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第三章小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pdf

上传人:职教中国 文档编号:1371423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第三章小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4.1)--第三章小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4.1)--第三章小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三 章 小 动 物 传 染 病 的 传 染 过 程 和 流 行 过 程感 染 指 病 原 微 生 物 侵 入 动 物 机 体 , 并 在 一 定 的 部 位 定 居 、生 长 繁 殖 , 进 而 引 起 机 体 一 系 列 病 理 反 应 的 过 程 。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 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称为感染梯度。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病原致病力;病原毒力;宿主免疫状态等影响感染结局因素动物感染的结果 导致死亡;病原被动物清

2、除;持续存在,平衡共存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和朊病毒抗 感 染 免 疫 : 病原微生物不能进入动物机体,或进入机体后不能定居增殖,从而不能引起机体病理反应。也就是机体对病原有抵抗力。 机 体 条 件 不 适 合 侵 入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生 长 繁 殖 ; 机 体 迅 速 动 员 防 御 力 量 将 侵 入 者 消 灭 。易 感 性 : 动 物 对 某 一 病 原 微 生 物 没 有 免 疫 力 ( 即 没 有 抵 抗 力 ) , 称 为 易 感 性 。感 染 的 类 型 ( 临 床 描 述 常 用 的 分 类 ) :u 显 性

3、 感 染 出 现 一 定 临 床 症 状u 隐 形 感 染 不 出 现 临 床 症 状u 急 性 感 染u 慢 性 感 染u 内 源 性 感 染 体 内 存 在 的 病 原 生 长 引 起u 外 源 性 感 染 病 原 从 体 外 侵 入u 单 一 感 染 由 一 种 病 原 引 起u 混 合 感 染 由 两 种 及 以 上 病 原 引 起传 染 病 病原微生物引起,有潜伏期和特征临床表现,并有传染性的疾病。也就是显性感染。(与 非 传 染 病 区 别 ): 1. 病原性: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 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学诊断); 4. 耐

4、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免疫预防); 5. 有潜伏期和特征临床表现。 传 染 病 的 发 展 具 有 较 强 的 规 律 性 ,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潜 伏 期 、前 驱 期 、 明 显 期 和 转 归 期 ( 恢 复 期 )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 1.潜 伏 期 : 由病原侵入机体定居增殖至动物出现临床症状止。u 不同疾病潜伏期差异较大,同一疫病不同个体病例亦差异,因病原数量、毒力、个体、环境、状况等致。u 潜伏期短急性病,较急、重,传播快; 潜伏期长较轻缓,病况、流行差异大;u 潜伏期动物可排菌(毒);u 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指导疫情分析和防疫措

5、施制定 2.前 驱 期 :从发病出现症状起至特征症状出现前,为疾病征兆阶段;3.明 显 期 :疾病高峰期,特征症状逐步出现,具诊断价值,也是疾病传播最严重时期;4.转 归 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或恶化致动物死亡,或抵抗力增强逐渐康复,症状渐减,病变渐消,功能渐恢复,但在一定时间内带菌(毒),应注意。 从个体感染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亦即传染病的流行,病原从感染的个体排出,循一定的途径,传至另一易感的个体感染发病,如此反复,一传十,十传百,即成流行。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发 病 个 体 传 播 群 体 发 病继 续 传 播传 播 途 径易感动物体内 传染

6、源病 原 体形成新的传染 群 体感 染发 病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一 、 传 染 病 流 行 的 三 个 基 本 环 节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缺一不可。传染源 传 播 途 径易 感 动 物传 染 病1、 传 染 来 源 传染源定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 生长、 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传染来源包括: (1)患 病动物:发病期动物一般排出的病原最多,是重要的传染源;(2)病原携带者:指外表无症状,但体内携带并能排出病原的动物。其病原排出一般不及患病动物,但因其外表无症状,故为危险的潜在传染源;(包括:潜伏期动物、恢复期病原

7、携带者、健康带菌(毒)者)。2、 传 播 途 径 和 方 式 传 播 途 径 :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重新侵入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包括病原排出途径、外界停留位置和侵入门户。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 传 播 方 式 :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传播途径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表现的形式。: 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衡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引起的传播方式; 狂犬病为典型,以此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病例不多; 该方式以一个传给一个为特点,有明显的传播链。 图 片 摘 自

8、百 度u间接接触传播在媒介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感染的方式。大多数病例是以间接接触方式传播图 片 摘 自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张 济 培 教 授 传 播 媒 介 : 从传染源把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环境)叫传播媒介,其中有生命的媒介叫媒介者,无生命的媒介叫媒介物或污染物。常 见 的 传 播 媒 介 飞沫、尘埃(经空气传播)呼吸道 污染的饲料、饮水消化道土壤传播(排泄物、尸体)炭疽 活传播媒介体节肢、野生动物、人 (媒介或传染源)传 染 病 通 过 卵 子 、 胎 盘 、 产 道 、 初 乳 等 途 径 由 母代 传 播 给 子 代 的 方 式

9、。 易 感 性 : 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 易 感 动 物 : 对病原微生物有易感性的动物 。 群 体 易 感 性 由 易 感 个 体 的 比 例 构 成 , 易 感 动 物 的 比率 和 密 度 与 疫 病 流 行 的 程 度 直 线 相 关 。3、 易 感 动 物 ( 动 物 的 易 感 性 )3.影 响 动 物 易 感 性 的 因 素 动 物 内 在 因 素 :种属、品系先天性免疫力; 畜 群 外 在 因 素 :营养水平、生活环境,生理机能能否体现 为关键一般性免疫力; 动 物 的 特 异 性 免 疫 状 态 :母源抗体水平、免疫接种情况、新老疫区的差异。 畜 群

10、个 体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获 得 特 异 免 疫 达 70-80%, 流 行 得 以 抑制 ; 新 生 个 体 或 引 进 个 体 比 例 增 大 达 到 一 定 比 例 时 , 流 行 即 再度 发 生 。二、流行过程的规律性:1.流行过程的临床表现在一定时间内依据死亡率、传播速度和范围等分为以下几种:(1) 散发性:散发的概念:疾病无规律性地随机散发,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2)地方性流行:指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中发生局限性的较小规模流行。(3)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动物群体出现较大量的病例,该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二、流行过程的规律性:

11、2.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里发病率显著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产生季节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影响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和散播:弱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2)季节影响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蝇、蚊、虻类等的孳生和活动,而某些传染病借助它们来传播。(3)季节影响小动物的活动和抵抗力。某些小动物传染病如狂犬病、流感等,经过一定时间,如几年后,能够再度流行,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是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2. 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理条件、季节气候变化、温湿度的骤变、节肢昆虫的活动性、各种应激和饲养管理条件等都是小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动物养殖模式、科技水平、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等社会性因素对传染病流行及其防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