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市农技站 王德高,全市小麦总体情况,有利因素:今年我市小麦生产,由于秋种期间播期比较集中,播种质量较高,出苗整齐,苗量充足,播种、出苗质量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冬前苗情明显好于往年。不利因素:由于去年遭遇了“秋冬连旱、旱寒交加”异常气候,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自去年10月下旬至今,全市无有效降水,为60年一遇旱情,加之12月份之前,气温持续偏高,农田土壤湿度下降较快,旱情持续发展。进入今年一月份,全市又遭遇了持续低温危害,-10低温持续时间近半个月,局地最低气温达到了-16.2,对小麦安全生长非常不利,抗旱保苗任务非常艰巨。,旱情分析,天气因素是主要人为
2、因素也很重要:1、耕层过浅,导致犁底层上升,根系下扎困难;2、播后未镇压,苗子悬在浮土里;3、种肥不分离,导致烧种烧苗;4、播前未造墒,播后未浇蒙头水或越冬水;5、播种过早,导致旺苗。,几点建议,1、加深耕层。2、播前造墒、播后镇压。3、适期适量播种,我市小麦播种适期为10月4日-9日。4、选择良种,高产地块可以选择济麦22、泰农18,旱地可以选择青麦6号、烟农19等。,春季麦田管理总体指导思想,抗旱保墒,浇水保苗早抓抢管,促根壮蘖分类管理,促弱控旺,旱情较重麦田-及早浇水保苗,一是及早动手,浇好“保苗水”。二是施用适量氮素化肥。三是合理灌溉,浇后锄地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
3、地麦田,春季管理要以镇压提墒为重点。,水浇麦田-突出分类管理,以促为主,搞好三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促控结合,搞好二类麦田的肥水管理。控促结合,搞好一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以控为主,搞好旺苗麦田的肥水管理。,三类麦田,麦田杂草防治,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使阔得、麦喜、使它隆、巨星等除草剂,特别是20%使它隆,每亩5060毫升喷雾防治,不仅对以荠菜、播娘蒿等为主的麦田杂草防效好,而且对泽漆也有较好防除效果。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每亩1020克喷雾防治对猪殃殃有特效。防治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或6.9%噁唑禾草灵(骠马)每亩60-70毫升茎
4、叶喷雾防治。除草剂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小麦病虫害防治,返青拔节期病虫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防治办法: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或用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防治;防治根腐病可选用立克锈、烯唑醇、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防治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病虫混合发生的,可采用以上对路药剂一次混合喷雾施药防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
5、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己酸二乙氨基醇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2009年四月十六日,我市气温由十四日的22.5,下降到1.6,地表温度下降到-0.9,诸城发生罕见的倒春寒霜冻灾害小麦受冻部位主要在穗下第二、三节间,严重的节间已经干瘪,上部叶片开始干枯,严重影响产量,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