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doc

  • 上传人:文档投稿赚钱
  • 文档编号:1464717
  • 上传时间:2018-07-20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83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doc
    资源描述:

    1、12014 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院 (系): 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 年 级: 2011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110650235 导师及职称: (教授) 2015 年 6 月2015 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 2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Bacillus Strain andIts CharacteristicsDepartment: resources environmentMajor:Bioscie

    2、nceGrade:2011Students Name:Student No.:110650235Tutor:June, 20153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 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保山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

    3、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日期: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姓名 职称 单位 备注副教授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主席(组长)教授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助教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5目录第一章 前言 .1第二章 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21 细菌

    4、形态及菌落特征: .322 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 .523 水解酶活性 .62.4 抗药性检测 .63 结论 .7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7参考文献 .8致谢 .96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摘 要:通过系统调查云南普洱茶园害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和走访茶农,本文分析了在云南普洱的茶园中,危害比较严重 6 种害虫:茶小绿叶蝉、茶黑毒蛾、茶黄蓟马、茶蚜、咖啡小爪螨和茶盲蝽;得出了在当地茶园,尤其是一般茶园,对茶园害虫的防治主要是药剂防治;记述 6 种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总结了当地茶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普洱茶树;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第一章 前言云南普

    5、洱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历史上的普洱府所在地为滇南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独具品味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 ,现代普洱茶特指的是有云南省版纳、思茅等地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长年贮存陈化获得的产品以及在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技术创新而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量等条件下快速发酵形成的具有陈化风味的产品4, 9。由其特定的“渥堆”过程、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的酶促作用、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和茶叶水分的湿热协同下,发生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各产物之间的聚合

    6、、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形成普洱茶具有的干茶色泽褐红,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茶汤红浓明亮,陈香显著,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色柔软的特点4, 10。据医学研究证明,现代普洱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防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以及一般茶类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 但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茶园面积,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密植,使得现在的茶园大多为大面积单一种植茶叶,结果也导致茶园中茶树病虫害为害加重。同由于普洱地处滇西南,属于亚热带温暖气候,7有利于茶树病虫害的发生-4。但关于普洱茶树主要害虫发生的研究,除小绿叶蝉外,其它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笔者对当地茶园的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对茶农进

    7、行了走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茶园害虫防治方法,为当地今后开展茶园害虫的防治、生产无公害、有机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报道如下文所述。第二章 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1.调查地点与方法1.1 茶叶害虫种类; 1.1.1 调查地点:普洱市附近茶园、澜沧、景东等地茶园1.1.2 调查方法每年 410 月半个月调查一次,每年 11 月次年 3 月一个月调查一次,调查方法采用平行跳跃式,取 30 个点,每点用双手用力拍打茶蓬 5 下,下面用 0.1 平方米瓷盆承接震落的生物资源,同时调查茶树蓬面和蓬内的害虫。12 结果及分析2.1 调查结果2.1.1 茶小绿叶蝉(1)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吸

    8、取芽叶汁液进行为害,受害芽叶叶尖和叶脉变红,质地变脆,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2)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 911 代,56 月和 810 月8是为害高峰期,以成虫越冬。成虫、若虫均具有趋嫩性,多栖于芽梢嫩叶叶背活动为害,且常以芽下二、三叶叶背虫口为多。阴雨天气或晨露未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的发生。2.1.2 茶黑毒蛾 (1) 为害特点。以幼虫咬食叶片, 12 龄幼虫先群集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呈黄褐色膜状斑。3 龄后分散到茶丛面上取食叶片成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嫩梢,影响产量和质量。(2

    9、) 生物学特性。成虫有趋光性,羽化 12 天后在老叶背面产卵,卵粒排列整齐呈块状。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多在黄昏至清晨为害,喜食幼嫩叶片,虫口密度大时,可将老叶和嫩梢食尽。4、5 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卷缩坠落。老熟幼虫爬至茶丛基部枝桠、落叶下或土隙间结茧化蛹。该虫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夏茶受害最为严重。药剂防治时害虫会纷纷坠地,故打药时最好从茶丛中下部和地面一起喷。2.1.3 茶黄蓟马(1)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锉吸新梢和嫩芽汁液,受害嫩叶背面的主脉两侧出现两条至多条纵行的褐色条纹,叶正面突起,严重时,叶背一片褐纹,叶片向内卷,叶边缘萎缩、僵化。(2)生物学物性。在当地年发生 10 代

    10、左右,以 56 月或 910 月间危害较严重。成虫日夜活动,善于爬动和作短距离飞行。卵产于嫩叶背面叶肉中,单粒散产。卵孵化后,栖于叶背危害。以春、夏茶受害最为严重,多以成虫在茶花内过冬,但无明显的越冬现象。2.1.4 茶蚜(1)为害特点。又名茶二叉蚜。以成虫、若虫吸取新梢汁液,茶树受害严重时,嫩梢芽叶卷曲,生长停滞,发芽减少。并排泄蜜露污染芽叶,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影响产量,降低品质,受害芽叶制成的干茶色暗,汤浊且有腥味,色、香、味均差。(2)生物学特性。当地 1 年发生 20 多代,以无翅蚜在茶树叶背过冬或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以春季危害最为严重,夏季虫口稀少,1011 月再度回升。9茶蚜趋嫩为

    11、害,多群聚在新梢叶背和嫩茎上危害。2.1.5 咖啡小爪螨(1)为害特点。又名红蜘蛛,以幼螨、若螨、成螨危害茶树成叶和老叶,被害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变暗红色,叶背布满白色尘状脱皮壳。最后造成叶片硬化、干枯、脱落,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2)生物学特性。在当地危害高峰期为 35 月,进入雨季后虫口数量锐减,到秋季虫口有所回升但不如春末夏初多。2.1.6 茶绿盲蝽(1)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嫩芽和嫩叶的汁液为食,被害幼芽呈现小红点,逐渐变成褐色斑点,叶皱缩不平,随着芽叶伸展,斑点呈不规则穿孔,叶缘残破,生长畸形,严重时芽叶伸展停滞,甚至芽尖焦枯死去。(2)生物学特性。该虫生活隐蔽、活跃,趋嫩为害,成、若虫

    12、均爬行迅速,受惊即逃匿,成虫善于飞翔,致使田间芽叶受害较多。以春茶受害最为严重。2.2 结果分析茶园有害昆虫的种类较多的是:同翅目的小叶蝉科、蚜虫科、粉虱科、蜡蚧科和蜡蝉科;半翅目的蝽科、盲蝽科;缨翅目蓟马科;鳞翅目的尺蛾科和蜱螨目的瘿螨科、跗线螨科,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蓟马和茶尺蠖为茶园主要害虫经实地初步调查发现,在各栽培类型的茶园中,茶树天敌与害虫的高发期集中于 5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天敌与害虫的增长呈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较好茶园的天敌自然控制效果较为明显,茶园天敌比常规茶园多,茶树害虫数量明显少于常规茶园。茶园天敌主要有:蜘蛛、中华草蛉、螳螂、螵虫、益鸟等。3 结论从土壤中分离出 4

    13、株芽孢杆菌进行进一步的试验。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 37 培养 24 h 后,菌落为白色,呈突起的圆形或近圆形,产粘液。培养后期产色素,菌落呈灰褐色,培养基呈浅灰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体呈杆状,末端钝圆,呈趋弯曲的短链状。革兰氏阳性,产芽孢,芽孢卵圆形、端生。该菌株在 37生长最快,在 42生长也较快。在 28和 30也可生长,10但速度较慢,且温度越低生长速度越慢在 48也可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且温度越高菌落数及菌液浑浊度有减小趋势,55不再生长。水解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菌株具有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H C 值分别为 3.260.23 和 1.710.07。该菌株对青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对氯洁

    14、霉素、壮观霉素为中度敏感,而对其他所试抗生素都是高度敏感。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采集样品后。土壤经沸水浴煮 10rain。此时普通细菌均已被灭活。而芽孢杆菌会形成孢子,以抵抗不良环境因素。维持生命。经过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孢子消失,细菌复苏,可在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从中选出 4 种形态不一致的细菌,进行进一步试验。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环境中的有益芽孢杆菌。通过鉴定、筛选、培养、干燥等系列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活菌制剂 5。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等功效,且无毒、无残留 7。在饲料生产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是国家允许使用的

    15、饲料微生物菌种也是制作微态制剂的菌种之一 8。在制剂中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且芽孢对热、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较强的抵抗力。芽孢进入动物肠道后,在肠道内能迅速复活,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厌氧菌的定植能力,而肠道原籍优势菌大多属厌氧菌,而有害菌和外来菌多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从而起到了生物夺氧颉颃动物病原菌 6。维护并调节肠道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蜡样芽孢杆菌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颉顾病原菌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一些有机酸可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其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来自土壤中的芽孢杆菌。其中一些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用作饲料添加剂。不论是在颗粒饲料还是液体饲料中都较稳定。还可以用予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普洱茶主要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46471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