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体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真题分析课堂练习,第三章 辛亥革命,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图示本章逻辑关系,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方面条件促成辛亥革命爆发:1.民族危机加深,社
2、会矛盾激化。(即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推翻清朝旧房子”的主观力量),侵入江孜的英军,抵御英军的藏族士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即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辛亥革命是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的。 (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其特点是:在政治控制前提下,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
3、,“日俄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结果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权益“转让”日本。同时,英国侵入西藏地区。,日俄战争中被缚的中国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1901年至1911年10年间财政开支激增4倍,人民负担沉重,激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抗。(表现为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抗租、抢米斗争、罢工、罢市,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等)。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漫画:民不聊生,1901年4月成立督
4、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906年宣布“预备防行宪政”,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2.清政府的新政与统治危机,(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清末“新政”涉及: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是
5、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两年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死去,由两岁的溥仪继位,改年号为宣统。由载沣监国摄政。载沣继续玩弄“立宪”编局。,溥仪,1911年,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皇族内阁”的成立揭穿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口头宣传立宪,实际包藏专制祸心,(2)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
6、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吴玉章,(1)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2)骨干力量 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发展,秋瑾,少年孙中山,中年孙中山,老年孙中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建立革命组织(团体)并组建全国性政党,1.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1866 1
7、925 ),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唯一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毛泽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间,地点,革命主张,鞑:古代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虏:古代对敌方的蔑称。,兴中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
8、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其他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团体),檀香山,太 平 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中国同盟会,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08年10月)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 D.中国国民党,革命宣传活动,1.几个主要的思想宣传家和代表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中国近
9、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3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
10、革命一文,鼓吹保皇。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3年撰成革命军一书,印成单行本后,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0岁。,革命军号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邹容,邹容( 18851905) ,重庆巴县人,民主革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4年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猛回头和警世钟指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齐把刀子
11、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驱除外国侵略者,恢复民族主权,推翻清政府。这两本书重印了十多次,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陈天华,陈天华 (18751905),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革命派:民报 改良派:新民丛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时间:19051907年。阵地:民报与新民丛报,2.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及其意义,梁启超,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辩论双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
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结果:革命派取胜,辩论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见教材46页)例题: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D )(11年4月)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革命派孙中山,改良派康有为,激烈辩论,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再次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因七十二烈士遗骸(实数是86人)葬于黄花岗,故称此役为“黄花岗起义
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临刑前的黄花岗诸烈士,左起:陈亚才、宋玉林、韦幺卿、徐满凌、梁伟、徐亚培。,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三民主主义的提出,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族主义
14、 (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前提,核心,补充,2、三民主主义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3、对三民主主义的评价,它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争斗旗帜,成为动员和鼓舞广大群众起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有力思想武器
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其一,主张民族主义,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口号;其二,主张民权主义,却又不敢依靠广大的 工农群众;其三,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 土地的办法。,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二
16、、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保路风潮(识记1)(按选择题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造成成都血案),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成为引发武昌起义的导火索。,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三、保路运动,1911年,帝国主义反指使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法令,收回已经允许商办的铁路。这个法令遭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反
17、对,其中四川人民反对的最为激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2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参加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士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武昌起义(识记2):直接领导者: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孙中山、黄兴并未直接指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湖北军政府旧址,湖北军政府颁发的武昌起义纪念章,湖北军政府,武
18、昌起义后,孙中山远在美洲,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在汉口的孙武和逃出武昌的蒋翊武也失去联络。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来担任,于是以手枪逼迫原清朝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的统领黎元洪任湖北军政府的都督。,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黎元洪,武昌首义消息传出,各省迅速响应,不出一个月,全国22省,13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帝制终于覆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各地响应,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爱新觉罗溥仪
19、(19061967),1909年即位为帝,时年三岁,年号宣统。,(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概况:,时间: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国都:南京,国号:中华民国,3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临时参议院举行成立大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20、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以换取列强的承认。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
21、)主要内容:涉及国体方面: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涉及政体方面:“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2)性质: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历史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
22、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1、历史意义(正面评价)(1)它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局限性(负面评价)(重点记忆六个字纲领、民众和政党),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
23、与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现:,(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起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冯国璋,徐世昌,曹 锟,张作霖,段褀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三、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一)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1912.3-1
24、916.6,皖 系:1916.6-1920.4,直 系:1920.4-1924.10,奉 系:1924.10- 1928.12,1.性质和统治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自袁世凯1912年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开始到1928年张作霖逃出北京,控制中央政权达十六年之久。(袁4年,皖系4年,直系4年,奉系4年),武昌起义,清,革命党,起用袁世凯,袁世凯,逼清帝 退位,1912.2.12,南 北 和 谈,孙中山让位,南京临时政府,1912.3,
25、经过,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标志 (1)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2.13)(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3.10),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表现(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2)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2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3.北洋军阀16年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北洋军阀的合影,(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他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他们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能容忍: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袖宋教仁。 1913年7至9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 1913年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5月,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 不久,修改总统选举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
27、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 (1)袁世凯统治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如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1915年5月,为使日本支持其复辟帝制,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时,也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如“西原借款”)扩充其实力,准备武力统一中国。,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军阀们公然进行复辟帝制活动: (1)袁世凯复辟帝制:他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 (2)张勋复辟: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昙花一现,仅12天就
28、破产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2、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2008年1
29、0月单选;2009年4月单选),(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2)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3)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4)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13年3月孙中山等人的合影,“二次革命”(识记5)和组建中华革命党:直接起因: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不久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战争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进行,史称“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坚持两个月后失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
30、本。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的社会影响远不如同盟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蔡 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发动护国战争,发动护国战争(此次战争领导权不在孙中山之手)。目标:为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者:梁启超的学生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了帝制。,1917年护法运动时期任海陆军大元帅的孙中山,起因: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
31、会。时间:1917年,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结果:西南军阀排挤走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8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9月1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被选为副元帅。然而,西南军阀只不过是借助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而已,他们与直系军阀达成停战协议以后,便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取消大元帅一职。孙中山被迫离粤赴沪,在辞职通电中作出了“南与北一丘之貉”的结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2、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起因: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时间: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于1920年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结果:1922年6月,广东陈炯明炮轰孙中山的驻地,孙中山离开广州再赴上海。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辛亥革命真题再现单选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08年10月)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08年10月)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11年4月)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D.光复会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D )(11年4月)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本讲结束、谢谢!,