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58080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中职语文教材要遵循“适用、够用”的原则,指导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从而确定出适宜的教学目标,确保内容量,加强听、说内容训练,尤其加强应用文的写作,选文标准逐渐更新,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中职特色的语文教材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材改革 教学目标 选文 设计思路 三大体系 为了促进中职生学好每一类专业课、文化课知识,以及促进他们以后很好地完成工作与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高。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材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过高 中职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往

2、往对中职生源质量进行评估,但是对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问题估计不够,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内容大大超出了学生所能够接受的能力范围。大部分教师也指出教材有点难,内容又多,使得教学任务很难完成1。 二、教材选文陈旧 教材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比如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选文虽然选入了莫言的文章,但是更新的比例太小,内容单一,满足不了现时期中职学生阅读学习多元化的意愿,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不出中职教育的特色,不能体现目前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理念。即改革对象为: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学科本位、机械训练等,所倡导的是研究性的学习2。 三、整体设计思路需要改革 新教材已经在很多方

3、面进行了改革,尽管消除了以往教材编写的旧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语文知识、文体循环、讲读为中心等,但是有些地方仍按照旧的设计思路进行。例如,“文学鉴赏”部分,仍按照文学史的脉络来安排选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种编排体系是从难到易、从深到浅、从远到近,与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匹配。 四、“三大体系”分配有失实际 全国职教会议已经高度指出,要对中职教材实施改革,以“适用、够用”为原则,把学生作为主体,把能力作为本位,把就业作为导向等。而教材具有三大体系,包括阅读体系、写作体系、口语交际体系,它们之间的比例是521。对于这个比例,从理论上分析还是比较可靠的,但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这就说明,必须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

4、改革3。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改革宏观设计思路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主体”“以能力本位”“以就业导向”。要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提升实际能力作为目标,进行积极研究与培养。语文学习包括很多方面,如基础语文、专业语文。对于基础语文,实现层次化;而对于专业语文,实现模块化,其原则是“够用”,从而得出各层级就业人员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标准。另外,把“适用”作为原则,能够形成每一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关于专业语文水平的标准,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适用的、专业化的语文训练,促进他们更具适应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注重未来职业需求,注重层次化 为适应中职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的整体统

5、筹,语文课“控制内容总量,降低知识难度”还不够,需要从教材的编排上来控制容量、注重提高质量等方面以及考虑专业特点来把控。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进行,对于一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没有过多关系的文学知识、部分文言文要摒弃,而要保留一些识字、用词练习、语感培养、实用文写作,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语文能力。第二,面向专业,不同专业所需不同,如幼儿教育、酒店管理、旅游、财会等“三产”专业对于口语要求高一些,因此,语文教学针对专业有所侧重。第三,面向有需求学生,有些学生能够终生学习,未来有很大可塑性,学校有义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知识,语文能力是其

6、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强化应用文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确立出一个具有职教特色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以学生的专业课程为主,开设出与专业应用文体相近的写作课程。如,对于文秘专业,所开设的是关于公文写作的课程;而商务专业,应该开设与商务文书有关的写作课程,使学生的从业技能得到强化培养。 (四)增加听、说训练内容,注重口语训练 针对中职生来说,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听、说能力不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公开场合下,学生往往害怕发言,通常表现为胆怯、不能也不敢大胆、没有头绪、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二是在倾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表现为不认真、不专注,也不能准确领会说话

7、人的意思;三是方言比较重,普通话不标准。根据以上情况,口语实践性的训练课程要增加;以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课前增加专注倾听的训练;而在职校中,普通话训练课程要积极开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遵循“适用”原则。 (五)强调实际有用,更新选文标准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是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了编好一套语文教材,需要精心选取一些适量的、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对于教材选文,一方面是要具有典范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年龄、文化、水平、理解力、实际入手来选取作品,确保其更具实际性、有用性。 总而言之,语文教材改革要改变学科体系的老模式,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等理念,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外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促其身心发展,综合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凌丽.应对生源质量下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0(05):124,61. 2许耘.着眼点着重点着力点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67-69. 3倪文锦.探索真语文教材建设之路文化强国与语文教材改革后记J.语文建设,2015(31):77-78.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