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一).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88074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 “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什么是“三非”活动。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2、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4、“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5、_“三史”是什么。(群众题)答。_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6、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7、什么是“五个

2、认同”。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丰义道路的认同。 8、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的是。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个1/23 行政级别。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10、第二次中央_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答: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11、“访汇聚”“三位一体”机制: 形成村(社区)党支部、村警、工作组一起研究问题的“三位一体”的机制。 12、三支队伍: _特色的好干部、四好老师、五

3、好宗教人士等三支队伍。 13、_特色的好干部: 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_总书记还对民族地区好干部提出了“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特殊标准。 14、369工作机制: 3小时社区人员发现该辖区流动人口、6小时将流动人口登记上网、9小时与辖区内警务室民警见面的机制。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什么是“三非”活动。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2/23 17、三期叠加: 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

4、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 18、四强干部: “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四强”干部。 19、“五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1、宗教的“五性”特征:长期 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的特征。 22、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23、“五把钥匙”: 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

5、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其目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 24、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3/23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5、坚持处理宗教问题“五句话”基本原则,即“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26、五好宗教人士的标准: 一是爱国爱教好。二是解经讲经好。三是民族团结好。四是文明教风好。五是发挥作用好。 27、_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8、_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29、“访惠聚”工作的六项任务

6、。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 30、“访惠聚”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 做好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 31、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什么。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32、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33、至今在_有几种宗教并存,它们是那些。 答:八种、它们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4/23 34、什么是“三股势力”。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5、_精神是什么。答

7、。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36、宗教人士“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答。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 37、“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38、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 39、_“三史是什么。答。_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40、马党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第二部分:简答题 1、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_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

8、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5/23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2、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_社会稳定的毒瘤。 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反对民族分裂、遏制暴恐犯罪高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4、影响_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答。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民族

9、政策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7、坚持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答。用足用好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6/23坚决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9、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

10、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11、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是什么。 答。两项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12、宗教极端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主义

11、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观点、立场和行为。其借用宗教只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13、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7/23答。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 14、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

12、理等。 15、如何准确界定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16、非法宗教活动从性质上分为哪两种情况。 答。一种是由于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出于宗教感情,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或不熟悉、不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进行的不带有政治企图的非法宗教活动;另一种则是敌对分子旨在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前者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矛盾也会转化,后者则属于敌我矛

13、盾。 17、暴力恐怖案件与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有什么联系。答:暴力恐怖案件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 8/23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力恐怖活动。 18、为什么必须坚决依法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答。任何形式的地下讲经、学经都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宗教管理政策,而且地下讲学经极易被不法分子控制利用,成为宣扬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思想的手段。凡是组织地下讲学经都是非法宗教活动,要坚决依法取缔。 19、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有哪些表现。答: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新型媒体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带来的严峻挑,对利用聊天室、微信、群等各类网络传播工具开

14、展传播宗教活动的,一律视为非法宗教活动,必须依法取缔。 20、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为什么要坚持齐抓共管。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长期坚持,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21、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答。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大问题。 22、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礼仪的关系。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虽将教义教规与信教群众的9/23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丧嫁娶等风俗习

15、惯相融合,但是风俗习惯与宗教礼仪仍然有所不同。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对已经约定俗成的婚丧嫁娶仪,例如起名、割礼、给亡人站礼、送葬、过乃孜尔等,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实质上已经演变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应予以尊重。 23、为什么禁止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答。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与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极端思想渗透密切相关,不仅有违风序良俗、民族文化传统,也影响妨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要综合施策,坚决治理。 24、如何治理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行为。答。要查清背景,对煽动、教唆、胁迫者,依法严肃处理。要坚决禁止制作、销售。吉里巴甫。服装,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整顿,严查制作、销售服饰的窝

16、点。 25、如何对待妇女蒙面、年轻人留大胡须。答。对妇女蒙面、年轻人留大胡须的,要采取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的方法,促其主动改正。禁止当街摘面纱、剪袍子、剃胡子等简单粗暴的方法。 26、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行为应如何处理。答: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要依法处理。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以宗教教义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预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的;违反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重婚的,给未领结婚证者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的,未依法办理离10/23婚手续而以宗教方式离婚的等。 27、对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应采取什么政策。答:对于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认真落实国

17、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检法司安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提高依法打击处理水平。 28、如何处理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宗教人士。答。对一时糊涂偶尔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但已有悔改表现的宗教人士,要注意其一贯表现,重在教育管理,不轻易撤销职务;对宗教极端活动采取不报告,不抵制、包庇纵容等消极态度的宗教人士,严肃批评、严格管理;对参与宗教极端活动、 29、讲经、解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宗教局、全国伊协、自治区民宗委(宗教局)、伊协规范解经要求,严格按照新编卧尔兹进行讲经、解经,把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倡导和平、热爱祖国、服从秩序、团结友善的理念融汇到解经、讲经工

18、作之中,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适应现代文化的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_宗教文化的时代性和包容性。 30、为什么禁止宗教人士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开办宗教知识讲座。答:宗教人士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外开办宗教知识讲座,不利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也不利于宗教知识正常传播,还可能助长非法宗教活动、甚至引发宗教狂热,危害未成年人。 11/23 31、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32、为什么要坚决制止在公共场所做礼拜。 答。在公共场所做礼拜,妨碍了其他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33、哪

19、些公共场所禁止做礼拜。答。党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商场(含商品批发市场)、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站点、街道道路、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场所。 34、如何处理出于朴素宗教感情而组织、参与的一般地下教学经等活动。答:要通过教育、批评、疏导的办法予以制止,不进行经济处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 35、处理情节较为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动的依据是什么。答:由有关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严禁利用乡规民约进行罚款。 36、对强迫他人在斋月封斋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答。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在斋月期间

20、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对情节轻微的,进行批评、教育。对于12/23以殴打、体罚、虐待及其他暴力手段实施强行干涉的,依法严肃处理。 37、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宣传教育重点区域有哪些。答:要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将宣传教育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农村、社区、城乡结合部。 38、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点人群有哪些。答: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危安类服刑人员。 39、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应采取什么样的宣传教育方式。答:要突出“面对面”、“草根化”方式,使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文、广播、电视、报刊、网

21、络等为宣传传播渠道,努力做到宣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 40、如何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的管理。答。要加强对宗教人士的聘用、培养、培训、激励考核管理,不断完善宗教人士管理、生活照顾及生活补助发放制度。对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情节严重的宗教人士要严格依法处理。 41、对零散朝觐人员如何处理。答。对参与过零散朝觐的人员纳入参与过非法宗教活动人员范围加强教育管理,杜绝隐患。 42、对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应如何对待。13/23答。由基层党组织安排干部、宗教人士等,为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举办符合习俗的遗体告别和送葬站礼仪式。 43、爱国宗教人士队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

22、、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 44、“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45、提高“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提高对暴恐团伙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恐活动的认识。 46、研究“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从宗教问题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劫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 47、处理好“三个关系”内容是什么。答。一是处理好为了谁与依靠谁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依法治区与先行先

23、试的关系。 48、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49、宗教事务管理“四管两项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14/23答:“四管”即:宗教人士管理、宗教活动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执法行为管理。“两项制度”即: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50、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对什么。 答。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第三部分:问答题 1、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神权政治论,鼓吹在整个世

24、界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指引的唯一理想,除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目的就是推翻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家。宗教至上论,主张要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衡量和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排斥一切世俗观念,排斥现行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及现代文明成果等。异教徒论,煽动把信仰安拉以外的一切人员都当作异教徒和叛教者,对所谓异教徒采取戏弄、嘲讽、孤立、恐吓,以至用极端、恐怖手段予以残害。圣战论,主张以圣战来实践主命,以武力推翻政府,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怎样做到先行先试。答:坚持已经形成并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25、政策和措施,针对新15/23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先行先试,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复杂敏感问题以及与当前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探索合法、有效、责任到人的治理模式。要鼓励基层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不断摸索管用的实招、硬招;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肯定成效、推广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固化机制。 3、如何处理违纪信教党员。答。对违纪人员区分不同情况,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对于共产主义信念动摇,热衷于组织或参加宗教活动,但经过批评教育,有转变决心和实际表现,本人要求留在党内的,可作限期改正处理;经批评教育不改正的,劝其退

26、党、退出公职;对于极少数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长期坚持,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4、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答。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5、对组织非法宗教活动的首要分子、罪行重大人员应如何处理。答:应始终把首要分子、罪行重大人员作为打击重点。对宣扬圣战等宗教极端思想、预谋实施暴恐犯罪的,幕后组织、策划、教16/23唆以及利用互联网和各类媒体等宣传暴力恐怖、。圣战。思想

27、的,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直接实施暴力恐怖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从重惩处。 6、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有哪些。答: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主要有:擅自出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类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包括引进境外宣扬宗教的影视作品);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宣扬、传播宗教;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电视节目等行为。 7、对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如何处理。答:各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等手段,发挥对涉及宗教方面出版物进行审读、鉴定机制的作用,下大力气

28、加强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的执法队伍建设,做好对文化市场的常态化监管,切实加强查缴没收、删除封堵工作;严查编印制作及物流渠道,堵住源头,防止传播蔓延;对于制作、贩卖、传播非法宣传品甚至宣传宗教极端主张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8、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有力压缩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空间。答:着力构建覆盖全疆、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方位发挥文化活动载体的作用。突出抓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落实,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提高基层文化阵地、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覆盖面和优秀影视作品的创17/23作和译制能力,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类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网络传播服务,延伸到基

29、层和农村,用好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围绕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发掘优势、丰富内容,有组织地开展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9、零散朝觐活动有哪些危害。 答。零散朝觐组织者以牟利为目的,私自组织穆斯林出境朝觐,损害了穆斯林的切身利益。零散朝觐者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甚垄被扣留为人质、流宿街头、生病没钱治疗、被偷被抢、抢饭吃、抢帐篷,抢车坐,严重影响我国穆斯林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严重影响正常的朝觐秩序。特别是零散朝觐者在国外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的状态,极易成为“三股势力”等敌对势力渗透、拉拢的对象,严重危及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10、如何抵御宗教向未成年人群体的渗透。答。对

30、于在校未成年人,要按照抵御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要求做好工作。对于不在校未成年人,要发挥好家庭管理教育的作用,教育子女不参与宗教活动;使家庭担负起对下一代负贵、对社会负责的重任。要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征的技能培训、法制培训及文化活动,强化对未成年入的无神论教育,最大限度减少宗教尤其非法宗教活动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11、各级党政干部如何正确认识依法洽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18/23答。要把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极端宗教思想渗透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

31、第一责任,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宗教工作形势,准确把握党的宗教政策,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2、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客是什么。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五个严禁: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1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些地方、部门对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特殊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

32、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干部政策水平不高、法制意识不强、方法简单,存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对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机制落实不到位。各地、各部门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14、如何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讲究政策、策略、方法,不断发展壮大防止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19/23想渗透的群众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铲除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思想发动和成员发展的活动基础;坚决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深挖和摧毁滋生暴力恐

33、怖犯罪的组织基础,遏制宗教极端活动上升势头。 15、如何坚持发扬_一体多元文化优势,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传统,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_特色的现代文化。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基本内涵,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不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16、在处理非法宗教活动中如何正确把握政策。 答。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原因各异,人员成分复杂,在依法治理过程中,必须把握政策,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依法取缔,科学施策,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敌人,最大限度地教育团结争

34、取群众。对以传承宗教为目的的,要加强批评教育引导;对利用非法宗教活动灌输宗教极端思想、宣传“圣战”、培植民族分裂、恐怖势力的,要坚决依法打击;对一般参与人员,要立足于教育、挽救和转化;对极少数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势力的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要依法严惩。 17、_处于“三期叠加”特殊阶段,指的是什么。 20/23答。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决定了要深刻认识_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_问题要立足问题解决症结;_问题长期复杂、急不得,必须综合施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18、共产党员5个决不容许是什么。 答。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

35、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决不允许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19、意识形态领域三个事关是什么。 答。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什么是“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 答。突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统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六项任务。 21、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

36、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_社会稳定的毒瘤。 22、影响_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21/23答。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 23、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24、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5、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

37、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6、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是什么。 答。“两项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27、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客是什么。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五个严禁”: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

38、禁师生22/23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28、研究产生暴力恐怖活动的“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从宗教问题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劫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的规律。 29、各级干部在宗教事务管理中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的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30、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23/23 第 23 页 共 2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