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32315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摘 要 针对南昌地区优质稻产业发展的需求,本试验引进8个优质稻品种和本院选育的5个优质稻材料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星2号、11001、10429、11329等适应性好、产量高的优质稻品种和材料。 关键词 南昌市 优质稻 引种试验 测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69-02 优质稻是当前江西稻谷市场的畅销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质稻是未来水稻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分也提出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优质稻产业。目前江西省水稻审定标准仍然以高产为主,米质只作为参考标准,没有专门的优质稻区试组

2、。2012年南昌市农科院引进了部分外省优质稻品种和本院自育优质稻材料在温圳镇农技站实验田进行观察对比实验和测产,目的是从中筛选出适合南昌平原地区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南昌市地处江西北部平原,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0C ,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年无霜期251272天。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约500万亩,大田作物以双季和单季水稻为主,作为省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具备发展优质稻产业的硬件基础1。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 本实验共

3、引进8个外省优质稻品种,分别是象牙占、 软占、 粤晶丝苗、 湘中籼3号、 新912、 晚展18、40优7号和星2号,本院自育优质稻材料有11001、10429 、10924、11329、11435,对照品种为黄华占和赣晚籼30号。 2.小区设计 试验地点为南昌市温圳农技站实验田,实验地在同一田块进行,周围设置保护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14.5平方米,株行距为2020CM,小区栽插规模9X35穴,各小区之间空一行工作行。 3.实验经过 按当地一季中稻栽培方法,5月25日浸种催芽,5月27日播种,6月14日移栽,人工多本栽插,9月28日全部成熟后人工收割测产。实验田肥力中等,为黄

4、壤潴育水稻土。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用方法,亩用复合肥15KG,钾肥5KG,尿素5KG做基肥,尿素10KG作为返青肥,追肥10KG尿素抽穗前施入,病虫草害按一般防治。记载主要生育期和生长表现以及病虫害情况,成熟时每个材料选取5株考察其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实验数据采用新复极差法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供试材料来源与生育期 南方稻区优质稻以籼稻为主,引进材料分别为来自华南稻区的黄华占(CK)、象牙占、 黄软占(黄丝占/茉莉软占)、粤晶丝苗(粤香占/中二软占)等小粒型占米,和来自长江中下游稻区的赣晚籼30号(CK)、湘中籼3号 、新912、 晚展18、星2号(好茉莉105/湘晚籼13)和40优7号等

5、品种,本院自育优质稻材料代号分别为 10429、11435、11329、11001 10924,这些材料是将华南型优质稻与长江流域籼稻材料杂交,系统法选育出的更适应赣中北地区种植的优质材料。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实验所有品种生育期在103天至124天之间,由于南昌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引进品种比在原产地的生育期有所缩短。高产品种生育期在115天左右,生育期太短或太长的品种产量较低,本院自选材料产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提高。 2.主要农艺性状 表1结果可以表明:各品种株高在98.2125.1 厘米之间。40优7号最高达125厘米,赣晚籼30熬最矮为92 cm。有效穗在12.2万18.7万/亩之间。新912

6、、粤晶丝苗、晚展18和黄软占穗数较多,10924、10429和湘中籼3号穗数偏少。本次试验所有品种总体穗数仍然不足,和晒田过早有关。各品种穗实粒数在95-207粒范围之内。11001最高,田间表现为大穗粒小粒密高结实率,赣晚籼20号最低,穗小且着粒稀疏。各品种结实率分布在67.4%90.2%之间,除10924之外都在75%以上,由于当年穗期雨水少且未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结实率普遍较高,籽粒饱满,只有10924由于不耐高温出现大量不结实情况。各品种千粒重分布在15.8827.34g范围之内,赣晚籼30号粒大饱满千粒重最大,华南型长粒型水稻品种粒特小。湘中籼3号由于穗头较大出现倒伏,粤金丝苗则由于株

7、高偏高有露节也出现倒伏,自育材料11435由于茎秆较弱出现倒伏,其他品种未出现明显倒伏,黄华占、赣晚籼30号、新912、11329和10924等茎秆粗壮成熟后仍然坚挺,高抗倒伏。整个生育期间只有象牙占、10924和40优7号出现极少量感染稻瘟病,其他材料田间表现抗病。 3.产量分析 3.1试验区组间F值为0.85,均小于区组间F141(0.05)=2.54和F141(0.01)=8.13,说明区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品种间F值为5.79,均大于品种间F141(0.05)=2.17,F141(0.01)=5.44,说明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3.2品种间比较(用新复极差法,即LSR法)。检验

8、各品种小区平均产量的差异显著性于表3。 结果表明:在 5%和1%水平上的品种间均有差异显著性,黄华占、晚展18、星2号、10429、11329和11001产量较好。星2号和11001比黄华占增产显著,比赣晚籼30号增产极显著。 4.米质分析 引进品种均为优质稻米,达到国标3级或以上,自育品种暂未做米质分析,外观米质较好,粒形适中,而且由于亲本有众多优质血缘,推测基本能达到优质米标准,具体米质指标需要提交检测部门测验。 三、总结 1.引进品种的表现 参加实验的华南型优质稻(象牙占、黄软占、粤晶丝苗)与对照黄华占有较相似的亲本来源,均有早生快发的特点,但是长势不如对照旺盛,叶片比黄华占更窄,米粒更

9、细长,综合表现难以超越对照,湖南引进的星2号试种表现突出,叶色浓绿剑叶长,植株挺拔,穗大穗多,长势旺盛米质特优,适合南昌地区种植,安徽引进的晚展18产量超越对照0.8%,不显著,该品种株型太紧,剑叶短穗也短,产量潜力有限,可以考虑改良栽培方法继续观察。湘中籼3号穗大粒多,但是粒重太小,且不抗倒伏,难以获得高产。新912分蘖旺盛,叶色深绿,株型好,同样米粒偏小,难以获得高产,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2.自育优质材料的表现 5个自育材料在本试验中生育期与产量呈一定正相关,生育期长的材料抽穗晚,但是穗更大,在分蘖和粒重接近的情况下,大穗型材料具有产量优势,为充分利用中稻栽培时节优良的光温条件,今后将注重生育期110至120天材料的筛选。10924结实受高温影响严重,结实率很低,不耐高温,不宜在南昌地区做中稻栽培。11435米粒细长,但是茎秆较弱,株型偏高,大风过后易倒伏,在生产上不宜使用。11001、10429和11329等综合表现较好,可推荐参加江西省区试。 参考文献 1南昌年鉴(2011), 南昌年鉴编辑委员会. 2中国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品种资料. 3 冯忠兵.水稻引种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 作者介绍:邹旭,男(1980.1-) 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工作 *通讯作者:祝飞,男(1985.-).实习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工作。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