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 国 重 点 行 业 企 业环境风险和化学品检查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工作意义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2,3,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多区域、多方面、多形式的环境风险相对集中爆发,近几年明显出现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的态势。,4,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环境污染确实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我国已经步入环境事件高发期,据统计:2002年至今,每年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1400多起,造成
2、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逐年增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原因为安全生产次生环境事件、交通事故次生环境事件、企业违法排污引发环境事件等等。其中,安全生产事故(含交通事故)次生的环境事件占绝大多数,达70%左右。,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事件,6,7,8,9,环境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理念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预案体系建设及管理不健全环境应急机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环境应急管理的制度、机制等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环境应急管理的科研、监测、信息、宣教、能力等方面支撑不足,10,(二)当前的环境应急管理与新时期环境安全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环境应急管理作为社会公共事务应急管理的一部
3、分,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研究防控环境灾难对策,科学、高效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已刻不容缓。,11,2008年底,应急调查中心独立运行,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应急办”)设在应急调查中心,对外可使用应急办印章。,12,周生贤部长提出“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预防与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13,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是环境保护部首次发布的对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文件,是今年和“十二五”期间环境应急管理的工作思
4、路,对在全国环保系统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全面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十三)全面掌握环境风险源信息,加强隐患整改。各地要全面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建立本辖区环境风险源档案和数据库,并纳入环境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责任。,14,工作部署: 2009年 2月24日,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 2009年 3月26日,全国环境执法暨环境应急 管理工作会议 2009年12月29日,全国环境应急管
5、理工作会 2010年 1月25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 2010年 2月9日,关于开展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的通知,15,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工作意义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16,(一)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检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检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
6、、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17,(一)检查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七)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18,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组织实施 工作意义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19,(二)检查目的,
7、1.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急处置及救援资源,周边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化学品生产、贮存的种类、数量等情况,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和化学品档案及数据库,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平台建设。,20,(二)检查目的,2.为研究制定环境风险源分级分类标准,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奠定数据基础。,21,22,3.掌握企业应急救援物资需求和储备情况,为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提供基础信息。,(二)检查目的,(十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
8、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3,24,4.为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提供基础信息。,(二)检查目的,(四)编制完善企业预案。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各企业要针对本企业的风险隐患特点,以编制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为重点,并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其他方面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要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生产企业要在预案中明确
9、可能发生事故的具体应对措施。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点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差企业、产生或经营危险废弃物的企业和改革重组改制企业的指导,明确预案编制要求,制订编制指南或预案范本,提高预案质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5,26,5.为逐步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和化学品监管政策措施,制定宏观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二)检查目的,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工作意义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27,这项工作的意义,1、是树立防范环境风险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实现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10、 2、是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必然选择;,28,这项工作的意义,3、是构建有效的国家环境风险管理的政策体系,参与国家宏观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 4、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9,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工作意义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30,(一)统一领导,本次检查工作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污染防治司共同主持,负责督促、指导、协调、调度此次检查工作,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建立网上填报系统,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对各省上报数据和报告进行审核、验收; 对全国数据进行
11、汇总,形成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31,(一)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成立了环境风险检查领导小组,张力军副部长为组长,应急办田为勇主任、污防司翟青司长为副组长。环境风险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32,(二)专业指导,以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为主要技术支持单位,并请环保、相关工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各级环保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对各地检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33,(三)属地负责,本次检查按照属地原则确定检查对象。检查工作由检查对象所在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地(市)级环保部门和省级环保部门要协助县(区)级环保部门对其辖区内
12、地(市)级、省级监管的检查对象完成检查工作。,34,(四)逐级审核,地(市)级环保部门负责本辖区县(区)级环保部门检查数据填报质量的审核; 省级环保部门定期对辖区检查工作进行督查,并负责辖区检查数据的分析汇总,完成辖区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申请环境保护部验收; 环境保护部将组织有关专家会同各区域环保督查中心不定期进行实地抽查或跟踪检查。,35,主要内容,工作由来及部署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36,(一)检查时间,检查标准时间点:2009年12月31日时 期 资 料: 2009年度,37,(二)检查对象,检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
13、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工业污染源。,38,共包括以下3大类10中类35小类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1.石油加工、炼焦业:(1)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2)炼焦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肥料制造(3)农药制造(4)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5)合成材料制造(6)专用化学产品制造3.医药制造业:(1)化学药品原药制造(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39,(二)检查对象,(三)检查对象的确定,40,本次检查以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为基础,为确保有关信息不漏查,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检查
14、对象: 1.至2009年12月31日以前新建已验收的产业活动单位均纳入本次检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已造成事实排污累计30天及以上的新建项目,纳入本次检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事实排污累计不足30天的新建项目,不纳入本次检查; 2.在2008年年度和2009年年度停业、停产的产业活动单位,纳入本次检查;,3.在2009年12月31日前取缔、关闭的产业活动单位不纳入本次检查。 注: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比,本次检查增加了: (1)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新建已验收的企业; (2)2007年12月31日前投入试生产、试运行,事实排污累计不足30天新建项目。,41,(三)检查对象
15、的确定,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企业,42,4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企业,44,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企业,各省企业数量排序(污染普查数据),45,(四)检查内容,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理位置、联系方式、行业类别、年生产时间、工业总产值、厂区面积、是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评文件是否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环境风险评价专篇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等;,46,2、企业化学物质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副产品、原料等的名称、种类、数量、物理状态、物质分类、实际产量、贮存量、用途及运输方式等;,47,(四)检查内容,3.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情况:包括风险单元的主要化学
16、物质、风险特征、防护围堰及有效容积、专用泄漏排水沟/管、地面防渗以及防渗材料、气/液体泄漏侦测警报系统及联网情况、泄漏气体吸收装置、事故废水排放去向、事故应急池及容积、清净下水排放切换阀门及清净下水排水缓冲池等;,48,(四)检查内容,4.应急救援措施及应急救援物资情况: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收集器材;应急监测设备;应急救援物资的名称、数量、外部供应单位、外部供应单位联系方式等;,49,(四)检查内容,5.企业周边水和大气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包括废水和清净下水排放去向;废水和清净下水收纳水体功能类别;企业所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功能类别;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如饮用水水源保护
17、区、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学校、医院等)的名称、规模、级别、相对企业位置方位、距企业距离、联系方式等。,50,(四)检查内容,主要内容,工作由来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51,检查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52,(一)准备试点阶段: 2009年6月2010年1月(二)部署培训阶段: 2010年2月4月(三)检查登记阶段:2010年5月10月(四)数据分析汇总:2010年11月2011年2月(五) 验收总结阶段:
18、2011年3月2011年8月,(一)准备试点阶段: 2009年6月2010年1月,1、基础准备(2009年6月) 编制检查表,网上填报软件初步开发 2.试点阶段(2009年7月8月):在江苏省、辽宁省丹东市、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山东省威海市、烟台市等地区开展试点。 3.完善方案(2009年9月2010年1月):制订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工作方案及检查表,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最终方案。,53,环境保护部向省级环保部门发文,统一部署检查工作。省级环保部门部署辖区内检查工作。 组织开展省、地(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培训。国家负责对各省级检查人员及省级、地(
19、市)级检查培训教师的培训;省级负责对地(市)环保部门、检查人员培训;地(市)级负责对县(区)级环保部门、检查人员培训。,54,(二)部署培训阶段: 2010年2月4月,(三)检查登记阶段:2010年5月10月,1.检查登记: 各级环保部门组织力量对辖区内上述行业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开展全面检查,按要求填报检查表,并同时完成检查数据在 “中国环保热线”网站()的一次录入工作。 各地(市)级和省级环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制订质量控制方案,指定专人每月对各地检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对检查表和网上录入情况进行检查。,55,2.核查更正:在检查登记期间,环境保护部将根据各省检查情况和进度,组织各区域环保
20、督查中心、技术支持单位和专家,采用多种形式、不定期的对各地检查情况、检查表数据填报质量、网上录入质量进行核查。各地要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改正,并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检查表和网上数据的修改和更正。 有关核查方案另行通知。,56,(三)检查登记阶段:2010年5月10月,(四)数据分析汇总:2010年11月2011年2月,各县(区)级、地(市)级、省级环保部门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审核,完成检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并逐级上报。2011年1月底前,省级环保部门将检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报环境保护部。 有关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57,(五) 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
21、年8月,1.验收阶段(2011年3月6月):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组对各省上报的数据和报告进行审核、验收。 2.总结阶段(2011年7月8月):环境保护部对全国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58,主要内容,工作由来 检查依据 检查目的 组织实施 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检查步骤 有关要求,59,(一)加强组织领导,60,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将此次检查作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加强企业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监管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抽调化学品管理和环境应急管理业务能力强、工作细致认真、责任心强的同志任检查员,负责组织本辖区的检查、网上填报、汇总、审核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并保障检查所需经费。
22、各地要按照全国的统一要求和安排,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完成。,(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本次检查是深化应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检查的企业大部分在污染源普查范围中,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建立此次检查的企业名单,事先通知检查对象整理、准备有关原始记录和台账,提高工作效率。,61,(三)加强检查登记表填报质量,各地要制定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检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注重现场检查,认真查阅、核对企业相关台账、票据等有关信息;注意检查表中填报涉及量的数据应与计量单位一致,以及表内指标之间、表间数据填报的逻辑性、合理性。对涉及危
23、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环境敏感区域的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检查,避免漏报和错报。,62,(四)加强检查资料档案管理,环境保护部不再上收各地填报的纸质检查表,各级环保部门要对本辖区检查企业的检查表妥善保管备查,并建立企业环境风险和化学品档案,做到一源一档。有关此次检查的档案管理工作可参考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环发2007187号)和关于加强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39号)的要求执行。,63,一次次的突发环境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还将多年环境治理成果化为乌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更是难以恢复。因此,既不能简单狭隘地将环境应急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置,也不能只谈风险管理、污染防治,变应急为应付;更不能把环境应急与当前的环境管理工作割裂开来,而是要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既要在环境保护常态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防范环境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又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全面、充分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切实保障人们群众利益,维护国家环境安全。,64,结束语,谢 谢!环境保护部应急办 预警处 毛剑英电话:010-66556461传真:010-665564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