又 反复观验原器,发现在所缺字的右下角, 有“贝”字的残痕,故似可意补一“宝”字,“姒丁”受赏而为自己作器,亦有可能。 遗憾的是作器者名字已经残泐(le),仅属推断而未能确释,今姑且按彝铭通例,用铭首干支二字以定其名,故称此器为乙卯尊。,子的身份,刘恒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