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立 2017 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lK411000 城镇道路工程l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lK411011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二、城镇道路分级快速路 ,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主干路 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次干路 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支路 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lK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二 )路基与填
2、料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 不适于 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三 )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2) 应根据 道路交通等级 和 路基抗冲刷能力 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 细粒土、带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 (承受特重或重交通 ) ,或者为 细粒土 (承受中等交通 )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 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 半刚性基层 ,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
3、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所用的工业废渣 (粉煤灰、钢渣等 )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三 )面层(2)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 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 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 侵蚀作用 和 温度变化 的影响。(3)路面使用指标:1)承载能力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2)平整度3)温度稳定性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2lK411
4、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一、构造特点(一 )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 应设置垫层 ,以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二 )基层( 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2)特重交通宜选用 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三 )面层(1)面层混凝土通常分为普通 (素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 (素 )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 强度
5、、耐久性 (抗冻性 ),表面抗滑、耐磨、平整。(2)横向接缝可分为 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4)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 传力杆 。在自由边处,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 小于 90的面层角隅 ,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 (5)抗滑构造 :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应具备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可采用 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 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6、。二、主要原材料选择(3)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淡化海砂不应用 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6)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lK411014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一、结构组成与分类(一 )材料组成(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 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 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 (三 )结构类型1)悬浮一密实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 c,但内摩擦角 较小 ,高温稳定性较差。3)骨架密实结构:该结构不仅内 摩擦角较高,黏聚力 c 也较高 ,是综合以上
7、两种结构优点的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简称 SMA) 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二、主要材料与性能1.对高等级道路 ,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宜采用稠度大 (针入度小 )的沥青;对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当需要满足高、低温性能要求时,应优先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 2.感温性感温性是指沥青材料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 感应性 。表征指标之一是软化点, 软化点可作为反应感温性的指标。对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重载交通、停车站、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车速较慢的路
8、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2)改性沥青混合料与 AC型混合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良好的路面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3(3)改性沥青 (Modifiedbitumen)混合料面层适用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三 )沥青玛琦脂碎石泪合料 (Stonemasticasphalt,简称 SMA)(3)SMA 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市主干道和城镇快速路。 (四 )改性沥青混合料 (或 SMA)(2) 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
9、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等路面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3) 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主干路和城镇快速路。1K411015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一、再生目的与意义(一)再生机理( 2)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 。沥青的再生是沥青老化的 逆过程 。三、再生材料生产与应用(一)再生混合料配合比( 3)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含量:如直接用于路面面层,交通量较大,则旧料含量取低值,占30%40%;交通量不大时用高值,旧料含量占 50%80%。1K411016 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
10、点一、常见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挡土墙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砌体结构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 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其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简述见表 lK411016。类型 结构示意图 结构特点重力式 (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压力作用(2)一般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可用混凝土砌块或现场浇筑混凝土。(3)形式简单,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重力式 (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2)在墙背设少量钢筋,并将墙趾展宽(必要时设少量钢筋)或基底设凸榫抵
11、抗滑动;(3)可减薄墙体厚度,节省混凝土用量。衡重式 (1)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体稳定;(2)墙胸坡,下墙倾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钢筋混凝土悬 臂式 (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2)墙高时,立壁下部弯矩大,配筋多,不经济。钢筋混凝土扶 壁式 (1)沿墙长,每隔一定距离加筑肋板(扶壁),使墙面与墙踵板连接;(2)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在高墙时较悬臂式经济。4带卸荷板的柱 板式 (1)由立柱、底梁、拉杆、挡板和基座组成,借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墙;(2)基础开挖较悬臂式小;(3)可预制拼装,快速施工锚杆式 (1)由肋柱、挡板和锚
12、杆组成,靠锚杆固定在岩体内拉住肋柱;(2)锚头为楔缝式或砂浆锚杆自力式(尾杆式) (1)由拉杆、挡板、立柱、锚锭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锭块形成整体稳定;(2)结构轻便、工程量节省,可以预制、拼装,施工快速、便捷;(3)基础处理简单,有利于地基软弱处进行填土施工,但分层碾压需慎重,土也要有一定选择加筋土 (1)加筋土挡土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力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及面板对填土的约束,使拉筋与填土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 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2)可解决很高(国内有 3.612m 的实例)的垂直填土,减少占地面积;(3)挡土面板、
13、加筋条定型预制,现场拼装,土体分层填筑,施工简便、快速、工期短;(4)造价较低,为普通挡墙(结构)造价的 40%60%;(5)立面美观,造型轻巧,与周围环境协调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 检测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布设挡土墙的 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 。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 被动土压力(见上图 C):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
14、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lK411020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lK411021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三 )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路基 (土、石方 )施工开挖路整、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二、路基施工要点(一 )填土路基5(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1: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
15、300mm,宽度不应小于 1.0m。(二 )挖土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 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 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三、质量检查与验收检验与验收项目: 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 (0.01mm);一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lK411022 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一、路基材料与填筑(一
16、)材料要求(2)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盐渍土、腐殖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士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100mm 的土块应打碎。(二 )填筑(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 500mm。(2) 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一 )试验段(2) 试验目的主要有:1)确定路基 预沉量值 。2) 合理选用 压实机具 ;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3) 按压实度要求,确定 压实遍数 。4) 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
17、虚铺厚度 。5) 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 压实方式 。(三 )路基压实(2)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 4km/h。(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 1/41/3。三、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3)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lK411023 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二、土的性能参数(二 )路用工程主要性能参数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即 =Ww/Ws, (%);塑限 p: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
18、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塑性指数 Ip: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Ip=WL-WP 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液性指数 IL: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 IL=(W-Wp)/Ip,IL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ILO 坚硬、半坚硬状态, 0IL0.5 硬塑状态, 0.5IL1.0 软塑状态, IL1.0流塑状态。(三 )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三、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1)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黏土统称为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6隙比
19、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软土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数十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 等;具体可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 (4)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而发生变形破坏,在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3)对于 不满足防冻胀要求 的结构,可采用 调整结构层的厚度 或 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 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4)为防止 不均匀冻胀 ,防冻层厚度 (包括路面结构层 )应不低于标准规定。lK411024 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一、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20、二 )水土作用(1)工程实践表明:在对道路路基施工、运行与维护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2) 道路沿线地表水积水及排泄方式、邻近河道洪水位和常水位的变化,也会造成路基产生 滑坡、沉陷、冻胀、翻浆 等危害。三、危害控制措施(一 )路基与路面(2)面层结构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考虑地表水的排放,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且其总厚度要满足防冻层厚度的要求。lK411030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lK411031 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二、常用的基层材料(一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1)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
21、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 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二 )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2) 水泥稳定细粒土 (简称水泥土 )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及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 (三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2)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4)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lK411032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三)压实
22、与养护(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碾压。 (三 )压实与养护(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且不宜小于 100mm。(2) 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 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4)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温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 7d。lK411033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一、土工合成材料7(二 )功能与作用(1)土工合成材料可设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二、工程应用(三 )路面
23、裂缝防治(2)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 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铺筑新沥青面层。 (四 )路基防护1.路基防护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或网格固定撒草种。 岩石边坡防护 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 沿河路基 可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模袋等进行冲刷防护,以保证路基坚固与稳定。1K411040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lK411041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一、施工准备(一 )透层、粘层、封层(1)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
24、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类材料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入基层后方可铺筑。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透层油。 (2) 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3)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封层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且粒径与级配应符合要求。 (4) 透层、粘层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
25、动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应呈雾状,洒布均匀,用量与渗透深度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试洒确定。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二、摊铺作业(一 )机械施工(6)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等,按规范要求执行。三、压实成型与接缝(一 )压实成型(1)压实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 (包括成型 )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100mm,各层压实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 (6)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8)压路机不
26、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lK411042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一、生产和运输(一 )生产(1)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常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二、施工(一 )摊铺(1)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 履带式摊铺 机。改性沥青 SMA 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8(2) 摊铺速度宜放慢至 13m/min,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二 )压实与成型(1)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
27、不低于 90120 。(3) 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应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OGFC 混合料宜采用 12t以上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4) 振动压实应遵循“ 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这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如发现改性沥青 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其级配, 且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以防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三、开放交通及其他(1)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开放交通的条件应同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有关规定。 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lK411043 水泥混
28、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二、混凝土面板施工(一 )模板(2)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 应核对 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 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 ,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 严禁 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或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三 )摊铺与振动( 1)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 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验段确定。 ( 2)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动梁或振动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和修整,使用振动板提浆饰面时,提浆厚度宜 控
29、制在 (41)mm(3)采用滑模摊铺机摊铺混凝土坍落度小,应用高频振动。低速度摊铺;混凝土拥落度大,应用低频振动,高速度摊铺。(四 )接缝(1)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 (3)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应由施工期间混凝土面板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确定切缝方式。如温差小于 10,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24h,硬切缝 1/41/5板厚。温差 1015时,软硬结合切缝,软切深度不应小于 60mm;不足者应硬切
30、补深到 1/3板厚。温差大于 15时,宜全部软切缝,抗压强度等级为 11.5MPa,人可行走。软切缝不宜超过 6h。软切深度应大于等于 60mm,未断开的切缝,应硬切补深到不小于 1/4板厚。对已插入拉杆的纵向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 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 70mm,纵横缩缝宜同时切缝。缩缝切缝宽度控制在 46mm,填缝槽深度宜为 2530mm,宽度宜为 710mm。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灌缝。 (4)灌填缝料前 ,缝中清除砂石、凝结的泥浆、杂物等,冲洗干净。缝壁必须干燥、清洁。 填缝料灌注深度宜为 1520mm, 热天施工时填缝料宜与板面平,
31、冷天填缝料应填为 凹液面 ,中心宜低于板面 12mm。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渗水。填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六 )开放交通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 设计弯拉强度 且 填缝 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lK411044 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要点三、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要点(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9果。 (3) 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对于脱空部位的空洞,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灌注压力宜为 1.52.0MPa。这是城镇道路大修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和
32、成功的方法。处理前应采用 探地雷达 进行详细探查,测出路面板下松散、脱空和既有管线附近沉降区域。lK412000 城市桥梁工程lK412010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lK412011 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一、桥梁基本组成与常用术语(一 )桥梁的定义(二 )桥梁的基本组成(1)五大部件是指:1)桥跨结构:2)支座系统: :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3)桥墩:4)桥台:设在桥的两端 ;一边与路堤相接,以防止路堤滑塌;另一边则支承桥跨结构的端部。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锥形护坡、挡土墙等防护工程
33、。 5)墩台基础:(2)五小部件是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总称为桥面构造。1)桥面铺装 (或称行车道铺装 ): 2)排水防水系统: 3)栏杆 (或防撞栏杆 ): 4)伸缩缝: 5)灯光照明:二、桥梁的主要类型1.梁式桥 :梁式桥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2.拱式桥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3.刚架桥 :刚架桥梁部主要受弯,而在柱脚处也具有水平反力。lK412012 模板、支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6)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2) 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
34、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 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 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7) 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 (8) 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立柱高度在 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 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 45。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1)支架和拱架搭设之前 ,应按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194-2009要求,预压地基合格并形成记录。(2)支架立柱必须落
35、在有 足够承载力 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 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支架地基 严禁 被水浸泡,冬期施工 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安设支架、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 临时支撑 。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 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10(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7)支架、拱架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安装模板应与钢筋工序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工序结束后再安装;安装墩、台模板时,其底部应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应采用拉杆固
36、定;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三、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 ,混凝土强度宜为 2.5MPa及以上 。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3)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 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 。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应从跨中向支座
37、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 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 前 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 后 拆除。lK412013 钢筋施工技术三、钢筋连接1.热轧钢筋接头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元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 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 闪光对焊 。焊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的有关规定。 (3) 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 HRB335和 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 。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的有关规定。(
38、4) 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 22mm,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 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 电阻点焊 。(6) 钢筋与钢板的 T 形连接,宜采用 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3.钢筋现场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lK412014 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在进
39、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 测定。 试件以同龄期者 3块为一组 ,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四、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 搅拌、运输、浇筑和混凝土养护 等内容。(二 )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2.混凝土运输(2)运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容器或管道应不 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 ,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3)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 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 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 二次快速搅拌。(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 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受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