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青年大学生“阳光行动”志愿助残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64940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青年大学生“阳光行动”志愿助残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青年大学生“阳光行动”志愿助残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青年大学生“阳光行动”志愿助残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青年大学生“阳光行动”志愿助残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2014年2月28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残联在北京共同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阳光行动”是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爱残疾人等群体的重要指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是引导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是共青团和残联组织投身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探索。通过志愿服务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面提升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的科学化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残联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北京大学等

2、10所高校,从5月10日-30日,开展了以“心手相牵 共享阳光”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高校公益励志讲唱会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进行了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助残服务的现状,推动青年学子积极为残疾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调研。 二、调研概况此次调研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北京建筑大学,共计北京1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发放调研问卷2000余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678份。调研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群体,全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助残志愿服务以及公益活动

3、的问题和想法。 三、主要结论1、大学生过去一年时间内参加志愿服务平均时长为22.04小时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过去一年内参加志愿服务的平均时长达到了22.04小时,平均次数为4.37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同学达到了604小时,次数最多为200次。统计量您过去一年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长您过去一年内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N有效10291103均值22.044.37极小值00极大值6042002、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自己和服务社会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最主要原因分析中,发现54.5%的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27.1%的同学是秉持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参与志愿服务。打发空余时

4、间、认识不同的人、为了增加评先评优的机会、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以及受同学朋友的影响等其他原因的比例较少。您参与志愿服务的最主要原因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打发空余时间643.84.04.0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91454.556.560.4认识不同的人674.04.164.5为了增加评先评优的机会(奖学金、优秀学生、出国等)271.61.766.2帮助别人服务社会45427.128.094.3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472.82.997.2受同学朋友的影响231.41.498.6其他231.41.4100.0合计161996.5100.0缺失系统593.5合计1678100.03、大学生了解

5、志愿服务需求的主要渠道主要是学校分析发现,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需求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学校组织,其次是志愿者组织管理平台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因此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选择与学校合作将是有效和快捷的方式。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去了解志愿服务需求学校组织志愿者组织管理平台志愿服务组织媒体招募同学亲朋好友推荐网络公开招募计数计数计数计数计数计数12405594772923812824、大学生更关注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和心理援助方面的支援服务对于应该从哪些方面关爱残疾人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主要关注的是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和心理援助方面。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关爱残疾人康复治疗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文化教育法律

6、援助及维权心理援助日常生活辅助计数计数计数计数计数计数824118976872411947825、大学生选择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大部分的大学生群体愿意积极参与帮扶残疾人的爱心捐赠义卖活动,也愿意立即加入到帮扶残疾人公益活动的志愿者队伍中,并到残疾人集中的学校等单位支教助学。您愿意通过哪些方式帮助残疾人呢立即加入到帮扶残疾人公益活动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到残疾人集中的学校等单位支教助学积极参与帮扶残疾人的爱心捐赠义卖深入残疾人中间对残疾人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帮助暂无时间精力帮助残疾人但会积极关注此类公益活动计数计数计数计数计数624696914480350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993

7、年12月,在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青年志愿者”的概念,并把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共青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1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青年志愿者已经树立起“阳光向上,勇于奉献”的风尚标,为社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们已经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潮流中了,参与志愿服务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他们在服务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关心环境发展等方面都已经付出了实践,在树立社会风尚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普遍反映的问题包括:l志愿服务没有

8、充分了解到被服务者的真正需求,使得志愿服务流于形式l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不够l缺少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l缺乏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l缺乏对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志愿组织的制度不够完善那么如何把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态度和热情,有效地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使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是以后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议题。 五、动员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助残服务的建议(一)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避免志愿服务流于形式现如今,很多志愿服务很多都比成了“应景行为“,如重阳节时会出现养老院里人满为患的现象,儿童节时孤儿院会被人群挤满,助残日时会让残疾人朋友忙得没有喘息的机会等等。

9、这种节庆日或特殊节日中的志愿服务不仅不会帮助到受助者,反而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负担。这种志愿服务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受助者的真正需求,将他们作为了自己施展爱心的工具,忽略了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助残志愿服务而言,更要事先加强对残疾人的充分了解。但是在校青年学生因为主要生活在校园,而残疾人参与社会尚不充分,因此各级残疾人组织就有责任搭建了解和理解的桥梁。唯有如此,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才能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秉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对象形成良好的关系。另外,注重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如何建立志愿者与受助者长期联系,采用“责任制”

10、的管理办法,在呵护志愿者爱心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到受助者。(二)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普遍反映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志愿活动都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参与人数不多,效果不明显。所以在志愿服务宣传过程中,在突出宣传重点之外,还要创新宣传形式,使得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中。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在制定宣传重点后,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电视、广播、宣传手册、公关、论坛等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达到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在官方渠道方面,与团委建立紧密关系,通过各个班级的团支

11、部书记将信息传达下去;在学生社团方面,与各个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及相关的社团进行紧密合作,利用社团的影响力来组织各种活动招募志愿者;在大众媒体方面,利用大学生经常关注的BBS版块、宣传海报、社交网络等传媒进行全面持续宣传。(三)拓宽志愿服务的参与渠道很多青年大学生朋友想参与志愿服务,但是缺乏相应的参与渠道,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参与相关志愿活动。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组织来参与志愿活动的,所以如何增强学校组织这方面的职能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很多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以官方的为主,比如西部计划、灾后重建等,缺乏与其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联系,而官方的这些志愿计划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能参与的人数非常少,

12、给大部分想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留下的只有遗憾了。(四)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在很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缺乏相关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巧,比如很多志愿者都是带着同情悲悯的心态去进行服务,无意中会给受助者带去没有必要的伤害,往往事与愿违。在专业的志愿服务中,讲求的是对服务对象平等对待。所以在进行任何志愿服务之前,都要将志愿者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有计划、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达到更好地服务受助者的目的。在参与助残志愿活动时,志愿者更需要充分了解残障朋友因身体残疾导致的不同障碍,从心理上完全接纳他们,并且需要理智地对待他们身体上的缺陷

13、。在培训时,可以利用道具让志愿者处于残障人士的困境中,比如戴上眼罩感受盲人的世界,喝水说话感受脑瘫人士的状态等,这样有助于志愿者设身处地为受助对象考虑,以便于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五)完善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加强志愿组织的管理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在志愿组织管理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美国志愿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历届联邦政府都非常重视志愿服务, 在不同时期制订了多部法律, 如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 1989年)、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 ( 1990 年)、志愿者保护法 ( 1997 年)等法律。从而为志愿服务的生根开花奠定了坚实基础。2我国在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方

14、面不够明确,志愿服务在规范、管理和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以政策文件为主。迫切需要一部法规来保障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此外还需通过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 一方面强化对大学生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激励, 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志愿组织管理中,运用现代企业的运营理念,实行目标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价值链,使得业务部门与支撑部门更好地配合,最终达成“志愿到家,服务到位”的双赢。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其角色主要定位于为志愿服务提供合法性支持与动力,以作为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环境支撑条件。志愿服务法、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规划与意见等相关政策法规颁布得越多,领导讲话或者在志愿服务中的亲力亲为、媒体舆论的支持性评价越常见,志愿服务也就越能得到社会认可与支持,也就越能激发人们的参与意愿,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合法认同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