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探究1:,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焦点在哪里?,根本对立,唯
2、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甲,已,你判断对了吗?,(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5)气者,理之依也 (6)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
3、,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共同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
4、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局限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世界就是
5、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A. 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把事物的本质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唯心史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
6、法论。,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十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最具有科学性又最具有革命性的哲学形态。,(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7、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辩一辩,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没有调查就
8、没有发言权。,近代.,古代.,古代.,古代.,近代.,辩证,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唯 物 主 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
9、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王守仁;贝克莱,代表人物:朱熹;柏拉图、黑格尔;宗教,生活中常见的唯心主义思想:“8”就是发、“4”就是死喜鹊报喜、乌鸦报丧慧星出现,不祥之兆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同学们还记得“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
10、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故事体现什么哲理?,辩一辩,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心外无物。中外“神创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唯 心 主 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
11、就是气、火、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捉摸不定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1)哲学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
12、主义或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世界的状态是怎样?,辩证法,形而上学,哲学基本派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 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代表人物 马克思,唯心辩证法,代表人物 黑格尔,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杜林,小结,1 根本分歧,2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天地合气,万物
13、自生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类气者,理之依也。,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属于唯物主义;属于唯心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C、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2、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对作用,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B,辩析题:,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欣 赏!,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