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乙肝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71697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乙肝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乙肝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乙肝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乙肝基本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乙肝基本知识,学习要点,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临床表现传播与流行性特点乙肝血清学检测指标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需要加强?,乙型肝炎是什么?,感染乙肝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引起肝脏病变可以致命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病 原 学,HBV的形态结构,结构:完整的HBV颗粒( Dane颗粒),呈球形,42nm,具有双层衣壳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属嗜肝病毒科。是已知的引起人类疾病的最小DNA病毒。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HBsAg(表面抗原)内衣壳:20面体,HBcAg(核心抗原),HBeAg(e抗原)核心:DNA及

2、DNA聚合酶,乙肝病毒的特性,顽强的抵抗力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耐受;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20年;在37度时可存活7天,在55度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不起作用。但是,加热到100度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0.2新洁尔灭敏感。传染性比HIV要强50-100倍。,临床表现,HBV的致病性,潜伏期:30-180天临床类型1,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 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2,急性、慢性肝炎(指的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侵害肝脏,使肝细胞

3、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损,继而引起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这些损害病程不超过半年。乙型肝炎属于急性肝炎最常见的一种)3,重症肝炎4,慢性迁延性肝炎,5,慢性活动性肝炎6,携带者(简单说就是感染了乙肝,但没有肝炎炎症。目前中国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HBV感染的自然史,慢性乙肝患者:5年肝硬化发生率1225 5年肝癌的发生率6155年肝功能衰竭2023不经治疗,约25的人感染乙型肝炎30-50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所有原发性肝癌的6080由HBV感染所致,年龄越小,危害越大,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的因素,传播与流

4、行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性接触传播: 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等尚未得到证实。,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均易感高危人群新生儿医务人员职业献血员血透患者、依赖输血者、免疫缺陷患者,HBV感染的流行现状,中国,3.5亿携

5、带者,0.93亿携带者,世界,7.5亿人曾感染HBV,20亿人曾感染HBV,每年3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每年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实验室检查,乙肝血清学检测指标,HBV的血清学检测指标,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HBV DNA聚合酶检测病毒正在复制HBV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乙肝五项/两对半,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Anti-HBs)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体(Anti-HBc)e抗原(HBeAg)e抗体(Anti-HBe),HBV抗原、抗体及其检测意义,1.表面抗原(HBsAg)三种颗粒上均有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无论

6、是急性还是慢性都是第一个出现的抗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2.表面抗体(Anti-HBs):中和抗体,感染恢复或疫苗接种的标志,3.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上血中不能检出(仅存在于肝细胞内)4.核心抗体(Anti-HBc)HBcAg抗原性强,其抗体HBcAb无中和作用Anti-HBc IgM:提示HBV正在复制Anti-HBc IgG:持续时间长,HBV感染的免疫性标志,5. e抗原(HBeAg)存在于内衣壳,为可溶性蛋白,可游离存在于血中 与Dane颗粒出现平行其消长 与DNA聚合酶消长一致 Pre-C突变株,不被HBeAb识别,6.e抗体(Anti-HBe): 无中和作用(与

7、游离HBeAg结合,不能阻止吸附)与肝细胞表面HBeAg结合,破坏受感染细胞,建立部分免疫力机体获一定免疫力,但不具有中和作用,不代 表复制停止,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不同模式(1),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不同模式(2),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不同模式(不正常模式),乙肝的防治,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预防”重于“治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方法,当前国内乙肝疫苗的种类和剂型,目前均为预防性疫苗国产单苗:酿酒酵母(康泰) 5g/剂/0.5ml 、10g/剂/1.0ml、 60g/剂/1.0ml、 20g/剂/1.0ml汉逊酵母(大连汉信) 10g/剂/1.0

8、ml,CHO疫苗(华北制药) 10g/剂/1.0ml、20g/剂/1.0ml国产联合疫苗:北京科兴:HA 500 EI.U.; HB 10ug/1ml,HA 250 EI.U.; HB 5ug/1ml进口单苗:GSK 及科伯纳10g/剂/0.5ml、20g/剂/1.0ml、进口联合疫苗:GSK甲乙肝联合疫苗: HA 720 EI.U.; HB 20ug/1ml,乙肝疫苗建议剂量,人群 剂量婴儿及11岁以下儿童 0.5ug1119岁少年 10ug20岁以上成人 20ug、60ug,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需要加强?,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免疫记忆,接種完乙肝疫苗 15 年後免疫記憶開始明顯衰退一旦有危險行為如性行為、刺青、共用針具有再感染 乙 型肝炎的風險,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