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凸透镜成像,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像的差异?,【观察】,透过下面两个凸透镜看到的不同情景,【思考】,2.列举这些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静态特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器材),(巧安装),(移位置),(记数据),(看特点),2、动态规律,1.试用凸透镜的特殊光路解析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焦距和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注意: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列举这些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静态特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器材),(巧安装),(移位置),(记数据),(看特点),2、动
2、态规律,1.试用凸透镜的特殊光路解析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焦距和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物距u,像距V,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数据】,f=10cm,【实验数据】,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f=10cm,uvf,v=2f,v2f,vu,放大,虚像,同侧,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归纳】,3.像距大则像放大,像距小则像缩小,【总结】,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动态规律,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归纳】,2.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平行主光轴移动时,【总结】,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动态规律,1.成倒像时,物上升
3、像下降,方向相反。,【归纳】,2.成正像时,物上升像上升,方向相同。,垂直主光轴移动时,例、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 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 点处;(2)能在光屏上成离透镜最近的像的是 点处; 能在光屏上成最大的像的点是 点处;(3)成虚像的点是 点。,a,a,d,c,(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2)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3)当物距为18cm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 放大的虚像。则焦距范围为 。,f 1
4、8cm,9cm f 18cm,(4)当光屏距透镜18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5)当光屏距透镜18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9cm f 18cm,f 9cm,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评估】,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么移动光 屏都看不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 如何调节才能成像与光屏的中央?,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实验前,应调节_、_、_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_.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位置,在光屏上也得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
5、能是:(1) _或_(2)_.,烛焰,凸透镜,光屏,成在光屏中央,物体放在焦点上,焦点内,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10,正立 、放大、虚,倒立、放大、实,倒立、缩小、实,3.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
6、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A,4.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A,5.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A.5 cm B.10 cmC.20 cm D.30 cm,B,6.某实验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该凸透镜边框所标的焦距数值已模糊不清,其中一位同学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0 cm处,调节光屏位置,最终在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清晰的像.根据这一现象,同组的其他同学作了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A.透镜的焦距是5 cmB.透镜的焦距大于5 cm,小于10 cmC.当物距为3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D.当物距为6 cm时,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