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 鞅 变 法,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他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掀起了改革高潮。在这些变法实践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使秦国得以在列国纷争中脱颖而出,为日后秦始皇同意中国奠定了基础。,第 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熟记历史重大事件,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2、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改革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重 点,难 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第一目 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和农田施肥等方面反映了农业的发展。,1.农业生产的发展,3.商业日趋活跃,冶铸、纺织、制漆等方面说明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战国时的
3、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晚期兽形足铜敦,春秋早期重环纹铜鼎,二、 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 自耕农,井田制的瓦解,井田,私田,国有,奴隶主私人占有,产品要向周王进贡,不用进贡,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隶制的消亡。,私田越来越多,铁器的应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等技术的运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
4、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私田的开垦和增多,使得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三、上层建筑的改革,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变法,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一些杰出的政治家,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变法,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用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
5、专政。,2.途径,1.目的,四、改革变法的动力,1.春秋战国分界,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战争频繁,争霸兼并,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4.改革变法的目的,战争要求要有坚强的后盾,各国为了能够达到称霸的目的,开始了大量的变法,试图富国强兵,取得战争的胜利。,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五、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1.背景,2.“百家争鸣”,3. 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经济发展、社会大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法家”,“儒、道、墨、法”等学派的理论思想。,春秋战国
6、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当时,诸侯割据,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各持一说的“士人”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教育家。,孔子杏坛讲学图,老子(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名李耳,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著作道德经。,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当时著名
7、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和他的著作,韩非子书影,孙子和孙子兵法竹简,韩非子,第二目 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相地而衰征”,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一、春秋时期,1.齐国管仲的改革,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 仲,管仲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井田畴均”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在政治和军事上,推行政军合一的“国野分治”制度。管仲改革,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
8、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国时期的变法,1.魏国改革(李悝),内容: 发展农业:“尽地力之教”; 保障百姓生活:“平籴法”; 加强法制和强化国家职能:制定法经,作用:魏国率先强盛起来。,特点: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2.楚国改革(吴起),内容: 限制贵族权力: 裁免无能官员; 削减官吏俸禄: 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作用: 楚国在一段时间对外兼并战争连连获胜,成为强国。,第三目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一、秦穆公称霸西戎,秦国地处西陲,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由
9、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遭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发展,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国从此步入了强国的行列。但是,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秦穆公采纳由余关于伐戎王的正确谋略,收到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战果。周襄王承认他为西方诸侯伯,穆公“遂霸西戎”。同时,秦与南面的楚国加强联系,从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秦一直与楚共同与晋为敌。,秦国历代国都,二、 秦献公改革,作用:秦献公时进行的改革为商鞅变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内容:废除了以人殉葬制
10、度;继续推行初租禾;选拔可用之才;允许地主和自耕农参军获得军功,封官进爵 。,1.有利条件:,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秦国充斥尚武精神;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三、秦国的历史机遇,2.历史机遇:,前4世纪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 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赵,韩,魏,秦国偏处西方,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外战争处于劣势(魏国变法后,秦兵不敢东向),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社会变化的新气象,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军事强大,文化多样,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变法,战国
11、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秦国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住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历史歌谣,1.(2005年天津卷)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私有制,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再现能力。,2.(2004年全国文综)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
12、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潮流,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课本知识中提取有效地信息。,郭沫若先生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试分析这一观点史实依据。,参考答案:春秋时期,政治上,诸侯国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了华夏族与周边各族联系;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开垦,鲁国实行“出税亩”,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奴隶社会逐渐走向崩溃。,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国进行兼并战争,人民渴望统一,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经过一个世纪,新的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在经济上,铁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进一步破坏,奴隶社会的土
13、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思想上,由于社会变革引起了百家争鸣。这样在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由此可见,郭沫若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 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 思路引领: 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
14、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 解题关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改革变法有哪些? 思路引领: 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有哪些?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有哪些?,答案提示: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影响也较大。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