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371627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自然环境与地名的演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周德春,上海地图,环境变迁,一、沧海桑田:上海的海陆变迁,今上海地区的西部,有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地下贝壳砂带,砂带比附近地面稍高,古称“冈身”,其西界大约北起太仓,南经外冈、马桥至漕泾(金山东)以东;其东界北起嘉定,中经南翔、莘庄、竹港,南至奉贤、柘林附近。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系4000一6000年前的海岸线。,冈身遗迹,马桥至北桥4-8千米宽度内存在数道冈身(贝壳沙堤),称为马桥冈身,是4-5千年前故海岸线的遗迹。冈身内侧被开发平整成人工土地,而其外侧往往开挖为人工河渠。如沙港、紫港、竹港等都位于冈身外侧。,漕泾冈身遗址,海岸线东移,此后海岸线

2、逐渐东移。公元48世纪推进至起月浦,经江湾南至周浦、下沙一线(咸塘港) 。11世纪后推进到顾路、川沙、南汇、大团、奉城(运盐河)一线,此后推进速度放缓,18世纪以后又不断外延,今已至南汇嘴外。,浦东康桥附近的咸塘港,南汇嘴(临港新城),二、山岛耸峙,水草丰茂:上海“山水海岛”的发展变迁,1.上海的山地上山:佘山(九峰)实为十三峰,其中天马山98.2米,西佘山97.2米(有天文台)。湖边山:淀山,高度仅十与米。海上山:大金山(海拔103.4米)、小金山,东海佘山岛(71米)。 左:小金山 右:上海佘山 地下山:地下300米泥沙覆盖层中的峰峦。群山连绵,人民广场下面也有蕴山。,2.上海的江河,古代

3、的三江:东江、松江、娄江。现代:黄浦江、苏州河、浏河。东江:也称春申江,故上海称为“申”,申城。据说为楚国春申君黄歇所开浚,故黄浦又称黄歇浦,此种说法缺乏事实根据。今日黄浦江下游乃是明代疏浚的,黄浦江在明代以前只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称大黄浦。吴淞江:又称松江。古代的吴淞江下游在今苏州河以北,东流由江湾、浦东高行一线入海。今虬江即为吴淞江故道,江湾镇即为虬江转弯处。娄江:上海嘉定与江苏太仓的界河,即今浏河,由太湖入长江。,古代吴淞江变迁,古代的松江、吴淞江:江面宽阔,蜿蜒曲折,“古江蟠曲如龙”,水流平缓。出海口唐时宽20里,宋时宽9里,“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雷鸣。”唐宋时的青龙镇(今青浦区

4、白鹤镇塘湾村)为吴淞江边的海外贸易大港,商船由吴淞江口西上至青龙镇,往西沿吴淞江可达苏州,南经通波塘可至华亭县( 今松江)。因其贸易繁盛,北宋时有“小杭州”之称。,通波塘与青龙江(古吴淞江一段)汇合处。,青龙寺、青龙塔,今日旧青浦,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置青浦县时,县治还设在青龙镇。嘉靖三十二年(1553)撤销,万历元年重建,治所改在唐行(今青浦区政府所在地),青龙镇最终衰落,今日塘湾还有旧青浦之名。,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原名隆福寺塔,又名青龙雁塔,是上海最老的古塔。当年的青龙镇是上海最大的贸易港口,青龙塔就是镇内标志性的建筑 。,宋以后吴淞江逐渐淤塞,出海口又不断东

5、移,青龙镇遂率落,而南宋末年在吴淞江入海口附近所设的上海镇逐渐繁荣,元代设上海县取代青龙镇成为吴淞江的贸易港口。明代永乐年间吴淞江下游入海口淤积不通,户部尚书夏原吉采纳了上海人叶宗行先生的建议,拓宽吴淞江支流上海浦,与大黄浦相连,引黄浦江水北流入海。从此,吴淞江由北入海,上游水量小而下游水量大,后来吴淞江上游逐渐湮废,只留下今日虬江的些许水迹,而今日之苏州河乃是明代中后期利用原有的宋家浜河道开挖的。此后苏州河遂成为黄浦江的支流,此为上海江河的一大变迁。,图:今日吴淞口,3.崇明岛、佘山岛,崇明岛 面积约1083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和海南岛,为我国第三大岛。地势低平,地面高程为3.34.2米。为

6、长江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沙洲。唐武德年间出现东、西沙洲。句容、丹阳一带居民来此打渔、煮盐为生。五代时在西沙洲设崇明镇,是为崇明之名的诞生。宋代在西沙洲西北及东北出现“姚刘沙”和“三沙”,宋景炎二年(1227)曾在三沙设立崇明州,后由于沙洲涨坍不定,崇明州治所迁徙频繁。如今的崇明县城从13世纪至16世纪经5次迁移后才固定下来。,崇明东滩,佘山岛长江口外东海孤岛。距崇明东滩40千米,面积仅0.4平方千米,高出海平面71米。无居民,只有海军战士的哨所。佘山岛终年挺立于风、雨、雾中,每年3-7月为大雾天气,7-10月为台风季节,10-来年3月为寒风刺骨的冬天。佘山岛上的岩石为海鸟的栖息地。,现今长江主

7、流在南水道,崇明岛东西两端和北岸泥沙淤积速度很快,将来崇明岛将会与江北的海门、启动连成一片,而崇明东滩的向东延伸也可能会将东海佘山岛拥入怀中。,三、源远流长:上海地名漫谈,1上海与下海:关于上海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郑亶水利书之“上海浦”与宋会要辑稿之“上海务”。古代吴淞江有两条支流,一为上海浦。一为下海浦。清嘉庆上海县志载,“上海浦在陆家嘴南,北即下海浦。”上海浦相当于今外滩至十六浦江段,下海浦在今杨浦、虹口以南一带,乾隆时建有下海庙,原称“夏海庙”、“义王庙。”坐落在昆明路、海门路口,同治年间下海浦被填没。北宋熙宁年间秀州(今浙江嘉兴)设有征收酒税上海务,说明当时上海已是集市。南宋时吴淞江贸

8、易中心由青龙镇移向上海浦,1267年在上海浦西侧设立上海镇,元代升为上海县,明代中叶为防洪倭寇侵犯,嘉靖三十二年筑城墙,开城壕。清代沿袭不改,县城即今城隍庙、豫园一带的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原来是明清时期的上海城壕,民国初年拆墙填壕筑路,遂成为今日之景象。,下海庙 上海老城墙、老城门,2.上海为何简称“沪”?,古代上海渔民常用一种叫“沪”的捕鱼工具。人们把细竹编成竹栅栏插入江河中,竹栅分上下二节,上面一节可以自由启闭,涨潮时将上面一节放下,江水没过竹栅,鱼便随江水流入“沪”内,退潮时将上面一节竖起,鱼就被拦在“沪”内了。晚唐诗人陆龟蒙在渔具诗序中道:“列竹海澨曰沪”。如今江南水乡的江面上依然可

9、见捕鱼断蟹的竹栅栏。古代“沪”作为地名一般指吴淞江,如吴淞江亦称“沪江”。近代以来遂成为上海的代称。上海古称“沪渎”。北宋吴群图经续记谓:“松江东泄海曰沪渎,亦曰沪海。”“渎”为江河的出海口,“沪渎”即为吴淞江之出海口。,3.昆山华亭上海,旧志载周简王时(公元前598一前585)吴国君寿梦筑“华亭”,作为停留宴会之所,故址约在今松江县城的西部。以后到三国时,吴王封陆逊为华亭侯,这是唐时设置华亭县名称的由来。南北朝时南梁曾设立昆山县,县址在今松江西境小昆山附近,这个昆山县可谓名副其实。唐天宝十年在今松江县设华亭县,归江南东道苏州管辖,将原昆山县移到今昆山。华亭县范围:北到吴淞江下游今虹口地区,南

10、至海,西至淀山湖东,东至新场、下沙。其东北滨海称华亭海。唐宋时吴淞江南岸青龙镇为华亭县第一大镇,宋代华亭县归江南东路秀州(今嘉兴)管辖。后来吴淞江淤塞,华亭县东北的上海镇兴起。元代分华亭东北地设上海县,与华亭县同属松江府管辖。上海县城即今黄浦区南部的老城厢。,川沙有沙,川沙旧称“八团镇”,自明朝万历年间即“生聚日繁,人文渐盛,巍然为滨海巨镇”。因紧靠“川沙洼”,明嘉靖三十六年海防筑城时就定名“川沙堡城”。川沙,由此得名。,川沙老城墙,宝山无山,宝山县(雍正十三年设)宝山有山,高达百米,是由土垒成的土山。在今吴淞口以东浦东高桥东北。1926年以前,高桥属宝山县。今土山已不存,但宝山之名即起源于此。据说明永乐帝为长江口船只出入安全,命人在吴淞口建造烽堠台,垒土山,建灯塔,当代百姓称为“宝山”,明成祖顺从民意,也赐以“宝山”之名,并树御碑。遂流传至今。、,老宝山遗迹明永乐御碑亭(今高桥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