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实施意见的心得体会 规范办学是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基础 -学习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实施意见的心得体会 (凤庆县第二完全小学 李骏) 临沧市委、市政府站在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高地,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构想,制定实施意见和一系列措施。通过学习和近几年教育实践,我认为要实现“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就要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一、学校层面的规范办学 (一)确定规范办学的目标 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确定的规范办学行为目标具体为: 1、坚持校务公开原则,加强校务公开管理,建好校务公开台帐。 2、规范节假日行为,杜绝增加师生
2、负担的办学行为。 3、正确评价考试分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教育、关心、爱护学生,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尊重学生家长,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进行正常的工作交往。 6、严格要求全体教职工遵守劳动纪律,自觉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文化进修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工作措施: 1、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招生行为。坚决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全面就收适龄儿童入学。 2、不得编重点班、非重点班,不得给学生的考试
3、成绩排名。 3、严格执行转学、休学、复学政策。 4、禁止一切收费和代收费行为。 5、坚持“一教一辅”,家长、学生自主、自愿到新华书店购买。 6、抓好教职工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禁止家教行为和收费补课行为,凡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将严肃处理当事人及责任人。 7、严格执行师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专心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做到教学“五认真”。 8、加强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师德标兵,用先进的事迹教育教师,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良好的教育形象。 9、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好兴趣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10、搞好德育阵地建设。上好思品课、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等,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4、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1、办好家长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家长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快社区教育的步伐。 12、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春游、专项研究性主题活动等,使学生健康成长。 13、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并通过家庭、社会的一体化教育,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4、加强少先队工作,开展小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进一步细化常规评比活动,开展好节日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养成小
5、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15、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 16、定期加强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重点是校舍(含建设安全)、食品卫生、道路交通、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校门口和校内交通安全、课堂和课间安全等。 17、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发告家长书、签订安全协议书等形式安全知识,特别是交通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18、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建好校务公开台帐。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19、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处理好教职工的有关事情,把学校工作做好。 20、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逐步确立现代的“学习改变命运”的理念,着手争做“六型”教师和争创“十优”学校。营造”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奋发向上、创新工作”的环境。青年教师要把终生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要重视继续教育,加强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研究,博览各类教学杂志,掌握教学最新动态,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要重学说,讲教艺,比师德,比成绩,比贡献。 21、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树形象,以质量打品牌”。全体教职工要牢固确立质量意识,要在“注重基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着眼素质、关注发展”上下真功夫,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2、加强教育现代化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充分重视信息
7、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培养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和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技术。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人人会制作课件。要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创办科研阵地,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笔耕”水平,争做“科研型”和“学者型”教师。 2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依法治校。 24、坚持实施“发展教学思想,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发展家长素质,发展学校特色”的五项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学校品牌。 二、教师层面的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课堂高效是规范办学行为的一个窗口,“地毯式轰炸”、“高密度教学”,使得学生接受大容量、高密度知识
8、,走进快节奏、重负荷课堂,结果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牺牲了学生的积极情感,破坏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最终走向低效甚至无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老师们人人皆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先进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研究常流于表面,学科教研氛围平淡,缺乏教学深度和力度,教研质量难以提高;许多教师虽然开展了教学改革,但方法较少、策略不清,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致使课改效果不佳。 (一)建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二是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关注量化和评价性; 四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
9、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措施 1、规范备课,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备什么。课程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思。之后由备课组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全体参与,群策群力,智慧共享,共同提高。 2、诱思探究,提高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现代化教学手段,
10、让课堂信息量增大,便于学生接收多种知识;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板书量减小,使教师能有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集中精力提高讲解效率;使教学重点突出,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4、在“以学促教,以教促学”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明显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明显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
11、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的基本素养 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首先是理想人格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观点、思想、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这种人格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讲政治,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树立坚定的信念,掌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等。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愿作蜡炬,安于清贫,苦于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永远
12、和学生在一起,教师需要的是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一颗不停跃动着的爱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爱学生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教师要容让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忍让学生的挑剔,精神世界愈辽阔,心理境界就愈丰富。 3、优良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师,只有具有较深哲学基础,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教育观等。教师应具备较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即具备语文(包括外语)、数学等基础工具课的基本知识;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师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生物、天文、人体和地理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广博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的精专发展,而形成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性、多层次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学习的一生,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做到工作不息,学习不止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 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