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区景点鉴赏,大兴安岭技工学校邢宋美子,黑龙江概况亚布力滑雪场五大连池风景区 加格达奇北山公园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黑龙江源头漠河及北极村景区,第一章 黑龙江概况,一、 地理环境,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东北边疆的一个大省。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 。它的版图形似一只昂首高翔的天鹅,被广泛用作富饶美丽黑龙江省的象征。 全省土地面积45.48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黑龙江的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漠河是我国最北部的边陲县城,因靠近北极圈,在夏至时白昼可达21个小时,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北极”。抚远县是我国最东部的一个县,祖
2、国的黎明每天从这里开始,是我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因此有“东极”之称。,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合于发展畜牧业。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气候为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 -5 之间。 地势北高东低,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3.2%。其中大兴安岭山地被称为“绿色长城”。,二、自然资源状况,(一)植物资源 1.植物黑龙江省植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高等植物约2400余种,其种类数量居东北地区首位。黑龙江省的森林可以划归为三大林区。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山杨、栎树。,小兴安岭的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紫椴、花
3、曲柳。,东南山地的主要树种有红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紫椴、栎树。,2.食用、药用植物和濒危植物食用的真菌类有:松茸、黑木耳、猴头蘑、元蘑、榛蘑等。,野菜类有:蕨菜、黄瓜香、桔梗、黄花菜、山芹菜等。,野果类有:山核桃、红松籽、毛榛、刺玫果、山葡萄、树莓、草莓、都柿、山丁子、山里红、软枣等。,药用植物主要有:防风、龙胆草、黄芪、五味子、人参、党参、甘草、刺五加等。 其中防风、龙胆草、甘草等16味药材被列为国家保护资源,它们的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东北三宝,国家一类保护濒危品种,(二)动物资源1.兽类黑龙江省现有的兽类有90种,分布较广的动物有马鹿、野猪、赤狐、狼、狍子、黄鼬等;其次是紫貂
4、、松鼠、黑熊、梅花鹿、貂、猞猁、青羊、驼鹿等。有些兽类分布范围很窄,例如东北虎、金钱豹只分布在东部山地和小兴安岭南部。,2.鸟类黑龙江省有鸟类364种,约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22%。其中被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黑鹳、大鸨、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12种;被定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细嘴松鸡、白头鹤、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56种。黑龙江省的鸟类大致可分为7种生态类群,即飞禽类、游禽类、猛禽类和鸣禽类等。,3.两栖、爬行类黑龙江省的爬行动物有15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型种类为胎生蜥蜴;东北型种类为黑龙江草蜥、灰链游蛇;中亚型种类为麻蜥。全省广泛分布的是鳖,在山区广泛分布的
5、是蝮蛇。两栖类有13种,其中属于北方型的代表种为大蟾蜍及林蛙;东北型的代表种为粗皮蛙。黑龙江省的两栖类和爬行类在分布上以东部山地最多,而大兴安岭和三江平原最少。,4.鱼类黑龙江省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鱼类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鱼类有 105种,占全国淡水鱼种类的13%左右。黑龙江省的鱼类资源有3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是经济鱼类多,具有食用价值、个体较大、形成捕捞量的有50余种。 二是名贵特产鱼类多。例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鰉鱼、鲟鱼、大马哈鱼等都很有名。,三是冷水性鱼类多,其中哲罗鱼个大体重,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为各国钓鱼爱好者首选的垂钓对象。,(三)矿产
6、资源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的147种矿产中,黑龙江省内已找到11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8%。 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有石油、石墨、铸石用玄武岩、金、火山灰、泥炭和黄粘土等11种。 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以石油、煤炭、黄金、石墨最为著名。,1.石油黑龙江省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的北部。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2.煤炭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全省有29个县市蕴藏煤矿,含煤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3.金矿黑龙江黄金资源丰富,采金历史悠久。,4.石墨石墨是黑龙江省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产,其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位。5.几种有
7、地方特色的矿产资源玄武岩火山灰黄粘土泥炭,三、人口、民族、区域划分及文化教育,(一)人口与人口密度1933年,每平方千米平均10人1949年,全省人口10147万,每平方千米平均22.4人2000年,全省3800万人,每平方千米84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689万人人口结构正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人口结构 少儿系数: 1964年45.23%1982年34.83%年龄中位数: 1964年16.70%1982年21.40%老年人口: 1981年110万1984年130万,文化结构 1949年,每百万人中大学生4.7人、中专生3.4人、中学生21.8人、小学生882人,文盲
8、率约62%。 2000年,中学文化程度35.8%,小学文化程度40.3%,大学文化程度1.7%,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00人,文盲降为22.2%。,密度分布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松嫩平原,尤其是大庆-讷河一线,人口密度大多在每平方千米150人哈尔滨市周围及滨北铁路沿线各县180人以上北部、东部山区以及三江平原每平方千米50人左右抚远、黑河市及大兴安岭地区,每平方千米不足10人,(二)民族状况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有包括汉族在内的48个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5.65%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族居住特点:大分散,小聚居,(三)行政区划全省共有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9个县级市,45个县,65个市辖区,4个地辖区,464个镇,11个民族镇,480个乡和59个民族乡12个地级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绥化市1个地区:大兴安岭地区,(四)文化教育等全省有培养研究生学校23所,年招生1.4万人普通高等院校62所,年招生16.9万人普通中学2700余所小学15000余所全省有文化事业单位546个。其中表演团体90个、文化馆118个、公共图书馆97个、文物管理机构9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