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作重组研究总序,江岸区新村小学 熊溢芬,四年级上册,一、明确年段教学目标要求:,四、习作教材重组的设想:,一、明确年段教学目标要求: 1、我们每位教师应系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每一条规定,尤其对本学段的习作要求,一定要一条条学习,一点点分析,彻底读透这些要求,明白这些要求具体指的什么,明白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这一切。 2、习作教学建议、习作教学评价也需要我们反复研读。 3、我们还应该了解各年段的习作目标,便于目标间的衔接和年段间的顺利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我们将年段习作训练基标和优标确定为:,(一)明确四上习作的内容我们先来看看四上的教材有哪些习作内容:
2、第一单元:我喜欢的歌第二单元:我自己第三单元:秋天里的节日第四单元:落叶第五单元:桥第六单元:我的好朋友第七单元:我爱我的家乡第八单元:我尊敬的人,二、习作教材重组的思考:,(二)教材重组的思考 四上习作话题内容是很丰富,却给老师的指导和讲评带来的难度。原因如下: 1、习作的训练点比较散乱,八篇习作序列性不强,篇与篇之间联系不紧密,不容易把一个类型的文章指导到位,也不容易把一个知识点训练到位。 2、有些习作的编排时间不合理,如:秋天里的节日、落叶,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积累素材。 3、从课文的选择来看,第二、三、四、五单元的课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体裁上示范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学习习作。,三、 确立主
3、题:,我 爱,选文特点如下:1)充满童真童趣:书本里的蚂蚁、太阳,你好!、阳光洒下来、看松鼠做巢、童年读水浒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等。2)充满人文关怀:语言的魅力、检阅、父爱深深等。3)语言生动优美:天鹅、山和海的书信、观潮、听泉、三潭印月等。4)题材广泛:诗人、儿童和平条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娲补天、木兰从军。(有常见文章、条约、伟人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八篇习作重组排序如下:第一篇、我喜欢的歌第二篇、桥第三篇、我爱我的家乡第四篇、秋天里的节日第五篇、我自己第六篇、我的好朋友第七篇、我尊敬的人第八篇、落叶,四、习作教材重组的设想:,五、明确习作重组后如何操作:,1、根据习作教学的需要
4、,可以适当地把本册阅读教学的内容也进行调整,和作文教学配合进行。以前学过的一些文章、段落也可以灵活运用,再次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和语言。2、注意习作前素材的积累。,3、平时的训练中,读写结合,步步走实。,习作前素材的积累,秋天里的节日,第5课让学生按课文内容仿写: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他知道小朋友( ),就( );他知道小朋友( ),就( )。这样仿写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第18课仿写形式: 月亮升起时,星空为你穿上银色的舞衣,这时的你,看起来真神秘。朝霞满天时,( )这时的你( );太阳当空时,( ),这时的你( )。,六、重组后的预想效果:,习作序列性更强写作时机更恰当更有利于教师的操作,2011.05.26,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