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借,一 假借的概述二 假借与通假三 假借产生与 衰落的原因四假借义与引申义,一假借概述(一)假借的定义假借属于传统的“六书”之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提出了“六书”的名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如何理解?(1)许氏对其中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一事物有音无字,记录时借用了与此事物名称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这里的关键是“本无其字”,借用只为读音相同或相近,与字义并无任何联系。段玉裁说:“依傍同声寄于此,则凡事物之无者,皆得有所寄而有字是谓假借。”,( 2 )因此假借只是借别的字形来记录这个事
2、物的读音,即“依声托事”。“本无其字”是假借的核心内容和特征。许慎对于假借下的定义是正确的,但他所举“令”长”这两个例字是不恰当的说文解字注:“令”,本义“发号也”。“长”字的本义“久远也”。,汉承秦制,有万户人口之县的行政长官称“令”,不到万户人口之县的行政长官称“长”。,段玉裁注云:“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这显然是 有意义联系的引申,而并非“本无其字”没有意义联系的假借。,(二)假借的性质1 本无其字的假借2 本有其字的假借3 伪字自冒的假借,(二)假借的性质1本无其字的假借2本有其字的假借3伪字字冒的假借,1.本无其字的假借,语
3、言中产生新的事物或现象, 人们没有造一个新字, 而是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记录它。,畚箕 其 代词、语气词,如:其,本义是簸箕。古人中没有“其”,而是借用表簸箕的“其”来代表这个虚词虚词中的本无其字的假借字,燃烧 然 指示代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呼吸乎 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捣臼的棒槌 午 十二地支的第七位,颊毛 而 连词,说文而部:“而,颊毛也。”周礼梓人:“作其鳞之而。”说文而部:“耏r,罪不至髡(kun)也。 从而从彡。或从寸。诸法度字从寸。”,伐木:说文:“取木也。”新 与“旧”相对,A义:女子 女 B义:第二人称代词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
4、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朱熹诗集传“女”下注“汝”字,传:“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1)虚词中的本无其字的假借 在造字时, 虚词的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 也就是表意的方法)来表示。于是古人便运用表音的方法, 假借实词来表示虚词, 后来慢慢固定下来, 有的字只保留了虚词义, 原来的实词义消失了( 如上面的“其” ) , 所以虚词中很大一部分字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1)介词。如“从”字。从,说文:“相听也。从二人。”后来借作介词。如: 从一而终。,2)连词。如“而”字。而,
5、 说文:“须也, 象形。古书中借作连词。如论语 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里的“而”表顺接。”,3)助词。如“然”字。然, 说文:“ 烧也, 从火声。”古人借作助词。如庄子 养生主:“ 奏刀騞然。”这里的“然”表示“像的样子”。,4)语气词。如“焉”字。焉, 说文:“ 焉, 焉鸟,黄色,出于淮水。象形。”古书借作语气词。如:水经注:“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2)实词中的本无其字的假借,1)名词 如朋字;说文:“古文凤字。”后假借朋党之朋。又如“族”字。本意为箭头,后假借为族类之族。2)动词 麦子: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来 来往,3)形容词。如“难”。难:说文:“鸟也。”后
6、假借为难易、灾难之难。左传 隐公元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礼记 曲礼上:“临难勿苟免。”4)副词。如莫 说文:“日且暮也。”是暮的本字,后借为否定副词,意为不要。如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皆莫信。”5)代词。如孰字。本义是“熟”,后来借为疑问代词。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一种兵器我 第一人称,说文我部:“施身自谓也一曰古杀字。” 小篆 籀文 甲骨文,说文我部:“施身自谓也一曰古杀字。” 小篆 籀文 甲骨文,说文我部:“施身自谓也一曰古杀字。” 小篆 籀文 甲骨文,本有其字的假借,原於記錄語言時,倉促間想不起本字,於是就用同音的字來代替。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引鄭玄的話: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
7、,或以音類比方叚借為之,趣於近而已。,2本有其字的假借,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伸”“信” “修”“脩” “疲”“罷” “飞”“蜚” “屎”“矢” “尿”“溺” “叛”“畔” “拒”“距”,段氏說文解字敍注又云:至於經傳子史不用本字,而好用假借字,此或古古積傳,或轉寫變易,有不可知。而許書每字依形說其本義,其說解中必自用其本形本義之字,乃不至矛盾自陷;而今日有絕不可解者。 如:為愁憂為行,旣畫然矣;而愁下不云也,云憂也。為窒,塞為隔,旣畫然矣;而窒下不云也,云塞也。但為裼,袒為衣縫,旣
8、畫然矣;而裼下不云但也,云袒也。如此之類,在他書可以託言叚借,在許書則必為轉寫字。 段氏以憂愁之憂,窒塞之塞,裼袒之袒,在許書出現,必屬偽字;但是在他書可以託言假借。,3伪字自冒的假借,季剛先生講授說文時,曾說:六書中最難解者,莫如假借。許氏說文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此假借之正例,亦有本有其字而互通叚者,要皆不能離聲韻之關係。關於假借的分類,有假借正例跟廣義假借兩種。正例即本無其字的假借;廣義的假借即本有其字的假借,也叫作通假。,思考: 假借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1 造字法 许慎所说的“字”应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假借字既然表达了新的意义,其实也就是又造了一个新字,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造
9、字法。马景仑、郑廷植、贾刚如、闵爽 等认为,假借为那些没有现成字记载的新生事物找到了一个记录的符号,因此就应该看做一种造字法,假借虽然没有造出新字,“但它应该是一种不造字的造字法”。“四体二用说的错误在于它混淆造字与造型的界限”。“从文字本身来说,虽然没有表现出新增加了一个文字形体,但是从语言中需要记录的那个语词来说,又确实使一个本无字形可记录的语词终于固定地取得了一个能记录它的书写符号”。,2 用字法 假借并没有造出新的形体,只能看做用字之法。有人内心存在着一种“假借结”,明知“假借”没有造出新字,不属于造字法,但碍于“假借”在汉字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忍心将“假借”与造字法
10、割舍开来。从视觉记号的角度来看,能否用假借的方法表音并不在于视觉记号本身是否已经存在,而在于人是否可以解读该视觉记号,是否可以将其还原成听觉记号。假借是用字法,与创造视觉符号无关。持此观点的有唐兰、胡志明、刘德秦等,3 既是造字法也是用字法杨薇把假借现象区分为假借行为和假借造字两种情形,其中假借行为属于用字范畴,假借造字属于造字范畴。她认为,借音表义是用法,如果“给一个词( 有音和义) 赋予一个固定的、专有的形体”就算造出新字,是造字法了。,4 我们倾向于把假借看做用字法。 有声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它以语音为载体,是通过听觉感知的,而文字具有音、形、义三个方面,其中“形”应是文字有别于口头语言
11、最根本之处,也是文字成立的基础。早期汉字,表意性特强,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主要靠形体来区别,因此判断是否产生了新字,关键就是看是否出现了一个新的具有一定读音与意义的形体。 假借只是在本字上植入了一个新的意义,这只表明产生了一个新词,而在整个文字系统中并没有多出一个为该新词创制的新字。,如“而”是象形字,本指人的胡须,后来借用为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这时两个毫无联系的意义共寓于一个形体之中。后来“而”的本义消失,“而”专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这一假借义,这时,“而”这一形体所记录的词语的义项发生了变化,“而”的形体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本义本义+ 假借义假借义。据此把假借分为“假借行为”与“
12、假借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但因此认为假借“既是用字法又是造字法”的观点或认为假借“既不是造字法也不是用字法”的观点是欠妥的。这两种观点是想调和造字法与用字法之间的争论,但却否定了假借这一谐声原则在汉字发展史上的桥梁作用,把假借的两个发展阶段误判为假借的性质。,总之,假借是以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与这些字的本义没有任何意义联系的用字现象。假借没有造出新的字形,它只利用谐声原则,以其他字形记录了一些新词,满足了人类交际的需要,这本身就是对文字的使用。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古文字如圣书文字、楔形文字都经历过假借这一发展阶段。,关于假借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 假借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其
13、中前者又被称为造字的假借、六书的假借; 后者被称为用字的假借, 又称通假。,1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同音字借代现象,并没有本字,是一个字内部的使用问题。例“西”,本义是鸟巢,说文解字西部:“鸟在巢上。”后来假借为表示方位的西,借用之后字形上仍然只是一个。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同音字借用现象,即本字是有的,而且与被通假字同时存在。例如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中“矢”通“誓”,二者在当时都已产生,同时并存。因此,是“本无其字”还是“本有其字”是辨析假借和通假的一个简便方法。,二 假借与通假,(一)假借与通假的区别,2 假借是一种造字手段,假借虽然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使原有的字产生新义,字形还
14、是一个但意义却增多了。 如“自”本义是鼻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产生了新义。因此假借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意义。 通假是一种用字现象,只是暂时借用一个同音字,没有丰富汉语词汇意义的作用。 如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早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只在这里作早上讲,离开这个的语言环境,仍只表示跳蚤,没有新的意义产生。,3假借之后的意义比较固定,在使用上一般不受上下文语境的限制。而通假只是临时替代,在使用上要受上下文语境的严格限制,语言环境一变,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古籍中的通假字必须按本字音读,按本字义解。,4 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产生通假。 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
15、,如果没有例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三 假借产生及衰落的原因,1 从文字发展的历史来看,象形字脱胎于图画,是通过描绘实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对于那些无形可像的抽象事理及复杂的事物则无能为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限的文字满足不了记录语言的需要,假借用法遂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是假借产生的客观原因。叶正渤指出,对本无其字的假借来说,“盖因上古之世语词多而文字少,不敷使用之故” 。,2 吴文文分析了假借字产生的主观原因,认为“对文字使用的外在规范还出于一种无人监管状态”,“古人在选用汉字时具有较大的空间,只要能表示具体语境中的某一个音节,用这个字或那个字都是可以考虑的。”,我们认为古人的文字规范意识虽然
16、较弱,但毕竟还存在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 再者,本字与假借字之间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存在一词借用多字或一字借表多词现象,但这些借字之间要么有前后相承的关系,要么在用法上有主次之分,真正的混用似乎是不应该的。,3假借字是象形字与形声字之间的桥梁,大都认为假借字日益增多,造成词义的混淆,为了区别大量存在的同音异义现象,于是形声字便应运而生了。是在表音方面,汉字作为记音符号自身的缺陷削弱了假借字表音的准确性; 是形声字表音又表意,无论是能产性还是区别率都远远超过假借字,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是大量的假借字通过添加偏旁的方式都变成了形声字,因而假借字的数量也大大降低了。,朱立挺也认为,后世
17、对假借之法使用过滥,使文字不堪负荷,大量的语义共一字形也给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通过为其加义符造形声字的方法分流其不同义项,假借之法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是由于:“本无其字,依声托字”而产生的。是某字被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联的意义。例如:解 解牛分解动物解体、解 脱 引申义辞海所言:”解”又同“獬”同“蟹”,则是假借义,四.假借义和引申义的区别,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灭亡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 雍也) 死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左传 晋灵公不君) 逃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论) 不存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庄辛说楚襄王) 失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