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八县(市)一中联考高二地理试卷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 I卷(选择题,共 50分)垛田是由当地农民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堆积而成的、高出水面 1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如右图) 。左图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垛田镇。完成 1-2题。1、下列关于甲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 热量不足,农作物是一年一熟C、 河网密集,水系发达,多为零散分布的水田 D、 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黑土为主2、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发展垛田农业的优势是( ) 。A、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B、地势较高,排水
2、条件好 C、陆路交通便利,耕作方便 D、热量丰富,生长期长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贵州东南部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 。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 3-5题。3、下列关 于当地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起伏小 B、河流东岸地形起伏比河流西岸地形起伏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 D、植被以温带落叶林为主4、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木材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建房 依山而建,节约建筑用地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涝 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山地地形A、 B、 C、 D
3、、5、造成白水河河流东西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光照2017年 8月 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 。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 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 2.1万,50 公里范围内约 6.3万,100 公里范围内约 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人口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据此完成下列 6-7题。6、 人口热力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 GPS,RS B、RS,GIS
4、C、GPS,GIS D、GPRS,RS7、有关部门通过对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评估景区游客的最大承载量 D、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可可树属热带作物。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据此完成 8-9题。8、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可可树的习性是( ) 。喜好高温 喜好湿润 喜好强光 喜好弱风A、 B、 C、 D、9、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在地表大量覆盖枯枝落叶,其作用是( ) 。
5、A、增大气温日较差,提高可可品质 B、减少雨水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流失 学校: 高二年 班 号 姓名: 准考证号: 2C、增加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D、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 ,完成 10-11题。10、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B、黄河水量增多 C、年降水量增多 D、灌溉条件改善 11、河套平原农业的大规模发展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石质荒漠化 B、森林锐减 C、土壤盐渍化 D、水土流失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
6、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 1213 题。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 A、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化水平较高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 世纪 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
7、护区。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5题。14、近年来, 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中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B、渤海风浪强度增加C、流域内兴修水利工程,拦蓄大量泥沙D、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输水、输沙量减少15、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水源C、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D、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 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8、,读图完成 16-17题。16、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地区差异 B、全球气候变暖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17、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人均耕地多中央谷地位于美国西南部,是“果篮子”和“菜篮子”基地。某海水淡化工厂在该地收集含盐地下水和农业退水(农业生产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 ,利用蒸馏技术提取可用的淡水,并浓缩分离出多种矿物质。下图示意中央谷地水系分布,读图回答 1819 题。18、造成谷地东西两侧水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9、A、洋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19、该工厂蒸馏制水利用的热源最可能来自( ) 。粮食输出省区粮食输入省区高二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高二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3A矿物能 B生物能 C太阳能 D风能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 20-21题。20、我国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进步 B、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D、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21、西电东送工程对电力输入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缓解能源短缺,改善能源结
10、构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 B、 C、 D、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下图),回答 22-23题。22、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产业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产业 D、钢铁产业23、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手机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
11、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17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 24-25题。24、1999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 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25、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重视国际市场开拓 注重生产规模扩大 注重高端品牌塑造 技术研发水平提升A、 B、 C、 D、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 分)天山以南(含南麓) ,昆仑山以北(含北麓) ,
12、称之为南疆。南疆幅员辽阔,大致处于3542N 之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绿洲。(1)分别从地理位置、地形角度分析其对南疆气候特征的影响。 (5 分)(2)说出南疆河流水量大小特征,并说明理由。 (4 分)(3)南疆绿洲地区棉花种植规模一直稳居全国前列,推测其棉花种植的有利土地条件。 (5 分)正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市场负效应:正效应:负效应:产业空心化东西两翼和山区国际产业转移 扩张性产业转移衰退性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高二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427、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1)简述图示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
13、条件。 (4 分)(2)简述图示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对黄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 分)(3)从经济或生态角度,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 分)28、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怒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 742千米,天然落差为 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国内外争议。据此完成问题。 (11 分)(1)说明怒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 分)(2)若在怒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 分)(3)推测怒江水电开发较晚的原因。(4 分)(4)分析怒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
14、响。(2 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桑树,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 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 25-30,气温降到 12以下则停止生长。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生长适宜温度为 2228,自孵化至吐丝结茧,2425下约需 2426 日,2628下约需 2123 日,结茧过程约需 23 日。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于丝绸生产。材料二:广西宜州市域面积 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 89.80。总人口 62万,其中农业人口 49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苏省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
15、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 ,茧丝绸相关企业也已有 20多家。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1)与江苏省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3 分)(2)分析宜州桑蚕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原因。(4 分)(3)试分析宜州地区发展桑蚕产业给当地生态、社会、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 (4 分)(4)宜州地区的茧丝主要销往东部地区加工。你认为茧丝绸加工厂应该建在宜州当地还是东部发高二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高二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5达地区?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 分)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
16、)一中期末联考高中 二 年 地理 科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B A C C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B C A D C C D题 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B C C26.(1)地理位置:地处中纬,以温带气候为主(1 分) ;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1 分) ;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日较差大(1 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地形:盆地地形,封闭(或山地阻挡) ,水汽不易深入,降水少(1 分) ;边缘山地,相对海拔大,垂直气候分异
17、明显(1 分) 。(2)水量较小(1 分):降水少,蒸发量大(1 分) ;土质疏松,下渗大(1 分) ;人类用水量大(1分) 。(3)位于山麓冲积扇,排水好(1 分)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阔(1 分) ;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发展(1 分) ;土壤深厚肥沃(1 分) ;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生产(1 分) 。27.(1)分布范围广,储量大;位置适中,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市场广阔。 (每要点 1分,共 4分)(2)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年径流量减少;径流量变化增大。 (每要点 1分,共 3分)(3)经济:合理规划煤炭资源开采量
18、;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煤炭资源外运能力;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每要点 1分,共 4分)(生态: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围绕煤炭开采区、交通线等进行土地复垦;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利用技术;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三废进行合理化处理;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每要点 1分,共 4分)28.(1)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2 分)(2)冬季(1 分) 。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气候比较温和,晴天较多,适宜施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2 分,答
19、出 2点即可)(3)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怒江为跨国界河流,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4 分,答出 4点即可)(4)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2 分,答出 2点即可)29.(1)与江苏相比,宜州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桑叶生长的时间更长,一年内桑蚕养殖的次数更多;(1 分)雨季更长,降水更多,更适宜桑树生长(1 分) ; 受伏旱、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相对较小,桑叶品质更高。(1 分)(答案中需要体
20、现比较)(2)山区面积广,桑树种植规模大,桑蚕饲料充足,蚕茧产量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输出;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 分,答出其中 4点即可)(3)桑树种植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1 分) ;茧丝绸加工可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1 分)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1 分)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1 分) 。 (4)建在宜州。桑蚕产量大,原料充足(1 分) ;接近原料产地,可以减少原料运输成本(1 分) ;当地劳动力、地价廉价(1 分) 。 (每点 1分,共 3分)(或建在东部。东部消费市场广阔(1 分) ;东部地区资金足、技术先进,产品品质好(1 分) ;接近消费市场,有利于了解市场动态(1 分) 。 (每点 1分,共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