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四).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98930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业法律知识和公安队伍建设 第一章人民警察法 1、1995年2月28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2、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贯彻从严治警方针,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素质(3)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人民警察的范围:(1)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2)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3)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4)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5)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4、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3)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财产(4

2、)保护公共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5、人民警察法确定的原则:(1)警务活动的原则(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关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行为规范的原则(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的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3)法律保护的原则(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6、人民警察的职权的特征:(1)警察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国家统治权和管理权的一部分,是国家的基本权力(2)警察权的主体是人民警察(3)警察权的内容是由法律规定的(4)警察权是职责和权限的统一 7、公安机关人民警

3、察的职责:(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3)维护嚼用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要的场所和设施(8)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物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旅行的有关事物(9)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11)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12)监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

4、安全保护工作(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8、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1)行政强制措施权a、对人身的强制措施(强制戒毒、收容教育、强制传唤、强制拘留、强制治疗、强制隔离)b、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收激、追激)c其他行政强制措施(限期整顿、停业整顿、强行铲除) (2)行政处罚权(警告、罚款、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限期入境和驱逐出境) (3)人身强制权(强行带离现场权、依法拘留权、采取法定的其他措施权

5、) (4)盘问检查权(5)使用武器权(6)使用警戒权(7)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权和搜查权(8)优先权(优先乘坐、优先通行权;优先使用权)(9)约束权和强制监护权(10)交通管制权(11)技术侦查权(12)技术侦查权(13)现场管制权 9、盘问检查权与治安处罚权的传唤的区别。(1)口头传唤的对象是当场发现的违法行为人。盘查的对象是违法犯罪的嫌疑人(2)书面传唤的对象是已知姓名住址和违法行为的人,盘查的对象是只是形迹可疑,不知其基本身份信息(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或逃避口头传唤和书面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并使用约束性警戒,盘问检查后带至公安机关的不具有强制传唤的性质,继续盘问期限也不能使用警戒(4)传唤

6、后的询问查证时间分别是8小时和12小时,继续盘问的时间分别是24小时和48小时。此外,询问笔录和继续盘问笔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10、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周岁的公民(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4)身体健康(5)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6)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除外) 11、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条件:(1)具有法律专业知识(2)具有政法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指挥能力(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4)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12、人民警察的录用的原则:(1)公开考试(2)严格考核(

7、3)择优录取 13、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民警上岗前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一线民警必训 14、奖励种类和等级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15、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1)天敏警察必须警令畅通(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涉(3)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和协助(4)追究妨害警务行为的法律责任(5)惩治侵犯警用标志、制服、警戒和证件专有权和专用权的行为(6)人民警察的物质技术保障(经费、装备、设施、科技成果)(7)人民警察的工资、福利和优抚保障(警衔津贴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16、妨害警务后给予治安处罚的情况:(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

8、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3)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4)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5)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 17、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步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2)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资秘密(3)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4)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犯人(5)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6)敲诈勒索或索取、收受贿赂(7)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8)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

9、用(9)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10)从事盈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的(11)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12)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18、违纪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二章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条例 1、警戒: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驱逐性、制服性警戒)、警绳、手铐、脚镣(约束性警戒) 2、武器:手枪、突击步枪、自动步枪、阻击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防暴枪 3、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的原则:人民警察使用警戒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反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4、人民警察使用警戒的条件和情形:(1)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

10、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2)剧中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3)非法举行游行、集会、示威的(4)强制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6)袭击人民警察的(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戒的其他情形 5、使用约束性警戒的条件和情形:(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2)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3)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戒的其他情形 6、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1)现场的人民警察必须判明情况(2)

11、犯罪分子正在进行暴力犯罪行为(3)情况紧急(4)先行警告 7、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1)放火、决水、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6)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违纪公民生命安全的(7)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

12、危险的(8)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9)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10)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违纪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11)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12)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13)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14)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8、人民警察禁止使用武器的情形:(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

13、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9、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1)犯罪分子停止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2)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10、使用武器后应采取的措施:(1)现场处置 1、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2、保护现场 3、立即报告(2)书面报告 11、违法使用警戒和武器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赔偿责任。 第三章公安学基础理论 1、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公安现象的基本规律、公安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对策和基本要素。 2、基本规律:警察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公安机关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的规律、正确处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规律 3、基本对策: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工作方法 4、

14、基本要素:公安组织要素、公安意识要素、公安实物要素、公安信息要素 5、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指导思想:(1)马克思主义为公安学基础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2)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3)坚持以_理论为指导(4)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警察起源观:警察自然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 7、警察产生的自然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8、古代警察时期的历史特点:(1)军警不分,

15、警政合一(2)其职权行使,在法律上使极不严格的,法外行权是普遍的现象(3)私刑普遍存在 9、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10、1905年,在北平成立的“巡警局”,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1、近代警察的主要特点:(1)警察职能彻底从军队、审判机关和一般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并在职务在有了明确的界限(2)警察组织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设机构,并呈多层次化,警察队伍迅速扩大,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专政机器,在国家机器中成为举足轻重的暴力机关,警察实力大大加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装备和科学技术(3)警察机关的简历和行驶职权都依据法律(4)警察人员

16、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12、现代警察时期:1914年在摩纳哥公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 13、现代警察的特征:(1)加强中央集权,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实行情报和治安分开,在加强治安管理的同时,强化反间谍工作(3)搞科技装备,建立了防暴组织和特种警察部队,以应付暴力犯罪和国际恐怖组织活动,营救人质等(4)强调为民众服务,抢险救灾,救死扶伤,解救民众灾难 14、四次警务革命浪潮:(1)伦敦大都市警察的诞生即警察的职业化运动(2)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3)欧美各国开展的警察现代化运动(4)欧美各国警察开展的警务改革即社区警务改革 15、警察的本质。它们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和巩固其阶级统治,实现其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16、警察的基本职能:政治镇压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第 9 页 共 9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