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辛街中心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2014年2月,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为什么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生物特性,在春季气候变暖适宜条件下繁殖活跃。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人体难以适应,导致抵抗力下降
2、。人员集中工作、学习环境,活动频繁,容易造成疾病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封闭的房间,空气流通不畅,细菌病毒容易传播。,流行特点,(一)极易发生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二)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
3、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三)学校和托幼机构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四)季节性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常见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手
4、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水 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
5、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和流脑病人。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 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麻 疹,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
6、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手足口病,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潜伏期:37天临床表现: 1发热:
7、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风疹,传染源:患者及先天性风疹患儿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潜伏期:10-20天临床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传染源:病禽分泌物、排泄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潜伏期:1-7天临床症状:主
8、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培训,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
9、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 痢、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4.虫媒 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二)管理措施1、坚持晨检制度。学校校医要指导学校的晨检工作,认真观察、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填写学校学生病假与患病情况记录表。2、学校要
10、组织师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3、各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水龙头和肥皂等洗手设施设备,解决学生的洗手问题。,4、学校要采取措施,让学生喝到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5、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消毒。6、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必须确定1-3名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7、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洁,校园内无卫生死角。8、严格掌握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时间,患传染病的学生返校上课时,必须提供医师开具的无传染性的证明。教师职工亦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一)宣传教育
11、1、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2聚集性病例报告。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
12、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预防春季传染病传播小提示,1、多通风2、勤洗手3、常喝水4、补充营养5、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6、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7、注意生活规律8、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9、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预防接种10、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