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连海,我的教书生涯,一、从一个公众人物纪连海说起,1我是如何走上百家讲坛的?,2我为什么能够走上百家讲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主救自救者”。知识的积累第一个层次;对于知识的理解(独立,要有自己的见解思考)第二个层次例子:火烧圆明园,邓世昌的狗,蒋介石访苏;把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传达给受众体(表达能力)第三个层次。,二、我的教学生涯之一: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头回生,二回熟),1理解教材的三个关键步骤:,吃透教材理论上来说不难,实际上很难!换位思考:事情真的是这样么例子: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红军长征;问题:与教材发生矛盾怎么办?不要扩大矛盾!,高于教材教材不是圣经
2、!问题:我们所掌握的东西与教材发生歧异时应如何处理?会不会误导学生?课程标准也同样不是圣经!问题: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孰轻孰重?,2我是如何做到上述三点的我的成长经历,关键在于自己:想不想做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学会向同行和长者请教同行教学的经验和技巧;长者主动求教(长者有可能会更加直接):我刚刚工作时的亲身经历。,听课的学问:不要认为名人的课每句话都是真理!学到一句话就很了不起了!不要纠缠细节!不要认为名人也就是如此而已!要学会谦虚从心底里面我的应聘经历!要学习人家的精髓,更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朱尔澄、李秉国与我)!,本专业拓展教材和非本专业的书籍的关系专业的大学教材多看不同观点的书
3、籍;非本专业的书籍可供换位思考其他行业的书籍(比如文学著作、天文学著作等)。,三、我的教学生涯之二:读书(大量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兼有独立的思考),1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点艰苦,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家庭给我们提供的条件,2如何读书之一毅力和智慧,借书第二天要还的买书你买书之后会读完么?,3如何读书之二持之以恒与与时俱进,让李敖去读书,我们去读李敖?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能用别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纸制书籍与无纸化办公,4如何读书之三广与博的关系,同一本书的不同读法 由泛读(博览群书)到精读(个人喜好)由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围绕一个问题全面学习读些杂书有目的的与非有目的的,5如何读书
4、之四思辩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读读反对派的文章以新文化运动、李敖和柏杨为例学会思考以红军长征为例,学会提炼自己的观点以太后下嫁为例历史到底能否假设以李自成的六次机会和朋友来信谈学习历史的目的,6如何读书之五资料的整理与运用,资料卡片(纸张、电脑)与整理文章,四、我的教学生涯之三:如何让你的观点引起别人的思考?把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传达给受众体(教学方法),1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对于我而言,就是当讲则讲,适当提问!),2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时间的把握,教材的取舍,故事的添加),3教会学生方法:,有效知识的记忆(举例:鸦片战争的记忆与马克思的生日的记忆的区别);理解:一般的和二班的;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4教材与试题的关系:,平时:到底应该不应该留作业?高三:一定要精选试题!,五、我的教学生涯之四:几点注意事项,1注意学科平衡,2乐在教学中,3勿把成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尊重他人的成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学生是上帝,5每天进步一点点,时刻鼓励自己,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