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93130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组23例。所有患者注射阿托品,A组、B组、C组均预先静脉滴注罗库溴铵,分别注射完毕后1 min、2 min、3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D组静脉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3 min静注罗库溴铵。比较四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不同时间点变化情况和T1值、TOF值、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评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A组、B组、C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在T2、T3均明显低于D组(P 关键词 预注间期;罗库溴铵

2、;阿托品;起效时间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6-00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 injection interval on rocuronium onset time.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ho were done general anesthesia hypogastrium operation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s tab

3、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with 23 patient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injected atropine,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all intravenous driped rocuronium in advance.They were respectively intravenous driped rocuronium after one minute, two minut

4、es, three minutes. Group D were intravenous driped isometric normal saline, they were intravenous driped rocuronium 3 min after injection of isometric normal saline. The change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heart rat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the T1 value,TOF value,onset time,condition assessment

5、 of trachea cannula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mong four groups. Results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t T2, T3 in group A, group B,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t T2, T3 in group D(P Key words Pre injection interval;Rocuronium;Atropine;Onset time 气管插管条件由于受麻醉深度、不同肌群组织

6、肌松程度和所选择的麻醉诱导药物的影响,使得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不甚理想,易增加胃内容物误吸的可能性1,2。因此需要快速起效的肌松效果和较佳的气管插管条件。目前,罗库溴铵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因其起效迅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起效时间仍比去极化肌松剂琥珀胆碱长3,4。选择不同的预注间期是否会对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有影响,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的预注间期,观察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寻找罗库溴铵的最佳预注间期,为临床手术麻醉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择期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手术体位均为仰卧体位,

7、各项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排除有服用过影响肌松药效药物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23例。A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8.23.7)岁;ASA分级级17例,级6例;体质量指数(BMI)(1824)kg/m2,平均(22.33.0)kg/m2。B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1962岁,平均(38.94.0)岁;ASA分级级16例,级7例;BMI为(1824)kg/m2,平均(22.73.2)kg/m2。C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53.7)岁;ASA分级级15例,级8例;BMI为(1923)

8、kg/m2,平均(22.23.8)kg/m2。D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1964岁,平均(39.44.3)岁;ASA分级级16例,级7例;BMI为(2025)kg/m2,平均(23.04.2)kg/m2。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BM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和氧气分压。建立右侧浅静脉通道,滴注复方乳酸钠, 面罩给氧每分钟10 L,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5 mg/支,批号:20120416201)0.05 mg/kg、芬太尼(上海汇凯医药有限公司,0

9、.1 mg/支,批号:2012050615)1 g/kg后,采用BPA加速度仪测定肌颤搐高度Th值,使其稳定在95%105%。A组、B组、C组均预先静脉滴注罗库溴铵0.06 mg/kg(北京新恒创药业有限公司,50 mg/5 mL,批号:2012051407),注射时间为5 s,A组、B组、C组分别注射完毕后1 min、2 min、3 min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剂量调整为0.54 mg/kg,D组静脉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毕后3 min静注罗库溴铵,剂量为0.6 mg/kg。在罗库溴铵插管剂量注射前1 min内依次注射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200 mg:20 mL,批号:201201

10、2931)1.5 mg/kg,芬太尼4 g/kg。当BPA加速度仪TOF模式下T1值低于15%时行气管插管。 采用BPA加速度仪监测肌松程度,将表面电极、温度传感器电极、加速传感器电极分别贴在左前臂尺侧近腕部、手掌内侧、拇指,固定手臂避免脱离原位置。将加速器调至TOF模式,频率2 Hz、电流强度50 mA,每个成串刺激间隔12 s。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设定静注剂量罗库溴铵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 min、气管插管后5 min为T0、T1、T2、T3、T4,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T1时患者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复视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TOF模式下的T1值、T

11、OF值。记录静注剂量罗库溴铵完毕后到T1值低于15%的时间(即为起效时间)。插管条件评估2:优:下颌肌群松弛,声带开放且没有活动;良:下颌肌群松弛,偶有咳嗽;可:下颌肌群紧张,呛咳明显,声带有活动;差:下颌肌群较紧张,声带活动明显,气管插管无法完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F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四组平均动脉压情况比较 四组在T0、T1、T4时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A组、B组、C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

12、T2、T3均明显低于D组(P 2.2 四组心率在不同时间点变化情况比较 四组在T0、T1、T4时心率无明显差异,A组、B组、C组患者心率在T2、T3时均明显低于D组(P 2.3 四组T1值、TOF值、起效时间情况比较 B组、C组的T1值、TOF值、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D组(P 2.4 四组气管插管条件评估情况比较 A组、B组、C组优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C组优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P 2.5 不良反应情况 四组均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3 讨论 罗库溴铵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非去极化肌松剂之一,是其中起效最快的药物,其ED95为0.3 mg/kg,起效时间34 min,

13、维持时间1015 min,30 min内可恢复90%肌颤搐,气管插管剂量为0.6 mg/kg,一般在注射药物90 s后可行气管插管5。然而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仍长于琥珀酰胆碱,而且插管条件达优的比例也逊色于琥珀酰胆碱。增加剂量虽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插管条件的满意度,但增加剂量也延长了效果的维持时间,增加了心血管的不良反应风险6。预先注射是指先予小剂量肌松药,消耗部分琥珀酰胆碱受体,从而缩短注射插管剂量后肌松药消耗余下受体所需时间7。目前,临床上多将预注量设定为总量的1/101/6,插管剂量为总量的5/69/108。预先注射需要适宜的预注量和预注时间,目前公认的安全而有效的预注量通常为常规总量的1/

14、109,这是由于超过这个剂量,清醒患者会感到软弱无力,且有兴奋、焦虑等现象,严重者会影响呼吸功能产生误吸10。本研究采用1/10的预注量,未有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氧分压均正常。 目前对于预注时间上存在分歧,但许多研究认为,罗库溴铵的预注量与插管剂量注射间期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预注间期为B组、C组患者注射插管剂量罗库溴铵前的T1、TOF值明显低于D组患者,起效时间也明显缩短,而C组起效时间最短,可见预注间期设定为3 min起效时间优于预注间期2 min的患者。周翔等12采用预先注射0.06 mg/kg罗库溴铵,3 min后给予静脉注射0.54 mg/kg,极大缩短该药的起效时间。辛燕等3则采用同

15、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预注射罗库溴铵的患者喉内收肌的神经肌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并认为该法可替代琥珀酰胆碱进行快速诱导麻醉。 本研究比较不同预注间期的气管插管条件进行评估发现,C组气管插管条件达优比例为100.0%,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同时发现不同的预注间期的严重不良反应极少,提示预注间期设定为3 min能达最佳效果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不同的预注间期对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有较大的影响,而以间期为3 min是效果最佳,不仅减少患者气管插管后的应激反应,还能最大程度地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因此,对于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尽可能选择预注间期3 min进行气管插管麻醉。 参考文献 1 魏嵘,卞勇,张马忠.

16、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对小儿肌松作用的比较J. 上海医学,2010,9(2):156-158. 2 王灿琴,金文杰. 插管前追加小剂量异丙酚对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61-62. 3 辛燕,郭英,姜雨鸽,等. 预注不同小剂量罗库溴铵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应用米库氯铵药效的影响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1):1647-1650. 4 姬乐婷,姜丽华. 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8):51-52. 5 Shchegolev AV,Levshankov AI,Bogomolov BN,et al. Eva

17、luation of muscle relexant requirement for hospital anesthesiaJ.Voen Med Zh,2013,334(6):20-26. 6 Verwacht Q,Pendeville. A comparison of equilasting doses of mivacurium and rocuronium during short proceduresJ. Pharmacology,2012,16(6):139-140. 7 陈鹏,梁枫,苏振波,等. 1倍ED95 罗库溴铵用于麻醉诱导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J. 中华麻醉

18、学杂志,2012,9(7):525-526. 8 谢柯祺,兰志勋. 预注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0,50(6):41-42. 9 陈壮源,黄焕森,欧阳葆怡,等. 全麻期间靶控输注罗库溴铵效应室靶浓度分析J. 广东医学,2013,34(24):66-67. 10 郑秀英. 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的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探讨J. 山东医药,2013,53(19):74-75. 11 王颖林,罗琳,董盛龙,等. 不同预注间期对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6(9):52-53. 12 周翔,黎笔熙,陶军. 浅低温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婴幼儿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 12(4):457-459. (收稿日期:2015-02-28)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