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信访,民调等等 黄陵县*乡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 的汇报 县政法委: *乡自成立综治工作中心以来,在县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成效显著,有力的维护了乡域社会的稳定,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现就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黄陵县县城西北部21公里处,西接店头镇,北邻隆坊镇,南与桥山接壤,由川-峁-梁-塬组成,全乡共辖22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1801户8012口人,常住户1430户,总面积47.7平方公里。全乡成立2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115名,人民调解员46名,警务室5处,治安中心户长154名
2、。由于我乡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乡50%的村组(11个村),60%以上的群众受到地质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较大的矛盾隐患,一定程度制约了乡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政策,以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为目的、以创建“平安*”为目标,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健 -1 务室5个。三是强化培训。制定了综治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由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培训,同时,邀请县综治办业务同志来乡指导培训,今年以来,对乡干部、农村综治人员培训达2次,接受培训684人次以上。经过培训,使综治干部明确了工作职责,改善了工作方法,增强了服务意识,有力地
3、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规范运作,落实责任,在工作机制上求创新 一是坚持定期研究分析全乡综治工作动态,根据民意和矛盾纠纷排查情况,乡党委坚持每半月分析农村社会治安动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乡综治工作,定期组织综治干部对全乡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二是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分级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了乡村矛盾纠纷调处责任落实分解流程图,根据实际情况将全乡划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两名领导为正副片长,全力做好片内稳定工作,明确了各自工作范畴、任务及要求,建立矛盾纠纷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调处、逐级上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乡领导干部做到矛盾信息随时掌握,随时处理。仅20
4、21年元至6月份,全乡排查矛盾12起,调处1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自立案8起,办结8起,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建立中心户长监督制。乡党委在全乡聘请治安中心户长的基础上,又聘请治安信息监督员48名,专门监督反馈治安中心户长工作,反映本村社情民意和治安信息,对不履行职责 -3 (四)强化教育管理,降低治安隐患,在创建平安乡镇上求质量 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组织乡综治办和辖区干警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坚持每月排查1次,逐一登记,与各房屋租赁户签定治安防范责任书,要求房屋租赁户做到“十知两报告”,即知道住房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日常表现、社会关系、经济状况、体貌特征及第一变更住址;客户变
5、更要报告,有反常举动要报告,使流动人口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做到登记定期帮教,定期回访,并提供致富信息,加快致富步伐。三是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今年以来,由乡综治办组织,干警参与,对全乡无业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2次,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3次,对师生作法制报告2次,受教育人数达1600人次以上。 三、工作成效 目前,全乡综治工作中心暨“八位一体”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群众由“说理就上访”到“说理找中心”的转变。通过教育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高,做到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一杯茶水一根烟,话语更是入心田,在执法为民的同时,做到了取信于民。群众由过去遇到矛盾纠纷就“找上级、找领导、找部门”,转变为现在“说理就找调处中心”。 -5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