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37061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低温乙烯节能技术论文 1保冷节能技术 乙烯存储过程中产生的BOG主要来自卸船时管道吸热产生的BOG,储罐吸热产生的BOG,大气压变化产生BOG以及液体充装时产生的BOG。前两者的BOG量可以通过保冷措施来降低。通常管道保冷有聚苯乙烯泡沫、泡沫玻璃、聚乙烯泡沫、硬质聚氨酯泡沫(PUR)、聚异氰脲酸酯(PIR)、酚醛泡沫等。由于PUR和PIR具有导热系数低,绝热性能好的特点,比较适用于低温管道的保冷。PIR的使用温度范围广,PUR最高使用温度在6580,因此低温管道做双层保冷,内层为PIR,外层为PUR。保冷厚度计算可采用表面温度法、最大允许冷损法和经济厚度计算法。储罐保冷一般內罐采用泡沫玻璃等支

2、撑,罐壁夹层采用珠光砂和弹性玻璃棉毡;吊顶采用玻璃纤维或矿棉绝热。保冷厚度计算以储罐日蒸发量不大于0.08%为设计基础。 2冷量回收 传统的低温乙烯流程见流程图1,即系统产生的BOG通过BOG压缩机压缩,冷冻机冷凝后进行减压闪蒸,闪蒸气体回BOG压缩机二段,闪蒸液体回低温乙烯罐。当下游需要气相乙烯时,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来降低系统的能耗。下面以某项目为例,比较5种工艺流程下的能耗。 2.1乙烯直接蒸汽汽化 低温乙烯经输送泵加压后,进入汽化器加热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2乙烯换热器交换(有闪蒸) BOG压缩机加压后的BOG与泵出口的乙烯进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压缩液体进闪蒸罐闪蒸后气体

3、回压缩机二段入口,液体回低温乙烯罐。换热后的低温乙烯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3乙烯换热器交换(无闪蒸) BOG压缩机加压后的BOG与泵出口的乙烯进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压缩液体直接回低温乙烯罐。换热后的低温乙烯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4换热器、节能器交换 泵出口的低温乙烯分别经过乙烯节能器及乙烯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乙烯汽化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2.5乙烯空温汽化器 低温乙烯在进入汽化器之前,先经过乙烯冷凝器和空温汽化器汽化后,直接进入乙烯过热器升温至20后送至下游装置。 3能耗分析 在外界输入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工艺不同,

4、导致回低温罐的闪蒸量不用,从而影响了系统产生的BOG量。从表2中可知,直接蒸汽汽化液化能耗为666kW。采用乙烯换热器交换(有闪蒸)液化能耗为370kW,节约能耗44.4%。采用乙烯换热器交换(无闪蒸)液化能耗为472kW,节约能耗29.1%。采用乙烯节能器液化能耗为319kW,节约能耗52.1%。采用空温汽化器液化能耗为472kW,节约能耗29.1%可见,4种冷量回收的工艺液化所需能耗都大大降低。乙烯换热器交换(有闪蒸)的液化能耗比乙烯换热器交换(无闪蒸)低,从理论上分析,更有利于节能。但从现场操作过程看,由于输出乙烯需通过三通阀调节分流乙烯进行换热,对三通阀控制的要求较高,否则会使乙烯过冷后进闪蒸罐,使闪蒸罐的压力降低,导致压缩机出口压力不能达到目标值。因此,在采用乙烯换热交换工艺中,通常采用无闪蒸的工艺比较可靠,运行更加稳定。 作者:徐玲芳单位: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