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36485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女人的缠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寸金莲,中国古代女人的裹脚,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裹脚的历史由来,缠足是中国20世纪初以前的一种风俗。女子自幼儿期时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行路只能以足跟勉强行走的做法。古时以女子小脚为美,但自清朝末期起,汉族民众开始认为是对妇女的一种压制手段,此习俗逐渐消失。,为何称为“金莲”?,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同时在佛教文化

2、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五代十国说:南唐后主有宫嫔、人俊,善舞,后主命制金台,取莲花状,四周

3、挂满珠宝,命窅娘使帛裹足,在金台上跳舞。自始,宫内外妇女都拿帛裹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渐渐成风,也就把裹足小脚陈做“金莲”。,金莲由来的几种说法,来历,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六朝说:齐东昏侯,命宫人使金箔剪成莲花贴在地上,令藩妃在上边走,一步一姿,千娇百媚,所谓“步步生莲花”。妇人也就成小脚为“金莲”了。 起于汉代说:游史急就章:“跋革是卬角褐袜巾”,注中说,跋谓韦履,头深而尖

4、,平底,俗名靴子;革是薄革小履也;巾者,裹足也。,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爱莲癖,南宋时,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只有上层女人才裹脚。元代末年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清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到终身大事。“三寸金

5、莲”深入人心。胡应麟:“妇人缠足,皆五代唐末始之,盛于宋,极于元,而又盛于今。”,缠足的传播、发展,形: 短、窄、薄、平、 直、锐,态,上等金莲中等金莲下等金莲,钗头金莲单叶金莲 穿心|碧台金莲锦边金莲红绫金莲鹅头金莲并头金莲|并蒂金莲,神: 无可解释,只靠悟,美足的形态神,为了容纳这一双“美脚”,鞋的造型也别具风格,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美脚”是如何练出的?,A缠足前需要准备的物品:B盛热水在脚盆里,将双脚洗干净,将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尽量朝脚心拗扭,在脚趾缝间撒上明矾粉,

6、让皮肤收敛。再用布加上香料包裹,裹好以后用针线缝合固定,这一个时期可以从几天到两个月左右。C两个月后在重裹一次,越紧越好,http:/ 一般都在妇女会走路以后才开始裹脚,在中国生下来就算是一岁,平均会走的时候是三岁,让脚发育一年,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裹脚,四五岁其实依西方的算法不过是三四岁。各地风俗不同裹脚的年龄也有不同。,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陋习有关。裹足的陋习始于隋,在宋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

7、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

8、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子缠足是要蒙受极大痛苦的。据记载,女子缠足约从四五岁开始。讲究的人家一般挑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这天给女孩裹小脚。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卷八中说:“(八月)二十四日,煮糯米和赤豆做糍团,祀社,谓之黏团,人家小女

9、子,皆择是日裹足,谓食糍团缠脚,能令胫软。”缠时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取其涩而不易松。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扶之行走,以活动血液,夜间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到了七八岁时,再将趾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趾端的大拇趾行走。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在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一个陶器叫“不倒翁”,实际上这是缠足女子的专用溺器。缠足幼女双脚疼痛难忍,不能下地,白天有家人搀扶,夜间小便只有用这种溺器了。它的重心很低,放在床上不易打翻,故名“不倒翁”由此也可见缠足幼女的

10、痛苦。,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

11、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为什么会流行裹脚,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孙中山废除裹脚,这种恶习一直持续至民国元年(1912年)后,社会开始禁止裹脚,大足不再为丑,自此女孩们才开始免受裹脚之苦。人们也从此不再以小脚为美了。废除裹脚制,将小脚改为天足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