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评报告补充材料(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学 校: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完成时间: 2014-10-13 联系信息: 王 传 礼 目 录第一部分 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及过程 .11. 学校定位 .12. 专业培养目标 .13. 毕业要求 .34.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45. 毕业要求的分解 .56. 评价机制 .197. 评价过程 .21第二部分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举例 .231. 设置权重值(达成度评价目标值) .232. 确认评价依据的合理性 .243. 对课程进行达成度评价 .264. 该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495. 达成度
2、评价结果 .5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1第一部分 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及过程1.学校定位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 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将人才培养作 为根本任务,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 论 和实践能力强、富有 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学校
3、定位为:(1)学校类型定位 建设教学质量较高、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3)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安徽,服务行业,面向全国, 为安徽及周边地区、煤炭及其它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4)教育形式定位 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兼 顾其它国民教育和非学历教育。(5)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实践能力强、具有 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的应 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6)学科门类定位 以工为主,工、理、医、文、经、管、法等学科 协调发展,加强基础学科,积极发展新兴 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突
4、出 优势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2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 较好的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 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质量保证、运 营管理及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培养目标中所提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针对所培养的毕业生所服务的行业和承担的工作岗位来讲的,具体含 义如下:(1)知识结构复合型,主要是指本专业培养具有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人文科学素养及道德修养知识相复合, 专业知识与管理、政策法规、 环保等知识相复合的人才,能承担企业运营与技 术管理
5、、 产品销售与市 场 开发的工作;(2)工作能力复合型,主要是指本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相复合的人才,能承担产品设计、制造与质量控制等岗位的应用型技术工作;(3)人才类型复合型,彰显与我校“教学研究型”定位相吻合,它主要是指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既有 职业素质高、勤 恳工作于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也有一部分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自主研发的优 秀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应能达到如下目标:(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及交流能力,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2)能独立解决工业现场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合理有效地制定技术和管
6、理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 展需要;(3)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3其中能独立解决工业现场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合理有效地制定技术和管理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 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包含本专业四个方向的所有毕业生培养预期,具体如下: 设计方向毕业生能掌握并运用现代工程设计软 件工具和分析方法,能独立承担较为复杂的机械产品的设计、管理等工作; 矿 山机械方向毕业生掌握矿山机械设备运行维护、 选型原理与方法,能承担矿山机械设备设计、运行 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制造方向毕业生能完成复杂机械产品的制造工 艺规程制定,能对机械制造过程
7、中出现的加工和装配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机电方向毕业生具备选择与设计常用机电设备 及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与处理机、 电、液传动与控制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以“厚基 础、重技能、高素质” 为培养宗旨,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能够在产品设计 、制造、自动控制及相关 领域内从事生产、设计、研究、运营 管理及营销等工作,也可攻读硕士学位, 继续 深造。3.毕业要求依据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的要求,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工程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文 艺文化活动、生产实践与实习、各类创新活 动与竞赛、职业与人生观辅
8、导与座谈等教学实践环节,使本专业毕业生能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应 用现有的技术及工具来发现、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如下:(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掌握必要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4及其在机械工程科学中的应用能力和管理、经济的基础知识;(3)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扎实掌握机械制图知识,了解本专业技术标准、设
9、计规范;熟练掌握工程图样绘制、表达和标注方法,具备较强的制图和识图 能力,掌握机械 产品图样绘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进 行零、部件的 绘制与标注,了解机械产品的实验原理,并掌握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5)具备基本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 识,了解与本 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的法律、法 规、 经济、安全和伦理等因素,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 规;(6)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文献检索、 资料查询及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能正
10、确地选择和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8)掌握机械工程、机械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 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能参与和从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质量管理工作, 综 合评价和分析技术、 经济等相关指标; 熟练掌握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机械系 统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进 行零部件的设计与分析,了解动态设计、虚 拟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设计软件与设备。 熟练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 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选 型的原理与方法,能进行矿山机械设备零部件的设计与分析,了解 动态设计、虚 拟设计等现代设计 方法,能
11、熟 练应用设计软 件与设备。 熟 练掌握产品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 选用、毛坯类型及材料成型方法;熟悉机械制造主要设备的加工原理、工作性能等,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特点,基本具备 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制定与设计的能力;了解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基本方法,熟悉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5体系、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 熟悉常用传动与控制技术,具备选择与设计常用机 电设备及系统的能力;掌握流体传动、电机、电气、拖动控制等原理,了解自动化控制的有关知识,基本具备初步分析与处理机、电 、液 传动与控制系统工程 问题的能力。(9)能正确认
12、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4.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1-4-1 本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支撑矩阵关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毕业要求 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毕业要求 9 毕业要求 10 5.毕业要求的分解(1)毕业要求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达成的教学过程与 评价如表 1-5-1 所示。表 1-5-1 毕业要求 1 达成的教学过程与评价指标点
13、相关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达成度评价周期及最近两次评价结果形成的记录文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补充材料61-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咨询辅导、军事训练、大学体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橱窗阅报栏、讲座等平时考试作业报告问卷调查1-2 了解历史、人文的相关知识中国文化导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平时考试作业1-3 中国社会主义含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科学发展观、形势与政策等平时考试作业报告1-4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介绍、名人讲座和本专业主干课程前言、绪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训练平时考试作业报告评价周期:2 年 评价人:教务处、教学督导组评价依据:学生考核相关文档、试卷分析、成绩单、课程成绩分布、各类检查评价。评价结果:达成度较好试卷、报告、试卷分析表、课程小结、学生成绩表、学生平时成绩表、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成绩评定规定、课程评价(2)毕业要求 2:掌握必要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及其在机械工程科学中的应用能力和管理、经济的基础知识,达成的教学过程与评价如表 1-5-2 所示。表 1-5-2 毕业要求 2 达成的教学过程与评价指标点 相关教学活动 考核方式 达成度评价周期及最 形成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