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2610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宏观专题: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2012-09-2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able_research,1,table_main 策略报告类模板_new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2012 年 09 月 26 日,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二),研究员:庄虔华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0120028 025-84457267 ,-副标题投资要点:我国产业结构的焦点问题不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而是产业水平落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劣势,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高耗低效,现代服务业滞后,因此,优化和升级实体经济和服务业,提升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单纯强调发展服务业,甚至抑制第二产业的做法将削弱大国

2、经济的制造业基础,重蹈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困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是: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第二产业的重点是节能降耗,提升科技水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的核心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合理评估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对于挖掘结构性投资机会至关重要。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2,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上接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期投资主线(一)2、工业大而不强,竞争力弱第二产业总量扩张虽

3、然明显,但结构不够合理,转型升级缓慢,产业水平不高。(1)技术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仍主要以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为主,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缓慢。传统工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占 90%以上,高技术产业不到 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制造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缺乏世界名牌和核心技术,简单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推动生产扩张,与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臵,利润水平很低。比如在过去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爆发式增长的 5 年中,该行业 70的利润依然贡献给了外资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国主机生产企业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利润。中国 170

4、0 多家机械行业收入和利润仅与美国卡特彼勒一家相当,技术附加值差距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缺乏核心技术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张导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冲突。,图表 18:近年来我国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重,单位:%,8070605040302010019901991 1992 1993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轻工业,重工业,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华泰证券研究所(2)轻重工业之间的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图表 18 不难发现,1999 年以前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

5、值中的比重基本相等,之后两者之间的比重差距逐步拉大,轻工业由 1990 年的 49.4%下降到 2010 年的 28.6%,而重工业则由 1990 年的 50.6%上升到 2010 年的 71.4%,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重工业化特征非常显著。发展重工业对于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非常重要,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很大,我国重工业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竞争力不强。3、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服务业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24.2%增加到 2010 年的 43.1%,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但在行业扩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3,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6、年 09 月 26 日张的同时,更要注重行业发展的质量。目前我国服务业结构比较落后,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发展仍然不足;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房地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劳动配臵质量不高,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太多低素质的劳动力,而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产业(通常是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的行业)就业人数却不足,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象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至 1993 年发

7、展较快,但近几年基本呈萎缩趋势,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仅没有升级,反而在降级。,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图表 19:我国服务业各行业占比,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其他,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泰证券研究所四、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合理均衡的产业结构会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健康良性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形成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大,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行研究

8、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通过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即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的耦合程度,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均衡状态。其公式为: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Li,i,4,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nE (i 1,YiY,LiL,n Y 1) ( Y 1)i 1L,式中,E 表示结构偏离度,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示产业,n 表示产业部门数。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根据定义,Y/L 即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Yi/LiY/L,从而 E0。同时,Y

9、i/Y 表示产出结构,Li/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 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E 值为零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匹配,经济效益最高。E 绝对值越大,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劳动效率低,存在劳动力剩余;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劳动效率相对较高,会吸引劳动者进入该行业,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劳动生产率会逐渐降低,最后引致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达到趋向于零的稳定状态。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Chenery et al.,1989),而发达国家

10、的 E 值则比较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如图表 21)图表 20:我国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料来源:Wind 资讯、华泰证券研究所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996,2003,201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4,2005,2006,

11、2007,2008,2009,2011,5,。,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图表 21:中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图1.501.000.500.00-0.50-1.00,中国第一产业美国农业,中国第二产业美国工业,中国第三产业美国服务业,注:产业结构偏离度=GDP 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1资料来源:Wind 资讯、国研网、华泰证券研究所对图表 21 中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数据分析发现,与美国产业水平相比,我国产业水平存在明显不足: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显示我国产业劳动配臵质量和劳动效率有待提

12、高,产业结构存在优化空间。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且更大程度地偏离 0,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而且由于制度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自由转移困难,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农业科技水平低下也是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1998 年以前,我国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美国农业相当,均在-0.5 以下,但此后美国农业的结构偏离度迅速减小到-0.3 以内,这与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 1998 年以后迅速增大的趋势是一致的。而我国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则呈整体扩大趋势,由 1990 年的-0.55 扩大到 2011 年的-0.71,同时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见图表 20)2、第

13、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呈下降趋势。2003 年以前维持在高位,基本在 1 附近,说明劳动生产率较高。2003 年以后下降比较明显,说明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进入,但依然大大高于第一、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目前仍在 0.5 以上。我国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资本、资源、土地等要素投入很大,因此,虽然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并不高。美国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处于比较均衡的优化状态,1990 年至 2008 年,基本在-0.1 与 0.08 之间波动,2008 年以后有所增大,主要是美国产业政策回归制造业的影响,但仍远低于中国。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 19

14、91 年的 0.70 优化到 2011 年的 0.21,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逐渐降低至较低水平,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且吸纳了从其他产业转出的劳动力,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比不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6,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上就业比例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中劳动力容量最大的是低附加值的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等,而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发展较慢,且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较弱。美国的服务业基本处在理想的均衡状态,1990 年以来偏离度在 0.06 至-0.03 之间波动。近几年受强化制造业政策的影响有所降低,

15、但幅度不明显。(二)高能耗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工业能耗水平很高。1999-2009 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12%,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大于 70%。2011 年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工业耗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例高达 61.4%。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耗量占比明显偏高。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费约占世界总量的 20%,GDP 不到世界总量的 10%。人均能源消费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 GDP 却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50%。当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美国相当,GDP 仅为美国的 37%;GDP 与日本相当,而能源消费总量是日本的 4.7倍。近年来我

16、国工业增加值能耗虽然呈逐步下降趋势,从 1999 年的 4.21%下降到 2009 年的 1.64%,但能源消耗量仍然大于工业增加值,2009 年,消耗 1.64 单位的能源才能增加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意味着我国是能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靠大量消耗能源来支撑。图表 22:近年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水平,250,000.00200,000.00150,000.00100,000.0050,000.00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4.504.003.503.002.502.001.501.

17、000.500.00,工业(亿元),工业(万吨标准煤),工业能耗水平(吨标准煤/万元),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从图表 22 可以看出,1991-2009 年间,我国能源消费的平均增长速度比 GDP 平均增长速度约低 4 个百分点。但 2003 年以来,能源消费与 GDP 增速明显加快,都达到 10%以上,尤其是 2003 至 2005 年,能源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7,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了 GDP 的增速,主要原因是这三年投资增长过猛,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增长在

18、26%以上,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高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从而造成能源消费量增长加快。,图表 23:我国 GDP、能源消耗增长率及未来趋势单位:%,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制约日益明显。我国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弱化。铁矿石、石油、铜、铀等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潜在风险日益加大。改变不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方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三)环境生态成本居高不下,2012 年 2 月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布了全国环境经济核算(也即俗称的“绿色 GDP”)的部分研究,成果。

19、这是中国第三次公布绿色 GDP 数据。,其研究表明,2009 年中国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 13916.2 亿元,较上年增加 9.2%,约相当于当年 GDP 的 3.8%。从 2004 年到 2009 年,基于退化成本的环境污染代价已从 5118.2 亿元提高到 9701.1亿元(见图表 24)。这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研究还表明,我国的直接物质资源投入增速较快,但资源产出效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直接物质投入已由 2006 年的 80 多亿吨增加到 2009 年的 100 多亿吨。“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产出率处于 320-350美元/吨的水平,且有下降的趋势,

20、远低于先进国家的 2500-3500 美元/吨。,环境污染代价高昂一方面来源于我国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据统计,2011 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 8.7%,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占当年GDP比例,8,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和 8%,分别比上年下降约 0.5 个百分点,而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消费总量的比重均有所上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我国煤炭消费的占比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见图表 25、26),这是我国碳排放压力日益加大的重要原因。中国

21、一次能源 CO2 排放量从 2000 年的 34.7 亿吨上升到 2009 年的 71.8 亿吨,增长了一倍多,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 CO2 排放大国。图表 24: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2009年2008年2004年年度,3.80%2.98%3.05%00,5118.2,9701.18947.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经济损失(亿元)资料来源: 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年 2 月 3 日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占 GDP 的比例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负指数关

22、系,显示出经济发展越是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越高。这表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走东部地区的老路,还会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模式。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的力度,但中国污染治理水平仍有待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如电力生产、非金制造、黑色冶金、化工等 SO2 排放大户和造纸、食品加工和化工等 COD 排放大户,其 SO2 去除率、COD 去除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生态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9,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图表 25:2010 年中国一次能源

23、消费结构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表10%4%,19%,中国,67%,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及其它,资料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年 02 月 03 日图表 26:2010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表12%29%,24%,世界水平35%,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及其它,资料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年 02 月 03 日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0,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四)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产业结构偏离度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部门

24、,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太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导致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于第二产业显得滞后。从图表 27 中可以看出,2009 年我国外商投资分布中,第一产业仅占 1.59%,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占比就达到 50%以上,第三产业占比不足 10%。图表 27:2009 年我国外资在各个行业投资额及占比,外资额(万美元),占比,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142873467714622469453898045617,1.59%51.95%2.50%5.99%0.51%,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外资大量投资于制造业,但核心技术的

25、导入并不多,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产业的发展必然依附于他国,导致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行业被锁定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偏低。一方面,出于竞争考虑,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往往不愿意将先进技术特别是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向我国转移;另一方面,技术贸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限制,发达国家在进行技术出口特别是高端技术出口时,经常对我国进行附加条件限制。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很弱,在全世界近 50 个主要国家中,仅居第 24 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非常明显。这样形成了“技术水平落后,只能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企业利润低下,无法承担创新风险,无力进行自主创新低技术产

26、品生产”的恶性循环,使我们在国际分工中很难进入产业链的高端,无法通过核心产业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升级陷入一种缓慢、僵化的局面。(五)成本因素削弱制造业竞争优势2012 年 1 月,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低成本制造业周期的终结”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一些产业已开始出现滑坡,许多跨国公司正重新考虑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早些时候,全球商业咨询机构 Alix Partners 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到 2015 年,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将赶上美国,印度、越南、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国的制造业成本将比中国更具竞争力。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

27、压”,有落入“三明治陷阱”的危险。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也正加紧重振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一是吸引部分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1,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高端制造企业回流,可能使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出现“逆转移”,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二是发达国家加紧从技术、规则和市场等方面设臵新的门槛,使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加大,给我国制造业的赶超发展带来压力。三是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如美国建立贸易执法机构,专门负责调查中国等国家的“不公平贸易”,在出口数量和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成本却居高不下,必

28、将加大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压力。另一方面,其它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还将继续,它们将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调整产业分工的机遇,发挥本国的低成本优势,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承接产业转移。据德勤中国竞争力调查报告 2011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人力成本约为中国的 50%。而且,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还处于上升通道之中,更加使得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领域竞争优势下降。另一个数据是,2003 年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成本平均比美国要低 22%,但到 2008 年底已收窄至只剩下 5.5%,2008 年之后更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大幅升值超过三成,以及工资和房价上涨导致成本

29、持续上升。此外,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也是“中国制造”成本的重要推手,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食品、矿石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进一步蚕食制造业的微薄利润。 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一度是耐克最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生产了 40%的耐克鞋,但目前越南超过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生产基地。,在此背景下,如果我国制造业如不能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在高端制造业产品尚未具备竞争力的条件下,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也将被削弱,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将不断增加,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显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最大问题是粗放式增长造成的产业水平落后,而不是三大产业

30、之间的比例关系。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优化升级,而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是转型核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围绕这一核心推进,而不是简单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更不能以压缩第二产业的比例来臵换。作为一个大国,强大的工业永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之间的转型升级要着眼于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是:,1、第一产业主要是存量的调整优化,大

31、力实施科技兴农,确保行业平稳发展;,2、第二产业将从存量和增量 2 个维度调整和优化,存量调整优化的重点是技术更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增量优化的重点是增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因此,传统工业增速将放缓,新兴产业将有快速发展;,3、第三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为工业转型、,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等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由于工业是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重点,因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此,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充分表明了工业转型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见图表 28),免责条

32、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2,1.0,35,21,21,30,15,12,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图表 28:“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10 年,2015 年,累计变化,工业增加值增速(%),8,经济运行,工业增加值率提高(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10,规模以上企业 R&D 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技术创新拥有科技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钢铁行业前 10 家,748.6,1560,811.4,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汽车行业前 10

33、 家,82.2,90,7.8,船舶行业前 10 家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48.961.7,7085.0,21.123.3,“两化”融合,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52.1,70.0,17.9,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 ERP 普及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80.0,资源节约和环境保,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72,3,注: 内数值为年均增速;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资料来源:国务院

34、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 20 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人畜力比重仍接近 50%,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以实现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平稳协调发展。1、发展现代农业刻不容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尽管几年来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3,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35、年 09 月 26 日,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农业稍有不稳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背景下,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总体素质呈现下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依然薄弱,普遍存在农业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基层推广人才缺乏的现象,农机研发能力不足、农机农艺配套不够等问题较为普遍

36、,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十二五规划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5 年取得明显进展、10 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目标,并将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细化量化为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等 7 个方面 27 个发展指标。其中农业科技方面的指标尤其引人注目,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科技进步贡献率 55%,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 1300万人,年均增长 6.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3,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 50%等。(见图表 29)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占领制高点、取得新突破,

37、把技术创新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在良种方面,关键在于良种良法与耕地质量,要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在农机方面,要加大水稻机插和玉米、棉花、油菜、甘蔗机收技术攻关力度;在综合生产技术方面,加强应对农业灾害、节本增效、节能减排、农业优质生产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在强化农技推广应用方面,要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条件建设,确保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有效履行。,2、大力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信息化的

38、支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70%,灌溉水利用率为 47%,发达国家达 75%以上;我国消耗了世界 25%的化肥和 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 35%。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农业必须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找出路。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

39、产效率,降低资源耗费,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5,14,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图表 29:“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亿亩),标,2010 年 2015 年 年均增长(%)5.05.416.4816.0,棉花总产量(万吨)油料总产量(万吨)农产品 糖料总产量(万吨)供给 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总产量(万吨)奶类总产量

4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596323012008792627633748537394.8,700350014000850029005000600096,3.271.623.121.410.975.932.231.2,农业结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309.31.7,36102.2,60.70.5,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4000,农业物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质装备 农机总动力(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万人)农业

41、生 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量(亿户)产经营 奶牛规模化养殖(年存栏 100 头以上)比重(%)组织 生猪规模化养殖(年出栏 500 头以上)比重(%)农业生 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态环境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0.59.252528201.0728353370.2,0.5310605513001.338505080,0.031.68836.83.971015179.8,农业产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值与农 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4000,民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919,8310,7,注:1. 内为五年累计数;2. 820 万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 2008 年底

42、数;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按 2010 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资料来源: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5,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农村农业信息化规划围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等 5 个方面展开。到 2015 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每百户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达到 30 台;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 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 20;农业

43、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 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 50。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 20%提高到 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免责条款及投资评级标准详见末页,16,table_page1宏观研究/宏观专题研究| 2012 年 09 月 26 日免责条款:本报告仅供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

44、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

45、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报告版权归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华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23032000。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