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成本计算,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一、成本的概念与作用(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或已耗)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资产的价值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已耗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和劳动资料) 的转移价值(2)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3)劳动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额 前二者是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没有明确的受益对象,不能或不易计入相关受益对象,制造行业的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供应过程,主要为各种存货的采购。在存货的采购过程中 支付的存货买价和采购费用,按各种存货的种类分别 归集、分配,构成各种存货的采购成本。生产过程,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各种产品进行归集、分配 就构成各种产品的生
2、产成本(亦称制造本)。销售过程,主要是销售产品,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各 种已售产品进行归集,构成各种已售产品的主营业务 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是根据权责发生制、配比及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相划分等要求来确定的,从资金循环的意义上讲,这些费用主要通过经营收入收回的资产来补偿。,成本是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的,是根据受益性原理和重要性要求计算出来的,是计算对象的受益费用。,(二)成本的作用,2成本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条件,4成本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各方面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1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3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和核算经济效
3、益的重要因素,二、成本计算的原理,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首先应确定可供分配的共同性费用总额和分配标准,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将可供分配的共同性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合理分配,重要性原理,与受益对象的受益关系不十分明显,费用金额不大,不易确定客观分配方法,费用计入、不计入受益对象,影响不大的共同性费用,不计入相应受益对象的成本,三、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一、收集、整理成本计算资料,二、确定成本核算中心和成本计算对象,三、确定成本计算期,四、确定成本项目,五、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六、设置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编制成本计算表,第三节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4、一、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买价是指供应单位开具的购货发票上标明的货物价格采购费用包括: 运杂费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购入原材料应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原材料买价,一般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相应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购费用,凡是能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应直接计入相应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凡是不能直接分清受益对象,且费用金额较大,应在原材料的重量、买价、体积等分配标准中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间接计入相应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宏源公司分两批购进甲、乙两种材料,第一批
5、购进甲材料2 000千克,单价1.90元,乙材料6 000千克,单价1.00元,将甲、乙两种材料运回企业共支付运杂费480元(不考虑运费中涉及的增值税问题,下同)。 第二批购进乙材料3000千克,单价1.00元,将乙材料运回企业共支付运杂费180元。按审核后的会计凭证,经整理如表71所示。,表71 材料采购成本,根据上述资料,材料的采购成本计算如下:,首先,将采购甲、乙两种材料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分别计入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明细账中,如表72、73所示。,表72 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表73 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材料名称:乙材料,其次,把甲、乙两种材料共同发生的运杂费480元按适
6、当的方法,分配记入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假定按材料的采购重量比率分配),甲材料应承担的运费=20000.06=120(元)乙材料应承担的运费=60000.06=360(元) 根据上述分配结果,分别将120 元、360元记入甲、乙 材料采购成本明细账中, 如表74、75所示。,表74 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表75 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材料名称:乙材料,再次,根据明细分类账户所归集的费用资料,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计算甲、乙材料的采购成本,如表76所示:,表76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二、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一)产品成本项目的确定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第1、2项
7、与相应产品生产的关系较为密切,一般可以直接确定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金额有多少,应将其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第3项一般为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共同性费用,一般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应确定适当的分配标准和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生产成本。,(二)产品成本计算,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用以归集、分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产品品种、批别或类别分别设置,应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确定产品制造成本。,1期初在产品资料(见表77),表 77 期初在产品资料,2本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见表68),表78 各项生产费用资料,3期末产量资料 A产品5
8、0件已全部完工;B产品120件,其中:完工产品100件,在产品20件。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 标准计算。单位B在产品各成本项目的定额成 本为:直接材料50元、直接人工8元、制造费 用8.5元。,4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1)根据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分别登记在A、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相应成本项目内,如表 69 、表610所示。(2)根据本月发生的成本资料,将其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别登记在 A、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相应成本项目内,如表 69、表 610所示。(3)根据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A 、B两种产品成本(假定按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
9、用= 7001.5=1050(元) 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1.5=150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登记在 A 、B 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相应项目内,如表79、 表710所示。,表79 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名称:A 产品,表 710 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名称:B产品,(4)根据A、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各成本项目记录和在产品资料,即可计算A、B两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7-11所示,表711 完工产品制造成本计算表,上述A、B 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计算根据如下计算公式求得: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未在产品成本A
10、、B两种产品制造成本计算如下:A产品:由于A产品全部完工,没有在产品,于是其总成本就是月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按成本项目计算如下:,A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320+2000=2320 直接人工=114+ 798= 912 制造费用=118+1050=1168,合计 4400(元),B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结果如下:,B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2050 =1000直接人工=20 8 = 160制造费用=208.5 =170,B产成品成本:直接材料=1600+44001000=5000直接人工=684+1140160=1664制造费用=676+1500170=2006,合计 1330(元
11、),合计 8670(元),三、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产品销售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已售产品的制造成本。 根据已售产品的数量乘以产成品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求得。 平均单位成本的确定,可采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本月已售出A产品50件、B产品50件。A、B两种产成品的成本资料如表712、表713所示。,表712 库存商品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品,表713 库存商品明细账,产品名称:B产品,根据库存商品明细账资料,采用加权平均法,A、B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如下:根据上述A、B产成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和已售A、B两种产成品的数量,即可求得A、B产品的销售成本:A产品销售成本=10050=5000(元)B产品销售成本= 9050=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