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一).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02245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三年的辉煌成就 xx班x组 xx、xx、xxx xxx、xxx、xxx、xxx 1978,中国重新出发。如果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33年只不过相当于8分钟。真是弹指一挥间,中国开始挣脱苦痛,再一次让世人刮目相看。我们当然要为1978这个历史节点而庆幸,要为改革开放33年而骄傲。 新民周刊202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3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3年的沧桑巨变,33年的光辉历程,成就了一个

2、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3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3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21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3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3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21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21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

3、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3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3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3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3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21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

4、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21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21年,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 改革开放的33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3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 到2021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21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21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

5、伟大复兴的路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3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改革开放33年的六大成就 一、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3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3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水平悄然发生着变化。忙了一天,晚上回家看看电视,现在已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但在33年前,这只是一种奢望。当时,如果谁家有台9寸黑白电视机,那可是件稀罕事儿。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电子管到液晶、等

6、离子,从黑白到彩色,变化着的电视机伴随着百姓生活的变迁,演绎着国家的发展和巨变。 四通八达的铁路线 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2021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投入运营两年多来,青藏铁路安全持续稳定,运输畅通无阻,服务优质高效,环保全面达标,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桥”,给青藏各族人民送来了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福音。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是政府的理念。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33年弹指一挥间,中国高速公路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通车里程已超过5.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道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大动脉,

7、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锻炼人才队伍的竞技大舞台,更成为展现我国公路 二、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3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1992年4月,中国工程兵大队应联合国秘书长的请求,赴柬埔寨参加维持和平行动。这是中国军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桥、筑路、平整机场,有力地保障了联合国救援物资的运输和维持和平部队车队的顺利通行,为当地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至2021年6月,中国军队已经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超过10000人次,先后新建和修复道路75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

8、接诊、收治病人近5万人次,运输人员、物资累计行程470多万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近万枚。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2021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联合国安理会举手投反对票。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纽约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三、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

9、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21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

10、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 增长11.2%。 五、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3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21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3年间增长了16.7倍。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3年来的

11、写照。33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困难群体受惠。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我国在202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21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21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3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2021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

12、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21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 1.5亿学生因此受益。2021年春天,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到了秋季,所有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我国形成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期盼多年的考场。 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高考的恢复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使中国的人才培养也重新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 继年高校扩

13、招之后,年高校继续扩招,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后,高校招生连续多年以万人以上的速度增加。 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数据表明,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万人,随着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年这一数字变成万人,年达万人。2021年招生万人,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万大关,平均录取率将接近。 而全国高校毕业生也达到万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 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21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结束语 三十三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完成了一次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一个腾飞的中国已经展现我们面前。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腾飞的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富强的中国。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