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C七大手法应用,7大手法是些什么?,各种手法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把采集到的数据用图示之后,可以直观地看出问题的实质或原因之所在,从而就可以切中要害,把问题加以解决。理解掌握和正确使用QC7工具,可以在日常管理和改善活动中取得期待的成果。,7大手法能干些什么呢?,我们适当使用了QC7工具后,可以把希望看到的、并且难以用文字描述清楚的情报,用图表的方式清晰简单地表示出来 (图示)。,(1)折线图 可以得知特性对于时间的推移情况(2)棒状图 可以得知各项目的数量大小以及相对关系(3)带状图 量的推移及相对比例关系(4)饼图量的相对比例关系,代表性的图表举例,关键是我们要表示什么,之后我们又要采
2、取什么对策,要能够从图上取得必要的信息以供分析。,为其它目的而使用的图表,散布图简介,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下面列出了5种散布图:,1.正相关性(相关性强),2.负相关性(相关性强),3.不相关性(毫不相关),4.弱正相关性(相关性弱),5.弱负相关性(相关性弱),散布图的绘制程序如下:,1.收集资料(至少30组以上)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划出纵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4.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坐标上5.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时间、测定方法、制作者等项目,柏 拉 图 简 介,柏拉图(ParetoDiagram)又称帕雷图-于1897年由意大利VilfredO
3、Paretc所创,早期,统治者们认为少数人拥有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只要控制那些少数财主,即可控制社会财富。后来逐步沿用到公司、工厂内,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客户抱怨种类、安全事故等项目别来分类、并计算出各类目所占之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计值的图形,来分析不良因数,先将关键因数予以解决,再逐次解决次因数,来降低品管上的不良率。 柏拉图分析在品管方面其主要用途为品质改良计划之设计。例如:品质成本太高(为什么太高,主要是哪些因数造成品质成本太高?)、缺点太多(缺点有哪些,主要缺点是什么?)、设备故障时间太长(为什么设备故障时间太长,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设备故障时间太长?)等有待
4、改善的问题,可利用柏拉图分析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因数作为优先解决对象,期望以较小的努力而获得较大的改良之经济原则。,柏拉图的功用与注意事项,1.利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如次数(如:不良数)、成本(如:损失金额)等来确认最重要的问题,对最重要问题先下手改善,对整个改良助益最大。但最常发生的问题,并不见得是最花费成本的问题。2.不同类别的数据要个别的进行介析。例如:产品别、机械别、期间别、生产班别、部门别等个别进行柏拉图介析。假使是为出现明显的差异时,也必须将资料重新分类,再进行改善分析。3.制程中有做改善时,应利用柏拉图做改善前、后比较,这样对于改善前、后状况的差异就可清楚看出改善之成效。,柏拉图绘制
5、步骤,1.坐标取法: A.横轴:用以代表材料别、机器别、缺点种类或其它分析的原因。 B.纵轴:不良百分率、故障次数、损失金额或其它因分析原因所 造的结果。2.收集资料: 依据既定所要分析的原因种别,收集这些原因所造成的结 果,通过是损失金额、损失时间等,这些资料有赖于平常的记录。3.制作柏拉图分析图(附表): A.按照横轴各可能原因所造成之影响大小,汇成直方图。 B.画出累计百分率曲线。 C.将改善目标值,以虚线画在图上,作为改进之准则。 D.将上面造成之影响总量标于图上,作为参考。 E.以一个月做为柏拉图分析的期间。 G.纵轴最好以损失金额,目的是使所有人均能一目了然。,直方图简介,直方图又
6、称柱状图,可将凌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其规律性。籍着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 直方图的目的: 1.评估或查验制程能力 2.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3.量测矫正行动的效应 4.比较机械绩效 5.比较物料 6.比较供应商,直 方 图,图例1,直方图制作步骤,1.收集数据,并作详细记录。2.定组数(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如下)3.找出最大(L)最小(S)值,并计算全距(R)。R=L-S4.确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5.定组界6.决定组的中心值7.制作次数分布表8.制作直方图9.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范例1 测量50个蛋糕的重量,N=50重
7、量规格=3108g测量50个重量数据,如右图:,L=320S=302,1.将其分成7组2.全距R=L-S=320-302=183.组距C=18/7=2.57,取C=34.第一组下界=S-(S个位数*0.5)=3015.第一组上界=301+C=3046.第二组依此类推7.划次数分配表,如下图:,分 布 表,SL=302,CL=310,X平均=311,CL=318,散布图,层 别 法,层别法是七大手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按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分析。,分类,各种资料,资料1,资料2,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进行图解,即
8、以图表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特性要因图的使用方法,步骤1:召集相关有经验人员,人数约4-8人,准备2-3支色笔,步骤2:利用头脑风暴法,由召集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记录 在图上(如图1),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步骤3:利用头脑风暴法,由召集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记录 在图上(如图1),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收集大约20-30个原 因即可。,步骤4:对所收集的资料就其影响度进行发言,初步筛选出影响较大的 要因,同理,对筛选出的要因进行二次,三次筛选。,步骤5:对所收集的资料就其影响度进行发言,初步筛选出影响较大的 要因,同理,对筛选出的要因进行
9、二次,三次筛选。,步骤6:重新画一张要因图,对初步未筛选出的要因去处,最后筛选出 的列为最优先处理,特性要因图实例,孔堵塞不良?,设备,人员,材料,方法,环境,基材总厚度,厚度均一性,对焦作业,样品确认,自主检查,FR4板磨损,温度,静电,湿度,人的理解能力差异,疲劳,技能掌握程度,日常点检,作业条件,吸尘能力,光学性质,光学镜片,高精度相机,聚焦,光束能量分布,基材,速度,回数,功率控制,均值,稳定度,集尘机能力,吸气口构造,管 理 图,目的: 按照时间推移变化的品质特性,是否处于安定状态(由偶然原因造成的波动)进行控制判断的基准。,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备忘录,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主要有两种检查表:1.点检用查核表(记录时只确定有、没有好、不好的注记);2.记录用检查表(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记录用检查表,n=243,80%不良,以不良数(次数)作为衡量标准,单个LOT数量:1080P,单位:元,N=10800,以成本(损失金额)作为衡量标准,80%不良,改善前后对比情况,改善前,改善后,镀层变色,浸蚀,浸蚀,镀层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