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85721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 初中的思品课堂,不仅是播种文化种子的土壤,更是灌溉心灵之花的苗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是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的主阵地。情在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品教师重视“情”的教育,才能演绎思品课的精彩。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课堂的及时的“点燃”,会让思品课“情”意飞扬。 一、“燃情”,激发师生的“情投意合”,是思品课 “飞扬”的基础 教师的情感融进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是否能“燃情”,打造自己的气场,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因为教师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

2、每一位学生;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这将自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师生间的“情投意合”,将会点燃孩子们的心灵。 二、“联情”,巧妙的“情随事迁”, 是思品课“飞扬”的载体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思品教学中,适时地设计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及时融入到课堂中,将会提高课堂的实效。 精美的课堂创境,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

3、钟情,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有先声夺人之效。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例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领唱的七子之心,创设一个神情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情”,教师的“怡情悦性”,是思品课“飞扬”的必需 教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有德性的人,就应该在课堂中抓住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抓住那瞬间的“精彩”,关注课堂的生成问题,及时思维碰撞,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形的传入学生的心田。这就要求教

4、师及时调整预设的内容,并及时引导评价,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真正转化成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宝贵财富,让课堂展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每一个瞬间成为学生变化的永恒。 例如,我在讲感悟青春一课时,在讲到青春是否和年龄有关时,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春节晚会中七十岁老人跳皮影戏的视频,然后老师问同学:“他们有青春活力么?”同学们回答:“有”;然后我又问道:“那你们觉得老师青春么?”我本来以为和一群老人比起来,同学们会说老师青春,结果意外的是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不青春”。这时不仅没觉得尴尬,却因势利导说:“是啊,老师虽然年龄上不年轻,但是老师和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开心,

5、也希望能够同学们能让老师年轻。”及时的引导拉近了孩子和老师的距离,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精彩。 四、“融情”,情境的“高情远致”,是思品课“飞扬”的动力 美好的东西总是能影响人、感染人的。思品课堂如果能拓宽明理渠道,将情感融入到更多的情境中,通过不同的载体,将会提高学习兴趣,给课堂增添意想不到的精彩。 古诗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传诵不衰的古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极具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细细体会其中意味,在深入思考后,逐步内化运用,从而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在上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课时, 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学生领悟到了挫

6、折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谁,人生难免有挫折。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启发了学生经常与大自然亲近,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蕴情”,教师的“情深潭水”,是思品课的“飞扬”的保证 课堂上情感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情感的厚度。教师的情感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还取决于教师的文化底蕴。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沉淀自己的底蕴,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苏

7、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的确,教贵于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情感的交流。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思考。事实证明,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信心十足、追求卓越,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我们只有不断钻研新课程,在教学中不断实践,采取有效合理的情感渗透,才能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效率。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