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37822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排水工程的内容:,一是雨污水的收集、输送部分排水管网,二是污水的处理、利用部分污水处理,第七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北京市暴雨后景象,城市污水对河流的影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治理后的河流,雨后道路的损坏,第一节 概 述,一、城市排水系统的制度(一)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二)分流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别设置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一)合流制,(一)合流制,(一)合流制特点,优点街道下只设一条排水管道,管网建设比较经济 。,缺点污水汇集后流入处理厂,处理厂规模大,投资多,建设困难;不降雨,排水管水量小;如直接排入水体不卫生。实际很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分别设

2、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二)分流制,优点完全分流制卫生情况好,并可分期建设,减少一次投资。实际采用较多。,缺点管道数多,投资比合流制大。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初降的雨水较脏,有可能污染河道。,(二)完全分流制特点,只设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地面边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二)分流制,特点比较经济,需具有有利地形才能采用。在新建城 区初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系统,先解决污水排除问题。随着城市发展,道路逐渐完善,雨水管也建设起来,改为完全分流制,这样分期建设排水系统,有利城市发展。,(二)半分流制特点,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比较:,环保方面:合流制对环境污染大,雨天时部分污水溢流入水体,造成污染。,造

3、价方面:合流制比分流制可省投资20%40%,但合流制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投资要高于分流制,总造价看,完全分流制高于合流制。而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初期投资少、见效快,在新建地区适于采用。,维护管理:晴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易于沉淀,在雨天时沉淀物易被雨水冲走,减小了合流制管道的维护管理费。但是合流制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明式系统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暗式系统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部分,进水孔,街沟,雨水口,连管,检查井,雨水干管,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

4、型,(三)混合式系统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第二节 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布置,一、雨水管的布置,1. 平面布置:,城市道路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规划红线。干管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设在快车道外,当道路红线宽大于60m时,可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2. 雨水管与其它管线交叉:,发生平交时其它管线一般可用倒虹管的办法,分离相交管线。,城市地下管道,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一致。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0.3%。为防止或减少沉淀,雨水管设计流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米秒。为了满足管中雨水流速不超过管壁受力安全的要求,对雨水管的

5、最大纵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道路纵坡大于4%时,需分段设置跌水井。,3. 管道纵坡:,4. 管道的埋设深度,最大允许埋深: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45m。最小埋深:等于管直径与管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在车行道下,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m。在管道保证不受外部荷载损坏时,最小覆土深度可适当减小。冰冻地区,要依靠防冻要求来确定覆土深度。,5雨水管道的布置不同直径的排水管在检查井衔接时,应采取管顶平接,(一)雨水口雨水口是在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 雨水口一般设在街区内、广场上、街道交叉口和街道边沟的一定距离处 。 1

6、雨水口的布设形式 1)单幅式:布置两排雨水口 。,二、雨水口和检查井的位置,2)双幅式:布置两排或四排雨水口,3)三幅式:布置四排至六排雨水口,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蓖、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2.雨水口的构造形式及适用地点,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1)平式雨水口缘石平蓖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地面平蓖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等。,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2)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蓖式两种。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蓖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3)联合式雨水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雨水口布设 :,雨水

7、口平面布置、结构形式、间距、竖向高程:低洼积水点和交叉口竖向规划必须的雨水口。根据道路纵横坡、街道宽度、周围建筑物,选择雨水口形式及布设方式。根据当地暴雨强度、雨水口泄洪能力,确定雨水口数量、位置与间距,一般2550m,纵坡较大或过小时都应缩小间距。交叉口单独设计。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比附近地面略低;平箅式雨水口比附近路面低35厘米。,雨水口的泄水能力按下式计算:,3.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式中:Q雨水口排泄的流量,m3/s; 雨水口进水面积,m2; C孔口系数,圆角孔用0.8,方角孔用0.6; g重力加速度; h雨水口上允许贮存的水头,一般认为街沟的水深不宜大于侧石高度的2/3,一般采用h=0.

8、020.06m; k孔口阻塞系数,一般k=2/3。,检查井可连接沟管,相邻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道应在同一直线上,便于检查和疏通操作。检查井设置在管道容易沉积及经常需要检查的地方。,(二)检查井,改变方向处改变坡度处改变高程处改变断面处跌水处直线段间隔距离,第三节 锯齿形街沟设计,一 设置条件和目的:在地形平坦的城市道路,纵坡很小排水不畅,容易产生积水,进而对路基路面产生危害街沟是解决路面排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 缺点: 施工麻烦,改扩建困难,影响行车,三 设计要求(规范规定):,1 纵坡小于0.3%时可在车行道边缘13m范围内设置;2 保持缘石顶面线与道路中心线的中心线纵坡平行,交替改变缘石顶面

9、线与路面间的高度;3 缘石高度雨水口处1825cm,分水点处812cm交替改变平石标高并调整道路;街沟宽度b根据道路横坡横坡大小和道路宽度确定;6 道路过窄时不宜设置。,四计算公式,设计要点:确定分水点和雨水口的位置计算公式:,第三节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一般按下式计算:,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10000m2); 径流系数; F流域汇水面积,10000m2。,(一)径流系数,定义:某时段内的径流量(流入雨水管渠的雨水)与同一时段全部降雨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影响径流系数因素:排水地区地面性质和地面覆盖。,定义: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称为汇水

10、面积。,汇水面积的区界根据地形地物决定。地势平坦,街坊、四周的道路都有沟管时,用各街角的分角线划分汇水面积。,(二)汇水面积,A,B,C,D,地势向一边倾斜时,街坊的雨水流入低侧街道下的管道内,不需要把街坊划分为几块面积,若街坊两侧都有雨水管道时,可使雨水流入街坊两侧的管道。,(二)汇水面积,定义:设计暴雨强度q指104m2地面每秒钟的降雨量,( L/s /104m2 )。,(三)设计暴雨强度q,1.设计重现期T,在一个较长的统计期限内,设计暴雨强度的降雨重新出现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单位为年。暴雨强度年频率N与它的重现期T互为倒数。不同重要程度地区的雨水管渠,应采取不同的重现期来设计 。,2.

11、设计降雨历时t,设计暴雨所取的某一连续时段称为设计降雨历时,单位以分min计。 t1地面汇流时间,与面积大小、距离长短、地面种类、坡度和覆盖情况有关,一般515min。t2管内流行时间, t2 L/60v。m折减系数,明渠1.2,暗管2,陡坡1.22。,连续降雨的时段称为降雨历时,可以指全部降雨的时间 或其中任一时段。 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采用管渠中形成最大径流量所需的时间。 设计中通常用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的集水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第五节 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一设计数据:1 设计充满度 雨水管道均按满流条件设计,明渠应在设计水位以上有不小于0. 2m的安全值,街道边沟应

12、有不小于0. 3m的安全值。 2 设计流速 为避免雨水所挟带的泥砂等在管渠内沉淀下来而阻塞管道,城市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雨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 75m/s。,雨水明渠最大设计流速,3 设计坡度:雨水管渠的最大纵坡,应使管渠内的流速小于最大允许流速。雨水管渠的最小坡度应按最小流速计算。 城市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街坊和厂区内,管径为200mm时,最小设计坡度为0.4%; 管径为250mm时,最小设计坡度为0.3%;雨水口连接管的最小坡度为0.1%;明渠的最小坡度为0.5%。管底坡度宜接近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很大时,为避免计算流速超过允许最大流速井满足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可设置跌水井。,4. 最小管

13、径 为了便利管道养护,防止管道发生阻塞,城市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街道下的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250mm ,街区和厂区的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200mm。 管径自上游随着沿程流量的逐渐增大而增大,一般情况下,大口径沟管的下游不应采用较小口径的沟管;当下游管道由于地形坡度变陡而使管道坡度剧增时,根据水力计算用比上游小的管径可以排除设计流量时,管道可以采用较小的管径,但须符合有关的规定。即当管径为250一300mm时,下游管径小于上游管径只能减小一级;等于或大于200mm时,不得超过两级。,第五节 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二、雨水管渠水力计算方法根据已求得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雨水管的管径和明渠的断面尺寸或校核

14、管渠坡度和流速。计算的公式如下:,例题,构造要求:雨水明渠一般常用梯形断面,底宽不小于0.3m。边坡因土壤与护面材料而异,一般采用1:0.75一1:1的边坡。,1.雨水管道布置原则,道路网规划,地物,雨水管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规划和居民区详细规划,结合地形、地物等条件确定,力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管网疏密恰当,避免埋深过大或过小,坡度过陡或过缓。,第六节 雨水管道设计实例,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分区就近排入水体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最短的距离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或郊区灌溉系统。当水体位置较远,且地形平坦或地形不利的情况下,考虑设置水泵站;当天然水体的水位高于管道出口时

15、,可以设置出口泵站。,规划雨水管道着重考虑的问题:,雨水干管应沿排水地区低处布置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雨水干管应结合主要道路走向沿山谷低处布置,两侧斜坡地可借支管连接。具体布置时,应先根据地形划分地面水径流的分水岭线,然后在相邻分水线之间沿谷线低处布置。,规划雨水管道着重考虑的问题:,合理选择和布置出水口出水口结合地形、水体具体情况可以分散或适当集中布置。当管道出水口的构造比较简单、造价不高时,宜考虑分散布置;若河流水位变化很大,管道出水口离常水位很远时,出水口建筑费用大,此时不宜采用过多的出水口,宜集中布置并选择合适的位置。,规划雨水管道着重考虑的问题:,1、在1:20001:5000地形图上,

16、划分排水流域,规划雨水管道路线,确定水流方向。2、划分各段管道汇水面积,计算管道长度,写在图中。3、依地形图等高线,确定各设计管段起迄点地面标高;确定沿干管的控制点高程,准备进行水力计算。4、按整个区域的地面性质求出径流系数。5、依道路、广场、建筑街坊的面积大小、地面种类、坡度、覆盖情况,以及街坊内部的排水系统等因素,计算起点地面集水时间。,雨水管道设计步骤,6、根据区域性质、泄水面积、q20值、地形等因素,确定设计重现期。7、确定暴雨强度公式。8、确定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纵断面坡度,并绘制纵断面图。9、编写必要的设计和施工说明。,雨水管道设计步骤,例:已知某设计管段的设

17、计流量Q367.81L/s,管底纵坡i0.003,n0.013(满管),求管道直径D和设计流速。,管道满流时:,水力半径:,解得:,城市建筑布局及排水管道主干管道设计平面图管渠粗糙率:暗管n=0.013,满管 明渠n=0.025边坡系数:m=1.5 起点埋深:1.5m 河道正常水位标高:45.5m 。,雨水管道设计与计算实例,设计过程,1、确定干管流向、汇水面积、管道布置。2、管道开始汇流时间,由于街坊内部有排水系统,估算取15min 。3、重现期采用T=1年。4、暴雨强度公式, 北京地区T=1时为 :5、该区平均径流系数,设计过程,6、水利和流量计算(1)1号井以上的汇水面积A1为街坊面积加

18、上1号井以上的街道汇水面积,A1=2.37公顷。汇流时间:t=15 min 设计重现期:T=1年计算暴雨强度:平均径流系数: =0.66设计流量:,A1=2.37公顷,设计过程,由1号井至2号井管底设计纵坡i=0.002,经计算得管径D=700mm设计流速v=1.076m/s。管内底进口设计标高:46.56m,出口设计标高:46.44m。管内流行时间 :(2)2号井以上的汇水面积A2= A1+2.0+0.42=4.79公顷(增加体育馆面积的一半再加上街道汇水面积)。汇流时间:t=15+2t2=16.86min。设计流量:,A2=4.79公顷,设计过程,由2号井至3号井管底纵坡i=0.002,计

19、算得设计管径D=900mm,设计流速v=1.273m/s。管内底进口设计标高:46.34m,出口设汁标高:46.22m。其余各分段的计算方法同上,依此类推。(3) 如图所示,由10号井至11号井,此段改为明渠排水,其累积汇水面积A=22.98公顷,聚积时间t=28.94min,降雨强度:平均径流系数:设计流量:,A=22.98公顷,设计过程,设明渠底宽b=1m,边坡系数m=1.5; i=0.002 ,糙率n=0.025,由 、式 、式 和 计算得设计水深h=0.93m=930mm。设计流速:出口河道正常水位为45.50m,所以渠底设计标高:进口为44.78m;出口为44.56m,计算成果列入表8-9(p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