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和人民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采取行动,旨在为人们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在经历了“红心蛋”、“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后,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有的甚至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此,如何生产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营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消费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对商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调查。 一、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2、近年来,xx县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保障生产消费安全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管理等为手段,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为: 一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xx县已有15.7万亩的大蒜基地、2500亩的彩椒基地、1800亩的黄瓜基地以及2100亩的浅水藕基地先后通过无公害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承载规模农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生产技术规程完备。先后制定了各类标准化生产规程30余个,涵盖了商河的主要农作物
3、和重大动物,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是产品认证发展较快。先后认证“展旺牌”黄瓜、芹菜,“鼓子秧歌牌”彩椒、西红柿,“瓦西牌”冬瓜无公害农产品14个,“商玉宝牌”大蒜、“金王牌”甜玉米、糯玉米、花菜等绿色食品6个。四是检测中心健全完善。2021年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齐人员,配全仪器设备,常规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目前,全县已建成市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1家,共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组织124家,会员达到3.8万人,带动农户3.15万户。如:贾庄镇前贾奶牛合作社,实行“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购牛、统一配料、统一冷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
4、集中挤奶,分户养殖”,并与光明乳业集团签订供奶合同,每斤牛奶高出市场价0.15-0.20元,在有效地保护了奶牛养殖户农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牛奶质量。 二、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量大,任务重,因此离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事关人人。但目前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仍然不强。一是生产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消极,对管理部门千方百计举
5、办的培训班,认为多此一举,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二是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还涉及到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导致干群矛盾产生,所以消极对待。三是管理部门宣传执法力度不强。无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的法律法规,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信息,还是对劣质农产品打击处罚事件案例等通报方面宣传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次数较少。 二是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与我国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导致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不高。虽然xx县的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都相继制定了地方标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生产者没有参加专业
6、合作社,没有组织化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化措施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使用方法和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是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有待进一步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多个领域和多个管理部门,但目前xx县的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三品”认证等体系却还不够完善。监管机制尚未顺畅,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尚未建立,个别乡镇监管工作尚未到位甚至缺位;技术支撑体系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不能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四是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食用农产品范围宽泛、产品名类繁多,目前对其实行全程监控、
7、全面监管尚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配置,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五是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有待进一步建立。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混同经营,价格同等的现象还很普遍。优质优价意识不强,冒牌产品、劣质产品还有市场,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没有建立,农产品优质与否同群众身体危害关系意识没有形成,这不利于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大众参与质量安全监管氛围的形成。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
8、识。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及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广泛深入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使农民自觉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明知故犯,不讲道德,恶意使用有毒有害投入品行为者要给予严厉打击,该判的判,该罚的罚,要进行媒体曝光,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步入正确轨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管理。因此,必须健全农产品安全队伍。首先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督促农业、
9、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解决管理体制上的多头管理、责任缺位的问题;其次要建立专职队伍,如设立基地认证分队、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分队、监督检测分队,各负其职,又通力合作。再次是建立镇乡街道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动态检测体系。建立区、镇乡街道、农产品生产点(“三品”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园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真正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合力的工作氛围。 三是要狠抓基地建设,逐步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农产品认证,抓农产品的品牌,就是为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供条件。有效开展
10、产地环境的调查、分析和改良工作,以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以及病源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要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基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三品”认证产品的监管,深入开展“三品”的监督抽查;重点整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的产品,规范企业用标行为,确保农产品包装标志信息真实完整;实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记录,加强技术培训和监督指导,确保全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认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和销售记录完整。 四是要加强检测执法,努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首先,要抓好基地、市场、超市等环节检测,加大抽检力度,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
11、角。其次建立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实现管理工作信息化。对于上市农产品检测结果,除了及时在市场醒目处公布外,还要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告知消费者,以震慑不法经营者。三是实施多环节执法。加强对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查罚生产、经营点和使用假劣农资行为,建立假劣产品曝光制度;继续加强对农资连锁经营门店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门店的长效监管考核机制,促进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强农资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生产资料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五是畅通举报投诉机制,让人民大众参与到农产品安全监督队伍中来,让违法生产、经营者无处藏身。 五是要
12、建立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查溯。要建立检测结果追究制度,对超标产品要追根溯源,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跟踪检测,跟踪执法。 六是要提高组织化水平,努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要加快土地流转,引导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推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品种、技术、统防统治上给予社会化服务,把分散农户都纳入到专业合作社中,成为社员。特别要促进植保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尽快落实“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方,统一防治技术、统一防治器械”等措施,达到统一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配方,合理使用农药剂量,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可以说,实施统防统治是真正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之源头。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