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某诉某市永声家用电器公司提高女职工录用标准劳动争议案-劳动法上的男女平等原则,。,【案情介绍】申诉人:胡某,女,19岁,某市待业人员。被诉方:某市永声家用电器公 法定代表人:彭某,男,某市永声家用电器公司总经理。,某市永声家用电器公司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拟于1995年5 月8日正式投产。 1995年4月2日,永声家电公司在当地日报上登出招工启事:“本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000万美元,实力雄厚。现招聘工人210人,条件如下:男女性别不限,均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生产需要限理科班),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身体健康,年龄在24岁以下。”并有其他事项的规定。,胡某去年高考后没能升上大学,家
2、里经济条件较差,不能继续补习,现正在做临时工。她的高中同学约她一起前去应聘,胡某认为永声家电公司将来发展前景不错,遂请假前往。,报名后,胡某等人于4月20日参加了永声家电公司举行的文化考试,成绩优秀。4月26日,胡某读高中时的男同学李某成绩还不如胡某,已经收到了录用通知,胡某认为自己也一定会被录用,遂向老板约定,临时工做到4月底,从5月份起她就不干了。5月1日,胡某不再做临时工,却仍未收到录用通知。,直到5月6日,永声家电公司即将投产,其他工人已经接受了近一周的培训,胡某仍未收到录用通知。胡某遂找到永声家电公司,公司人事部经理告诉她:“你的学历大低,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所以没有被录用”。胡某认为
3、自己具备了招工启事上所要求的“高中文凭”,符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条件。人事部经理遂告诉胡某,公司总经理彭某特意指出,男职工是高中以上就可以了,女职工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才行,当初的表述是因为限于篇幅,“大专以上也是高中以上,并不矛盾嘛。”,胡某认为公司的前后标准不一样,致使其辞掉了原工作,现在无工可作,况且,永声家电公司的工作并不需要很多体力,因此招工时应当男女同等标准。胡某还了解到,公司总经理彭某曾表示过“女工将来事大多,不如男工利索”,并授意公司人事部搞区别对待。胡某遂于1995年5月10 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处理申请,请求责令市永声家用电器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永声家用电器
4、公司答辩称,公司拟招的女工名额已满,因而无法与胡某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请分析:1企业在招用工人时,是否应当男女同等标准?在哪些情况下法律、法规允许企业按不同标准招工?2永声家用电器公司在招工中的有关规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3此劳动争议应如何处理,袁某诉某饭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 准支付工资劳动仲裁案 -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法定最低标准【案情介绍】申诉方:袁某,女, 19岁,北京市某个体饭店雇工。被诉方:北京市某个体饭店,。,袁某为河南某县农民,在北京打工。 1994年12月,经介绍,袁某到某个体饭店当服务员。饭店老板田某是利用自家的临街房子开的饭店,经营大众化的家常菜。 田某按每月
5、150元支付给袁某工资,并将擅自占用的附近一幢楼的地下室人口通道让给袁某住,并告诉袁某:“房钱不跟你要了,工资也不长了,就150。”袁某不明真相,便同意了。,1995年2月份,春节前夕,街道组织居民委员会进行清查,发现袁某住在地下室通道处,便告诉她此处不能住,让她马上带东西走。袁某只好带上东西到田某的饭店。田某仍欺骗袁某,说这只是暂时的,让袁某到同乡那里去住几天,过些天就没事了。 在与同乡同住期间,袁某的同乡得知她一个月的工钱才150元,往处又不是田某的,遂同袁某一起找到田某,要求给袁某增加工资。田某不同意,说:“不愿意在这儿干,可以到别处去干。”,袁某的同乡告诉袁某,北京市的法定最低工资是每
6、月210元,田某不给,我们可以告他。袁某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责令田某按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报酬及赔偿金。请分析:1对于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有哪些规定?2田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若田某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应如何处理?(请回答具体的处理方法),杨某诉某市劳动服务公司停止发放待业救济金劳动争议案_待业职工领取待业救济金的期限,【案情介绍】 杨某1989年4月与某市高压电瓷厂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该厂劳动合同制工人,合同为期三年。1992年4月,合同期满,双方又续签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1993年7月,杨某在一公司找到一份“兼职”工作,遂多次交假条给厂里请病
7、假,其中不少病假条都是杨某通过朋友开来的。高压电瓷厂了解到杨某的真实情况后,遂要求其安心本职工作,不要再请病假去搞兼职。杨某并不听从教育,反而认为厂里已经知道了,从此便既不请假,也不上班,旷工长达一月之久。1993年10月12日,高压电瓷厂以杨某连续旷工34天为由,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杨某除名的处分。,1.职工黄某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黄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未予答复。过了10天,黄某就被一家合资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黄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黄某回厂上班。同时,与黄某所在的合资企业联系,希望让
8、黄某回厂,但合资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 问:(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 (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 2.郭某在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让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1995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郭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18天以后,郭某回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旷工为由,对其作出
9、除名决定。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问:(1)该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此案应如何处理?,3.某企业招用一批合同制工人,将一份打印好的劳动合同交给职工刘某签字,合同中规定,刘某入厂时需缴纳4000元的押金。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之后,合同期限为五年。休息日加班,支付相当于工资的150的报酬,合同履行期间,企业可根据经营情况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问:此份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违反劳动法的规定?,4.赵某1992年3月与某纺织厂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赵某在印染车间从事机修工作。1993年8月,广厂因工作需要决定将赵某调
10、到另一车间工作,并抽调另一职工接替了赵某的工作。赵某认为到另一车间工作与其业务不对口,要求领导考虑到自己的技术特式,不同意到另一车间工作,遭到拒绝。赵某不满,请事假三天未去上班,但事假未获批准。第四天赵某去上班,被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问:(1)纺织厂调动赵某工作是否合法? (2)纺织厂解除赵某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5.45岁的技术员何某,1995年4月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到何某60岁退休时为止。签约时双方还在合同中商定何某可以不坐班,每周来几天做技术性指导即可。1996年6月,公司经理易人,新经理以何某不坚持上班为由,决定解除其劳动合同。何某不服,委托薛某为其全权代理
11、人,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调解时,公司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由何某提出辞职,公司一次性发给3000元生活补助费。何某不在场,由薛某表态。薛某认为,既然公司不同意接收何某,再坚持也没有必要,能给一笔钱也不错,于是同意了该公司的处理意见,双方均在调解书上签了字。但调解书送达何某后,何某感到自己权益因委托的代理人表态不当受到侵害,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问:(1)合同中约珲何某可以不坐班的条款是否有效? (2)本案中经理易人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是违约行为? (3)薛某签字的调解书是否有效?法院应否受理此案?,6.田某与某国营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1年5月至19
12、96年4月止。1993年3月以来,田某与几位朋友经商赚了钱,开始不安心本职工作,经常借故主假替别人干活捞点外快。由于当时用人单位效益不好,人浮于事,对田某的行为没有注意。1994年1月以后,由于该用人单位改善了经营管理,产量增加,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也随之增加。田某再次请假时,因生产任务紧未被批准,田某与领导发生争吵。用人单位以田某不听劝告为由,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田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经仲裁委员会,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先由用人单位收回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而后田某提出辞职。仲裁委员会制作了仲裁调解书,双方均签了字。当仲裁委员会送达制作的调解协议书后,田某后悔了,随即向当地人
13、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问:(1)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2)本案中,调解书的效力如何? (3)法院是否应该受理此案?,7.余某系城建总公司基层分公司工程部司机,家中因妻子长期患病在家,生活困难。1995年8月5日基层公司财务部在未征求所属职工意见的情况下,根据总公司的(95)006号和007号文件规定,直接从该公司季度奖每人1400元中都各自扣除1200元,200元作为扶贫捐款;1000元为总公司集资款(年利率25)。余某当即表示生活困难,不能捐款也不想出集资款,请财务部谅解。财务部表示这是总公司的统一规定,必须执行。 问:公司的做法属于何种行为,是否合法
14、?,8.胡某1994年12月6日,与某私营皮革制造厂签订了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合同中规定,如发生工伤,治疗期间企业只发给工资,医疗费用由劳动者自理。1995年2月,胡某操作机器时因皮带轮断裂砸伤左手,导致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住院治疗20天共花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8590元。出院时该厂以合同约定为由,拒不支付医疗费用,并以胡某在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不符合企业的录用条件为由,于1995年3月29日解除了与胡某的劳动合同。 问:(1)本案中,医疗费用应由谁负担? (2)本案中企业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9.古某1993年12月经考试进入某食品公司工作,在饼干车间任操作工。双方未
15、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995年3月,古某休检查出患有乙型肝炎,于3月25日住院治疗。4月2日,公司停付古某工资,4月5日停付医疗费用。公司认为,国家卫生部门明文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人员,不能从事食品行业工作,古某患有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遂于5月15日决定与古某解除劳动合同。 问:(1)古某与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2)公司停发工资及医疗费用是否合法?为什么? (3)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10.某制造厂拟从社会上招收一批职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竞争上岗。考试共有4门课程总分400分。在划定录用分数线时,该厂规定:男性录取分数为220分,女性为330分。经调查,该厂的所有工作岗位均适合女
16、性工作。考试后,该厂录用了50多名职工,分别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每人入厂时缴纳集资费4000元。半个月后,该厂以单位效益不好为由通知陶某等12名职工待岗,不安排上班,每月发给基本生活费60元。陶某等多资要求上班,厂方均不给答复,为此,陶某等向厂方提出解除合同,要求退还全部集资款,遭到拒绝。 问:制造厂的哪些做法违反劳动法规定?, 11.丁某1995年3月被某纺织厂录用,合同期自1995年3月25日至1998年9月25日,双方约定试用期3个月。1995年9月15日,该厂发现丁某不以完成工作任务,不能胜任工作,便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提出解除与丁某的劳动合同。丁某不服,多次与纺织厂
17、协商,并不断找关系向该厂说情,均遭拒绝。此事拖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丁某无奈,于1996年6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问:(1)纺织厂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 (2)劳动仲裁委员会应不应该受理此案?,12.李某于1993年7月与某食品集团公司签订了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月。1996年5月25日,李某向公司口头提出要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天便没有再去上班。后来,在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时,李某发现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共计18个月合人民币1090元),李某要求公司足额补交,公司以李某中途解除合同,不能全部负担其养老费为由予以拒绝。 问:李某与公司双方有无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18、?,13.995年5月,某机械厂由于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企业于5月10日向工会说明了情况,听取了工会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作了报告,于6月25日决定裁减刘某等35名职工。并在按照有关规定程序为被裁减人员办理手续时,告知被裁减人员每人发给经济补偿金500元。(这35名职工均在该厂工作了三年以上,月平均工资超过600元。)刘某等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厂撤回裁员决定,否则应给每人经济补偿金10万元。 问:(1)机械厂的裁员决定是否合法? (2)企业对于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是否合法?刘某等的对经济补偿金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3)此争议应按何种程序处理?,
19、14.某企业招用了一批合同制工人,其中有两名刚满15岁。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以作抵押,合同期限5年,茯中试用期为1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工资不变。每3个月发放1次工资。 问:企业的做法及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有关规定。,15.王某系某公司推销员,公司实行承包制度,承包合同约定,职工完成承包标准,每月基本工资500元,超额部分按40提成。若完不成任务,公司可扣减工资。王某一贯表现良好,总是超额完成承包任务,但到第5个月,王某由于怀孕,身体状况不太好,当月未能完成承包任务。为此,公司按合同扣发王某工资,只发给16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190元)。王某不服,经常找领导评理,并且其后两个月均未能完成承包任务,为此,公司作出决定,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公司补发所扣工资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问:此案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